範純仁與呂大防等幾位相公這時也十分的糾結,他們之中隻有蘇頌明确的表示支持扼制女真人,可是蘇頌是趙顔的人,但他們卻不是,而且他們也知道,扼制女真人這件事肯定有趙顔在背後操縱,他們若是反對,肯定會因此得罪趙顔,但若是支持的話,他們卻又有些不太情願,畢竟在他們看來,女真人的威脅實在有些虛無飄渺了。
就在範純仁等人躊躇之時,忽然隻見端坐在龍椅上的趙煦忽然開口道:“朕以前跟随王叔學習之時,曾經聽王叔分析過遼國北方的局勢,對于女真人的崛起也十分的忌憚,所以對于章侍郎的這份奏折,朕也深以爲然!”
趙煦的話一出口,立刻引得朝堂上的衆臣都是一愣,雖說高太後因爲病重讓趙煦參與到朝政之中,但也僅限于讓趙煦去政事堂走動一直,跟着範純仁等幾位相公學習一下如何處理政務,畢竟這也是一門大學問,但是在平時的朝堂上,趙煦也依然不怎麽開口,頂多是大臣送上奏折後看上幾眼,然後讓大臣們讨論,拿出讨論結果後再同意就是了,像這樣主動發表自己對朝政的意見還是第一次。
等到群臣們醒悟過來後,朝堂上的氣氛立刻變得有些怪異,大臣們一個個彼此對視幾眼,短時間内竟然沒有人再說話,因爲很多人都在猜想,上面的這位小皇帝忽然開口,表示贊同越王的這個提議,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什麽,但若是細想起來,卻讓不少人感到其中大有文章!
高太後的年紀大了,遲早都要把大權交出來,再加這段時間的重病,更讓大臣們都堅信這一點,而且小皇帝與太後之間的關系不和,反而與越王親厚也是人盡皆知的事,若是小皇帝想要親政,肯定會借助越王的支持,今天越王忽然提出一個讓許多人認爲根本沒必要的扼制女真人提議,小皇帝又忽然表示支持,這讓很多人都以爲這是趙煦在試探衆臣的态度,看看他們之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上面的猜想可謂是有理有據,不少人越想越感覺是這麽回事,這讓之前不少表示反對的官員暗自後悔,早知道如此的話,剛才他們就應該表示支持,畢竟相比病重的高太後,上面的小皇帝才是大宋日後的主人,他們可不想站錯隊伍。
“咳,陛下,臣以爲女真人數度崛起,遼國也是日漸衰弱,從長遠來看,我大宋也不得不防,所以臣也贊同章侍郎所奏之事!”正在這時,隻見範純仁終于開口道,他的性格寬厚,隻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他一般也不願意得罪人,扼制女真人這件事即關系到趙顔,又關系到小皇帝趙煦,所以他在考慮再三後,也選擇了同意。
範純仁的話一出口,立刻引得不少人緊随其後表示贊同,甚至連之前反對的人也有不少人改口,表面上是贊同這件事,其實是在向趙煦表忠心,以趙煦的聰慧,自然也可以看出這一點,所以他表面上依然一副平靜的樣子,但其實暗中卻是樂開了花,做了這麽久的皇帝,這次終于一體會到這種一呼百應的感覺了。
有了範純仁的表态,其它幾位相公也自然樂得順坡下車,紛紛表示範純仁說得有道理,這也更讓不少官員改口,不過也就在這時,隻見呂大防卻忽然站出來道:“陛下,也許是臣目光短淺,在臣看來女真人距離我大宋實在太過遙遠,根本威脅不到我大宋,所以臣以爲實在沒必要浪費力氣扼制女真人!”
呂大防出言反對倒也在情理之中,因爲他本來就是個極爲方正的人,一是一,二就是二,無論這件事關系到誰,他隻會根據自己的判斷說話,從來不怕得罪人,這樣的诤臣哪個朝代都有,而且還是朝堂上不可或缺的人,若是哪個朝代少了這樣的人,那才是這個朝代的不幸。
不過像呂大防這樣的诤臣畢竟是少數,他的反對也僅僅引來少數幾個大臣的贊成,遠不如之前範純仁等人的聲勢浩大,如此一來,朝堂上對扼制女真人呼聲越來越高,最後趙煦一錘定音道:“既然各位愛卿都同意這件事,那接下來就商議一下應該如何扼制女真人的崛起吧?”
趙煦的這個問題一出,剛才還争着表忠心的大部分人都閉上了嘴巴,一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其實都不太贊同這件事,更不可能短時間想到什麽好的辦法,所以這時自然也沒什麽話可說,不過這時隻見曾布忽然站出來道:“啓禀陛下,女真與我大宋隔着遼國,想要扼制女真人,必然繞不過遼國,所以臣以爲可以在這件事上與遼國結盟!”
“曾尚書所言極是,臣也以爲這件事必須與遼國聯合起來,我大宋可以出一部分物資,甚至是直接派兵過去清剿女真人。”這時隻見章惇再次站出來道。
不過就在章惇的話音剛落,卻隻見呂大防也再次站出來開口道:“章侍郎是不是有些太一廂情願了,遼國豈會那麽容易就相信我大宋?而且就算再退一步,遼國真的與我們結盟,可是誰又敢保證咱們大宋動搖的那些物資是用來清剿女真人,而不是用來防備咱們大宋?”
呂大防不愧是做宰相的人,一下子就看出了與遼結盟的關鍵之中,不過章惇和曾布也不是易與之輩,隻見兩人對視一眼,然後由章惇站出來道:“呂相公所言不錯,與遼國結盟的确有些困難,但這些細節可以放在日後再談,現在主要還是先派使節與遼國那邊接觸一下,隻要遼國也有結盟的意向,到時再商議這些細節也不遲。”
章惇的話立刻得到了曾布等人的贊同,剛才也對這件事表示支持的官員也同樣紛紛表态,畢竟剛才都已經表過忠心了,也不差這一次,如此一來,朝堂上大部分的官員也都贊同與遼國結盟,現在隻需要選出一個使節出使遼國了。
對于使節的人選,也并沒有費太大的力氣,而是有人主動站出來願意擔任這個使節,這個人正是章惇,以章惇現在的職位,也足以擔當這次的使節,而且他本身也是能說善道,又極有膽量,甚至連蘇轼都誇贊他有殺人的膽量,所以由他擔任使節最合适不過。
确定了使節的人選,這件事也就算定了下來,這也讓龍椅上的趙煦放下心來,朝堂之上沒有兒戲,隻要是群臣通過的事,那麽就是日後高太後的病好了,想要推翻這次決議,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朝堂上的決議也很快傳到了宮裏,當病床上的高太後聽到這件事後,卻并沒有動怒,而是露出沉思的神色,過了好一會兒,隻見高太後這才緩緩的低聲自語道:“看來陛下真的是長大了,竟然懂得借勢了!”
半個月後,章惇率領着準備好的使團離開了京城,他身上除了朝廷與遼國結盟的國書之外,還有趙顔的一封書信,至于這次出使遼國能否成功,就全看趙顔的這封信能否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