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川在柳承恩面前,那就跟以前一樣,時常會控制不住地以柳家小輩來自居。
“元寶病了?可請大夫看過了?”
“老師放心,元寶身邊跟着太醫呢,而且孫旗也回來了在他身邊守着呢。”
柳承恩點了點頭,随後意識到不對,“你說孫旗回來了?他去哪兒了?”
清川心裏一突,壞了,說漏嘴了。
“老師,就是之前元寶聽說了謝司馬和衛甯府的事,所以有些生氣,然後便寫了折子,連夜讓孫旗送去京城了。”
知道事情瞞不住了,自然也沒必要繼續隐瞞了。
“你們呀!走吧,先去看看元寶。”
元寶是真地有些不舒服,可能是因爲這裏的天氣幹燥,所以元寶這幾天有些咳嗽,而且嗓子也總覺得癢癢的。
柳承恩自己也算是半個大夫,給他診過脈後,又詢問了他這幾日的飲食,還算是滿意。
“辣的鹹的以及油膩的,這幾天都先不要吃,還有那些個點心也不要吃了。若是實在忍不住,可以開一罐罐頭吃,特别是那個湯汁有潤喉的效果。”
“知道了,老師。”
确定元寶無礙了,柳承恩才想起來自己的信還沒看呢。
也不挑地方了,直接在這裏打開了。
等看完信,人都懵了。
娘子要來?
不僅她來,而且還會帶着小三隻都過來?
想想自己也快一年沒有見到他們了,還真地是想地緊。
這年頭書信來往都不怎麽方便,主要還是通訊條件差了些。
大部分地方的路也不好走,若是能将路修通了,這路程自然也就能縮短了。
“老師,姑姑說什麽了?”
柳承恩瞪他一眼,“你真不知道?你别告訴我沒收到她的信!”
李幕嘻嘻一笑,“老師,我和清川都收到姑姑的信了,我們也知道姑姑要帶着弟弟妹妹們來了。心裏頭高興呢,原想着給您一個驚喜呢,哪成想您竟然回來了。”
如果柳承恩沒回來,清川也可以找各種理由不将信給他送過去。
可是人都回來了,清川可是不敢瞞着家書的。
“你們兩個,真是胡鬧!僅此一次,下不爲例。”
“是,老師。”
兩人規規矩矩地作揖,認錯态度良好。
“元寶,你心系地方災民,這是好事,說明你有一顆仁慈之心,心懷天下百姓。可是你也要知道,很多時候,朝堂之上要考慮的,從來就不隻是你一人之想法。”
“是,老師,學生都明白了。”
“明白就好,這幾日既然身體不适,那就好好養着吧。過幾天我再來檢查功課。”
柳承恩說完,甩袖走了。
留下兩人面面相觑,好一會兒李幕才道:“不是!老師不是說讓我好好養着嘛,怎麽還檢查功課?”
清川撲哧一樂,“老師隻說是讓你好好養着,可沒說不讓你看書寫字。而且,我聽這意思,分明就是給你下了禁足令了。”
李幕臉一黑,“不能吧?老師向來最疼我的。”
“那要不你試試?”
李幕的脖子縮了一下,算了吧,萬一真地是被禁足了,那多沒面子!
柳承恩這邊那叫一個高興呀,好幾個月沒見到自己媳婦了,聽說她要過來了,能不高興嗎?
可是高興過後,又有些擔憂,還有些心疼。
蘇錦繡雖然也是農家女出身,可是自成親之後,就沒有受過什麽委屈。不對,應該說,人家自小也沒有受過委屈,一直都是被家人寵着長起來的。
以前去北安州也就算了。
可是這裏的氣候遠比北安州更差一些。
北安州隻是冷,而且冷的時間長一些。
可是這裏,卻是氣候幹燥,且常年伴有風沙,這委實不是什麽好地方。
自己在這裏也就算了,那是朝廷任命,沒法子的事兒。
可是妻子兒女也都要過來,總擔心他們無法适應,萬一病了可怎麽好?
柳承恩這裏還沒有等到蘇錦繡過來呢,先迎來了北安州送來的東西。
許家與白家聯手籌備的糧食,另外還有柳家作坊送來的幾十車的粉條。
這東西經放,不用擔心天氣,也不用擔心蟲蟻,而且煮了吃,還能裹腹。
更讓柳承恩沒想到的是,此次押送的車隊竟然還有白家少主。
“先前收到了夫人的信,草民便與許家主一同商議之後,才籌措了這些糧食。隻是咱們北安州送過來的隻是一些粗糧,您也知道稻子在咱們北安州那是有多緊俏的,而且夫人也說了,隻求量大,不求精細。”
柳承恩一臉感激地朝着白少爺作了一揖,可把這位少主給吓地不輕。
“此次多虧了白公子,還請回去後代我向許家主道謝。”
“大人,您客氣了。”
看着這些糧食被分批運往了甘州和衛甯府,柳承恩的心頭百般複雜。
這些都是粗糧,有苞米還有高梁米,還有豆子等一些雜糧。
雖然不及米面精細,可是同樣的銀錢,還是這種糧食能買地多,能救的人也就更多了。
柳承恩此時心中更加感激娶了蘇錦繡這樣一位賢妻。
“對了,夫人還交待,讓我們送了一些藥材過來。量不多,不過都是治療咳嗽或者是肺熱類的藥材。”
“有勞了。她倒是想的周全。這裏天氣幹燥,的确是需要這種藥材,白公子先進去一起喝杯茶吧。”
“多謝大人。”
說到底,白家願意幫忙,還是因爲看重了利益。
蘇錦繡幫着白家賺了不少的銀子,特别是那玉顔膏,可以說是賺地盆滿缽滿的。
如今這些糧食和藥材,柳夫人可是出了大頭,他和許家主也不過是象征性地出了幾千兩銀子而已,實在是不足爲道。
白少爺在這裏住了幾天,沒事兒就四處轉轉,主要也是想要看看有什麽商機沒有。
他還沒走呢,柳承恩這裏又來人了。
這一次,來的是蘇孝手底下的人。
“回老爺,夫人命我們在定西府建立作坊,想要制作粉條等食物。夫人說了,甘州和衛甯府多種植番薯,隻是這東西不易儲存,若是壞了便不能入腹,否則容易引病。如今番薯未曾成熟,所以派小的先來建作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