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蔡老爺子都看不上,最多讓劉山水将人帶過來,指點一二罷了。
要說連記名弟子都算不上。
“對了,拜師還是按照古禮來,健石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這可是爲父的關門弟子!”
蔡康一将此事交給長子,還有些不放心,特意強調了一遍。
這所謂的關門弟子,在華夏就是指老師,師父收的最後一個弟子,之後就不再收徒,而是由徒弟去收徒孫。
一般來說,關門弟子都是師父最鍾愛的徒弟,是繼承師父衣缽的弟子。
畢竟前面的徒弟都會陸續出師,不再跟着師父學習,而師父後面的醫術一般來說就比較難學到了,唯獨關門弟子能夠将師父所有的東西都學到手。
這也是爲什麽關門弟子在衆多弟子裏地位特殊的主要原因。
因而每一位師父,不管什麽職業,在收關門弟子時,都會謹慎又小心。
沒法,如果關門弟子收進來,天賦不行,人品不行的話,就等于砸自己一輩子的名聲啊。
尤其是中醫這一行當,更是如此。
蔡健石之前還想着等方小悅走了,勸說一下父親,收徒弟要謹慎一些,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轉眼之後,父親就将拜師儀式的事情交給了自己。
蔡健石可不是一般的老百姓,他現在可是光洞省的高官,主管經濟這一塊,由于工作幹得很優異,最近他提升高官的呼聲很高,最高層正在商議之中。
像他這樣的高官,可以說是一方諸侯了。
但他作爲長子,沒能繼承父業,成爲一名中醫,是蔡康一一直的遺憾。
因而蔡健石感覺自己對父親愧疚很多。
這個時候父親都發話了,他也不敢違命,隻能點點頭,應允了此事。
說了一會話之後,蔡康一神色有些萎靡,揮了揮手,讓衆人出去。
而蔡健石就拉着方小悅去了旁邊的病房,開始對方小悅進行盤底,好吧,蔡健石的原話是作爲半個師兄弟,自己肯定是要對小師弟了解一下。
不過聽到方小悅是個孤兒,蔡健石的神色倒是緩和了一些。
他最怕的問題沒有出現。
畢竟老父親收徒弟隻看天賦資質,人品,可對方的來龍去脈,可是不管的。
蔡健石考慮的問題則要多得多。
和方小悅聊了一會天,自認爲對方小悅了解已經不少的蔡健石,就叫來了秘書,讓秘書給方小悅留了電話,大意就是等他将收徒儀式安排好了,秘書會直接通知他。
不過在方小悅臨走的時候,蔡康一幾個兒女除了蔡健石之外,都給方小悅留了名片。
而蔡家的第三代,則是和方小悅加了威信。
畢竟都是年輕人嘛,和老一輩肯定是有一些不同的。
等方小悅回到住所,拿起名片一看,又在網上搜索了一下,才知道蔡康一的幾個兒女現在可都不是什麽普通人。
次子蔡健山竟然是著名鋼琴家,師從某鋼琴國際大師,大女兒蔡健玉則是物理學家,某物理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魔都大學物理系教授,二女兒蔡健雪,則是花雪化妝品公司老總。
再一搜索蔡健石,方小悅對蔡老爺子的教育佩服得五體投地。
自己是德高望重,救人無數的國醫大師,四個兒女也一個個的不簡單。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前往市中區的結果,他滿意無比。
這拜了蔡康一爲師,以後看病就不用愁了。
當然,轟火廠這裏還得解決一下。
蔡康一老爺子可是說了,讓方小悅回來先辭工,畢竟在拜師之後,他可是要跟着蔡老爺子學習一段時間的,轟火廠這邊不辭工是不行的。
不過回來的時候,時間就有些晚了,吃過晚飯,天色已經暗淡了下來。
方小悅去辦公室找了莊總,莊總的小秘書說莊總的夫人今天過生,莊總早早就回家去了。
看着那小秘書一臉的幽怨神色,方小悅不由得想起了以前聽到的傳聞,據說莊總這小秘書和莊總有一腿。
好吧,這種事情,方小悅一個打工的,也不可能吃多了沒事幹,跑到莊夫人面前去揭發莊總。
次日清晨,方小悅早早就到了車間,先和那些老師傅吹了吹牛皮,又和自己師父王大安說了自己要辭工,去學中醫的事情,拜托王師父照顧一下自己那三個徒弟。
沒法,那三個徒弟,方小悅已經看過,絕對沒有學醫的天賦。
如果帶他們去學醫,那就是禍害病人啊,還不如讓他們待在廠裏,王大安師父沒事的時候帶一帶就OK了。
畢竟他們在方小悅的教導下,多多少少還是學到了一些東西,雖說比不上那些老師傅,但在年輕工人裏已經是排在了前面。
在車間裏吹了牛皮,看了看時間,已經早上9點半,方小悅就去了莊總辦公室,找到莊總,說了辭工的事情。
莊總一聽大驚,自家工廠的頂梁柱要走?
這簡直就是山崩石爛,海枯河幹啊!
可即便是莊總苦苦勸說,方小悅也橫下一條心要走人。
無奈之下,莊總也就隻能答應。
不答應也沒法啊,他又沒可能将方小悅扣在廠裏不準走人,那是犯法的事情。
莊總這邊一同意,方小悅蹬蹬蹬的去财務室結算了工資,領了最後一個月工資,然後回到住所,收拾東西,就準備走人。
可那三個徒弟聽到方小悅要走,當即就不幹了,也要去辭工,跟着師父走人。
方小悅勸了好一陣子,林發胡,王賓陽這兩個徒弟算是被勸服了。
當然,也可能這兩人想着師父是去學醫,自己跟去沒用,還是老老實實的在工廠裏學習,有不懂的也可以通過威信向師父請教。
再說了,他倆年紀也有二十三四了,家裏都催着找對象結婚,還真沒有那麽多時間跟着師父出去晃蕩。
唯獨呂平安,年紀小,也就比方小悅大一歲,才17歲,死活都要跟着方小悅走人。
最終無奈之下,方小悅也隻能點頭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