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的速度很快,蕭太後和皇帝執意要借機給耶律嗣封王,百官們阻攔不了,隻能快速的議論出封号。
後面還有國家大事要商讨,就沒必要在這件事上繼續交流。
最終,耶律嗣的封号定下了。
蘭陵郡王!
這個原本應該在後年許給蕭撻凜的王位, 提前出世,許給了一個一歲大的孩子。
而那個一歲大的孩子,還在後宮裏找奶吃呢。
定下了耶律嗣的爵位,确定了從耶律嗣手裏借走楊七留給他侄子的錢。
出兵的先決條件,算是準備的差不多了。
楊七留在上京城裏的南國錢行,到底有多少錢。
真正惦記這筆錢的人,多多少少的仔細調查過, 對于這筆錢有多少,他們心裏有個大概的數字。
所以根本不需要去确認。
有了錢糧, 接下來自然要讨論出兵的兵力。
幾經讨論,最終定下了出兵的兵力。
出兵六十萬!
這裏的六十萬兵力,可是真真正正的大遼精銳,而不是之前耶律休哥帶去銅台關的遼國亂民。
作爲一個馬背上的國家,遼國在作戰的時候有一大優勢,那就是不需要征發太多的民夫。
六十萬的兵馬,他們隻需要征發二十萬民夫即可。
除了軍械和大部分糧草以外,其餘的東西騎兵都能随身攜帶,這大大的減輕的辎重運送的壓力。
出兵六十萬,征發民夫二十萬。
由耶律休哥擔任元帥,統管戰局,率領三十萬大軍,坐鎮嘉峪關, 此爲中軍。
由耶律斜轸擔任右軍主帥, 統管右路戰局,率領十五萬大軍, 配合大同府楊延輝部人馬, 沿武州而下,到大同府,抵禦宋軍。
由韓德讓擔任左軍主帥,統管左路戰局,率領十五萬大軍,配合幽州府兵馬,坐鎮幽州。
左右兩軍,皆以中軍元帥耶律休哥令爲準。
發兵的事宜商讨過後,朝堂上百官開始加緊籌備戰事。
在快要散朝的時候,韓德讓突然開口,讓滿朝文武爲之一愣,隻見韓德讓躬身問蕭太後,“太後,老臣聽聞,此次戰事趙光義許楊延嗣王爵,令楊延嗣率領麾下兵馬擔任左軍先鋒。
此前,太後曾用計,逼退楊延嗣參與銅台關的戰事。如今可不可以故技重施,再逼一次?
畢竟楊延嗣麾下兵馬戰力不俗,能夠逼退楊延嗣,不僅能減輕我軍的壓力,也能削弱宋軍的實力,一舉兩得。”
正準備牽着小皇帝回後宮的蕭太後聞言,臉色一僵。
她很想破口大罵。
本宮還要不要臉了?
這種羞恥的事情,本宮用一次就已經羞愧難當了,再用?
本宮的臉往那裏放?
再說了,這種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楊延嗣又豈會因爲區區威脅就能就範的?
然而,蕭太後心裏縱然有千般委屈,也說不出口。
她用小外甥威脅楊七,這種事根本上不了台面,更不可能拿出來說。
她隻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裏咽。
蕭太後臉上表情僵硬的道:“本宮試試吧……”
韓德讓自然不知道蕭太後的心思,見蕭太後答應了,他就躬身道:“那就有勞太後了。”
下了朝。
蕭太後牽着小皇帝回到後宮,原本想要訓誡兩句,同時還準備把今天爲什麽逼着百官答應給小外孫封王的其中的道道給小皇帝講講的。
不過,被韓德讓這麽一鬧,蕭太後就沒這個心思了。
“母後,母後……”
在小皇帝的呼喚聲中,蕭太後回過了神,瞧着小皇帝清澈的眼神,蕭太後微微一笑,“去玩吧……”
小皇帝得到了蕭太後的首肯,像是掙脫了缰繩的野馬,蹦蹦跳跳的奔向了後宮。
他要去見自己的小外甥,并且把他今天再朝堂上的表現告訴小外甥,還要得意洋洋的跟小外甥講一講,他爲了給小外甥封王,智鬥群臣的故事。
雖然小家夥聽不懂,但是小皇帝覺得,他有必要在小外甥面前找一找當舅舅的優越感。
小皇帝一走,蕭太後一個人在偏殿内踱步。
她遲疑了很久很久,最後還是決定給楊七再寫一封信。
至于有沒有用,她不能斷言。
但是哪怕有一丁點的機會,都應該嘗試一下。
畢竟,萬一成了呢?
萬一成了,大遼對大宋的勝算就會多兩成。
這一次的信,遠沒有上一次那麽騷包。
她隻是用契丹文和漢文,把冊封耶律嗣的诏書抄寫了一遍,并且附上了小皇帝給耶律嗣賜姓名的一些話。
蕭太後不打算再給老楊送信,她隻準備送給楊七一個人。
信件寫好了以後,蕭太後就命遼國的信使,八百裏加急把信送了出去。
從大遼到西北的大同府城,路途雖然遙遠,但是用八百裏加急的話,半個月就到了。
大遼集結的大軍出上京城的時候,楊七收到了蕭太後的信。
楊府的書房内。
剛看過趙光義派人送來的軍略信件的楊七,還沒等到舒緩一口氣,就看到了彭湃捧着一封信,匆匆進入到了書房。
“少爺,遼國來的信。”
楊七狐疑的接過了彭湃手裏的信,信挺厚的,說明裏面裝的東西不少。
近來楊七也收到了不少潛伏在遼國的探子送來的信,所以并沒有太重視這封信。
他一邊拆信,一邊問彭湃,“火山衛的還是稻草人?這麽厚一塌,肯定探聽到了不少東西啊!”
彭湃愣了愣,苦笑道:“蕭倬派人送來的。”
“蕭倬?”
楊七明顯一愣,低頭一瞧已經被他打開的信奉,眉頭微微一皺,随後笑了,“似乎是冊封用的诏書,手抄本,不是原本。難道蕭倬那個女人知道了我要幫大宋打遼國,所以趁機拉攏我?”
楊七臉上的笑容沒挂多久,就消失了。
因爲他看到了诏書的内容。
看到‘耶律嗣’這三個字的時候,楊七明顯的皺起了眉頭,臉上閃過一絲不悅。
楊家的人爲何要姓耶律?
難道耶律就比楊姓高貴?
笑話!
從小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楊七深刻的明白一個道理。
那就是沒有高貴的姓氏,隻有高貴的人。
皇族又如何?誰家還沒出過幾個皇帝了?
真正高貴的是那些爲人類、爲民族、爲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姓氏高貴?
就是個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