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居見她激動,就勸她别爲了這種人生氣。
次日沈固去兵團了,足足兩個月都沒回來。
謝琳琅想着,應該是他過年回去探親,才兩個月,又回家探親,不好意思再請了,也就沒怎麽在意。
這兩個月裏,發生了不少事。
先是阮玉和李衛國一起進城,最後隻有阮玉落選了,每天就罵罵咧咧的,活也不幹了。
還有就是五月底,上面又送下來兩個知青,一個是谷滿倉男知青,一個是馬曉玲女知青,兩人都是十七歲,看起來像是認識的,不過兩人倒是勤快,雖做事生澀,卻一點都不貪吃好睡。
他們的生活條件看起來都還可以,谷滿倉剛來,皮膚白,還穿過小皮鞋,自然是被大家認爲城裏的有錢人家。
謝琳琅卻在心裏感慨了一句,這兩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幸運,隻要下鄉一年,就有機會回去了。
明年,可就是一九七六了。
她沒想去讀書,前世讀了十六年的書,已經讀夠了。
靠着高考翻身,她不需要。
看着眼前活力十足的豬仔們,謝琳琅笑了笑,七六年是一個新開端,再過兩年就是華國經濟開始蓬勃發展的年代,她不去參加高考不去上大學,反而能帶着家人一起走上緻富路。
“您就是謝琳琅謝同志吧。”背後有人叫琳琅。
謝琳琅轉過身去,看到一張并不熟悉的面孔。
是新來的女知青。
難怪是這樣稱呼自己的。
“你好,我是謝琳琅。”
馬曉玲略帶點不好意思:“是這樣的,我聽他們說你是村裏的養豬高手,想來跟你學習一下,你放心,我會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再來學習的。”
謝琳琅看她精神滿滿,也說不出拒絕的話。
沒想到這姑娘還真做到了她說的那樣,不但上工的時候沒有偷懶,更是每天在休息的間隙來這邊幫忙。
那幹活的麻利勁兒,就連謝嫂子和陳清華都覺得這個人很不錯。
謝琳琅也逐漸跟她熟悉起來。
從馬曉玲的口中,謝琳琅得知,她跟谷滿倉是一個家屬院長大的,從小學開始就是同學,兩人都是家裏的老二,上面有兄長姐姐下面有弟弟妹妹,都不是家裏受重視的,所以結伴一起報名下鄉。
聽兩人的意思,下鄉還讓他們感覺很舒服,覺得很想紮根在這裏。
他們不像是故意說這種好聽的話的,都幹了兩三個月的活,還興緻勃勃的期待秋收。
謝琳琅表示,還真是人有百樣。
多少人想往城裏趕,沒想到這兩人想往鄉下來的。
不過不知人過往不予置評,既然馬曉玲是真誠交友,謝琳琅也就當自己獲得了一個小姐妹。
畢竟因爲她以前實在跟小屁孩玩不起來,是沒有什麽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的,最多有幾個說得上話的同齡人。
天氣逐漸炎熱,謝琳琅開始鼓搗花茶和薄荷茶。
薄荷是她種在後山的,占地面積不到一平米,郁郁蔥蔥的長起來的薄荷,加在水裏加在飲料裏,清涼提神的效果都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