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觀察過了,這家院子裏是一對看上去很和藹的夫妻居住的,也帶着孩子,孩子有兩個,是哥倆,一個六歲一個大約不到三歲,成天跟在哥哥屁股後面玩耍。
而這家的女主人,謝琳琅對她第一印象挺好的,因爲她沒聽到這個女主人大聲罵過孩子,就算是孩子玩得髒兮兮的,她也先去檢查孩子受傷沒,而不是先罵罵咧咧。
這讓謝琳琅覺得應該是個不錯的鄰居。
顯然,謝琳琅的運氣還是可以的。
這家的女主人非常的和氣,小孩子也不是那種熊孩子,盡管兩個孩子都對那桌上擺着的小餅幹很感興趣,但是都會看着媽媽,并沒主動伸手去要。
女主人有個接地氣的名字叫小芳,丈夫姓陳,孩子大的叫陳忠,小的叫陳誠。
看來這兩個小孩的父親是那種比較古闆正派的,取名字都叫忠誠。
“這是你們謝阿姨給的,你們要說什麽啊。”小芳指了指謝琳琅,示意兩個孩子叫人。
“我知道,要說謝謝。”六歲的陳忠很有哥哥的架勢;“謝謝謝阿姨。”
一旁兩歲幾個月的陳誠也跟着說;“謝謝謝謝謝謝阿姨。”
說完,自己都捧着小腦袋瓜,估計在思考這個阿姨名字好長啊。
陳忠哈哈笑了一聲;“笨笨弟弟,是謝謝謝阿姨。”
“謝謝謝謝……”陳誠蒙了。
謝琳琅見兩個孩子可愛,給他們手裏塞了小餅幹;“拿着吃吧,謝阿姨喜歡你們。”
“嘿嘿。”哥哥牽着弟弟跑遠了,小芳姐在身後吆喝了一聲;“今天不許靠近大人們工作的地方了!”
我們知道了!
小孩的聲音清脆的傳來。
“小芳姐好福氣,兩個孩子都是聽話的,還活潑可愛。”因爲小芳已經二十八九歲了,謝琳琅叫一句小芳姐也不爲過。
聽到謝琳琅誇贊自己的孩子,作爲孩子媽,小芳姐也是高興的。
一開始,兩人客氣得要命,得知謝琳琅以前是畜牧站的,也是村裏集體養豬的管理員,小芳姐的話匣子算是打開了。
原來,她也是農村人,因爲自家嫂子是護士,還跟她說得上話,教了她一點醫護知識,在她十七歲這年,幫着找了個護工的活兒做着,沒兩年就遇上了陳先生,兩人相處了一年半就走流程結婚了,再後來就是大家所謂的城裏人了,從嫁人到生孩子再到孩子那麽大了,小芳姐其實也走得不容易。
大部分城裏人都是帶有色眼鏡看人的,她爲了适應環境,慢慢變得左右逢源了一點,打扮上也逐漸潮流起來,謝琳琅心道:也是,如果沒本事讓周圍的人和環境都适應你,那就隻能适應環境了。
其實本質裏,小芳姐還是喜歡以前在農村的生活的,隻是因爲丈夫的職位一直在升,她不好意思變回去自己喜歡的生活,隻能繼續要求自己改變了。
如今遇上謝琳琅,兩人說起農村一年四季的野菜,說起山上的柴火、蛇蟲鼠蟻、兩人聊得可帶勁了。
小芳姐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懷念以前的生活的,那時候真是單純到吃飽飯就是一輩子的事情一樣。
後來進了城,做了人家的母親,做了人家的妻子,就沒有那麽多空閑的時間回去看看了。
除了跟謝琳琅相談甚歡,小芳姐還說了這邊補給的事情。
估計是看着謝琳琅出手大方,這幾日也有人說對門新來的年輕夫妻用度大,也不知道撐到什麽時候,之前小芳姐是沒有立場勸,這會子人都上門來了,還那麽有緣分聊得來,小芳姐就順嘴說了。
除了生活區這邊有個供銷社,大家的日常物資還可以去鎮上買,可是去一趟鎮上要三小時,而且東西也不比生活區那個缺這個少那個的供銷社多多少,并且就這個條件的小鎮,北華這邊生活區的人還是兩周去一次,好處就是那邊有人特地進菜賣,北華以後吃的菜估計也要從那邊來了。
至于想要買到齊全的東西,那就得去京城了,但是去城裏要五六小時,還是天氣不錯的情況下,所以上午出發,各自買東西又不是一家的,大家必須過夜才能回來,所以一般是一個月左右去一次。
有時候建築隊或者去城裏接人的車子,可以帶那麽幾個,今天黑子就是順便跟着那司機去買點東西。
除了這些員工沒事做的時候順便可以去,其他家屬去一次一個人要一塊錢的,這樣就很好的杜絕了有些人不看車子承載量,全都一擁而上的情況發生。
畢竟都是去城裏,集合大家一起去的時候還不用錢呢,住那邊的招待所都是北華出錢,誰還惦記着坐要錢的車啊。
謝琳琅又問水的問題。
小芳姐神秘兮兮的說:“其實水也沒有稀少到那個程度,但也不多,北華這邊剛開始動工的時候,不少人亂糟蹋水,就被上級領導發現了,後來就出現了這個規定,其實你要是舍得糧票或者給點錢給點物資,還是能弄點出來的。”
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也就是謝琳琅才剛來,所以沒接觸到罷了。
其實上級領導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真有需求到需要花東西來交換的地步,那也要适當的放松一下那個規則。
畢竟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不過即使是有這麽個福利,小芳姐還是歎了一口氣:“就算是這樣,我們家也就每天多弄三五斤水的,剛好夠做飯洗漱還留一點清理馬桶的,可衣服不能天天洗衣,孩子一調皮我就投大,三五天的存一點水,全拿去洗這兩調皮鬼的衣服去了。”
謝琳琅心有餘悸,突然感謝自己提前準備了水,還能每天擦擦身子,不至于太難受。
聊了一會,小芳姐要準備做飯了,要留謝琳琅在家裏吃:“孩子他爸都是在食堂吃的,中午不回來,我看你家那口子也是要上班不回來吃,不如你就在我這邊湊合一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