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鏡頭的視角下,超大型的反重力推進器拔地而起,像是一個巨大的飛碟一樣,沖上了天際。
和火箭推進器不同的是,反重力推進器初始加速度并不是那麽快,下面也沒有劇烈的火焰和煙霧,場景看起來真像是科幻電影,讓所有人都感覺非常的震撼。
直播是全球同步進行的,應用了空間連接技術,不存在任何的延遲。
全世界都讨論起來,“這個巨大的推進器實在是太厲害了,我隻能想到電影裏的大型UFO。”
“它就像是外星人的飛船,直接莫名的拔地而起,都不知道使用的什麽技術。”
“這實在是太驚人了,我真沒有想到有一天也能看到這樣的場景,而且不是在電影裏,而是現實。”
“我看報道上一直說,力學研究所的反重力技術已經接近了最頂尖水平,甚至有希望進行趕超,現在我才知道,說的簡直和放-屁是一樣的。”
“臭不可聞呀!純粹是異想天開,力學研究所能知道這麽大型的反重力推進器嗎?他們甚至連小型的反重力推進器都制造不出來。”
“現在看這個反重力推進器就知道,他們的技術已經領先幾十年!”
所有人都非常震撼。
雖然反重力推進器的加速度比不上火箭推進器,但速度也并不是那麽慢,很快視野中的巨大‘UFO’,就變成了天空中的小黑點兒。
事實上,反重力推進器初始的加速度以火箭推進器要慢兩倍以上,但因爲穩定的輸出功率,而升到高點以後,地球引力越來越小,加速度就持續上升,增加的速度就越來越快。
換句話說,反重力推進器是後續的加速度比較快,能達到的最高速度比火箭推進器高一倍左右。
在升到一百公裏的高空後,反重力推進器的加速度才會穩定下來,但還是持續不斷的加速,到兩百公裏的太空,反重力推進器會大幅度降低功率,讓速度保持穩定狀态。
這種做法是爲了保持穩定性和減少能耗。
當反重力推進器升到300公裏高空的時候,大部分的推進裝置都會被關閉了。
推進器内部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對于速度和路線進行微調,以保證推進器能正常完成任務。
從反重力推進器拔地而起,一直到接近空間站的過程,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左右,和大型火箭推薦器需要的時間差不多。
電視鏡頭一直給到了反重力推進器,推進器所展露出的性能,也讓所有人感到震驚。
“在我看來,按照這個性能,這台推進器去月球都很簡單。”
“能上太空,去月球肯問題就不大了。”
“千萬不要忘了,上面還有駕駛員,而且不止一個,這台推進器還會返回地面,這就是超大型的航天飛機,我相信它裝載的能源肯定足夠支持去月球。”
确實如此。
就像是很專業的評論一樣,隻要能擺脫地球引力升上太空,去月球就不會有技術難關。
這和距離沒有關系。
任何的裝置升上太空,去月球的過程中,大部分依靠的都是引力和慣性驅動,而不純粹是依靠自身的能源,從地面抵達太空所消耗的能源,要高于從太空到達月球的過程。
隻要經過了精密的計算,同時,讓裝置能夠抵抗太空中的風險,就可以保證裝置安全抵達月球。
反重力推進器抵達空間站的過程還是有些長的。
在不斷等待的過程中,好多人都在議論紛紛。
電視直播也是如此。
主持人不斷的在做介紹,但有些尴尬的是,他依舊不知道超級實驗是什麽,也就沒有辦法依照實驗去談。
他甚至有個猜測,“難道超級實驗就是大型反重力推進器升空?或者和空間站的對接?”
“不應該吧?”
因爲之前大型反重力推進器已經執行過一次任務,也就是把空間站送上太空。
當時大型反重力推進器并沒有登上電視畫面,大家看到的就是空間站,直接到了太空上。
這似乎也說得過去,但總是感覺怪怪的。
終于等到了發重力推進器接近空間站,畫面完全變成了太空的風景,更多人也期待起來,尤其是那些專業人員,他們不清楚反重力推進器,是如何和空間站實現對接的。
兩者,似乎無法對接。
接下來他們看到的畫面,就非常震撼了。
反重力推進器用了一個很霸氣的做法,在接近空間站的過程中,就直接以平行的姿态對準了空間站,并且慢慢的接近,直接合并在一起。
整個過程可以理解爲,空間站直接降落在反重力推進器提供的平台上,兩個超大型設備重合在了一起。
所有畫面就轉到了反重力推進器上的平台,幾個穿着宇航服的工作人員走出來,開啓設備固定住空間站,然後空間站的艙門被打開,三個工作了一百天左右的宇航員走了出來。
這個過程就像是在大型船隻上完成交接任務,先是讓大型的飛機或戰鬥機降落在船隻上,然後讓飛行員走下飛機,就可以随意的進行物資設備的調整。
所以剩下的工作就非常簡單了。
雖然過程看起來非常的直接,但了解其中技術含量的人,都知道有多困難,這需要非常高的技術,但同時也有非常大的優勢,就是讓過程變得簡單了。
如果是常規的物資運送,就需要發射專門的火箭推進器運送貨艙,然後讓貨艙在太空中和空間站實現對接。
因爲貨倉的容量是有限的,每一次發射都需要消耗一台火箭推進器,每次運送任務的耗資是非常龐大的,而且運送的物資是非常有限,一般根本無法運載大型設備。
上一次Z波裝置的運送就是如此,隻不過采用的是小型反重力推進器,推進器把Z波裝置運上太空,最後讓Z波裝置自主和空間站進行對接。
太空中的對接需要非常精細,不容許出現一點點差錯,容錯率是非常低的。
現在使用的方法就簡單直接多了,但要求的技術也非常高端。
指揮中心也在讨論着。
高層領導就問向趙奕,“趙院士,你覺得這項技術怎麽樣?讓空間站直接降落在反重力推進器的平台上,直接完成宇航員和物資運送工作。”
趙奕看着屏幕說道,“這是非常好的基礎,但是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覺得推進器可以做的更大一些,就像是大型的太空飛船,科幻電影中的那樣,留出一個艙室,就可以讓空間站直接進入。”
“現在是露天的平台,還是有一定危險的。”
高層領導苦笑的搖了搖頭,“目前我們還沒有辦法制造那麽大型的飛船,除非——”
他沒有說完。
趙奕倒是聽明白了意思,知道高層領導說的是‘核聚變裝置’。
雖然反重力推進器的耗能比較低,但因爲使用的是常規動力,就需要一大部分空間裝載燃料。
這就是限制的地方。
如果擁有功率更強,輸出更穩定的核聚變裝置,以核聚變裝置提供的能源作爲核心,就能夠制造更加龐大的太空飛船,真正能實現像是科幻電影那樣,運載幾千上萬人的大型宇宙飛船。
趙奕對于核聚變裝置的研發,還是非常期待的,也沒有人比他更了解核聚變裝置研發的進度。
現在的核聚變裝置就是他設計出來的,壓縮核心已經制造完成,是Z波覆蓋一口氣壓縮出來的,剩下的工作,就是完善其他輔助部件,也包括輸出端的動力裝置。
之所以核聚變裝置一直沒有完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沒有經驗,一次性壓縮成型的核聚變裝置核心,并不是非常的完善。
在添加輔助部件的過程中,核心裝置還需要一定的調整。
這個調整過程是非常複雜的,最主要是有些位置的材料性能太高端,熔點甚至能超過一萬攝氏度,硬度和韌性也非常的高,想要做簡單的調整,比如,嵌入一個小螺母都很麻煩。
當大型精密的裝置,還需要涉及到手工修改,就會變得非常的複雜,但因爲已經有了核心裝置,完善的過程就相對簡單多了,再加上沒有材料性能的限制,就不存在無法攻克的技術難關。
所以現在需要的隻是等待而已,核聚變的研發是最重點的項目,不管是受重視程度還是支援程度,都是最高級别的,又擁有大量的技術人才,工作效率還是非常高的。
趙奕和高層領導談起了核聚變裝置,他們讨論的話題并不是研發,而是核聚變裝置研發出來以後,具體該怎麽安排。
趙奕的建議是直接完善技術,用在宇宙你飛船的制造上,“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制造超大型的宇宙飛船。這艘宇宙飛船不需要去探索宇宙,而是讓它不斷環繞地球飛行,就像是空間站那樣,隻不過頂替了空間站的作用。”
高層領導也點頭說道,“這個大型宇宙飛船的平台,會有很大的戰-略意義。”
想象一下。
太空中有個比航母還巨大的飛船,不斷的環繞地球飛行,它搭載了幾百、上千人的工作團隊,以及承裝大量小型太空飛船的巨大艙室,并且還擁有獨立的武器系統。
那将會是非常的可怕!
趙奕繼續道,“如果是建造第二台宇宙飛船,就必須要考慮成本和技術問題了。”
“航空集團最新開設了一個公司,您應該知道吧?專門制造小型的太空飛船,以補足在太空探索技術中,研發方面的缺失。”
高層領導點點頭,笑道,“這個我知道,你們還籌集了不少資金啊,上百億啊。”
趙奕笑道,“我很看好這方面的研發,但最重要的還是做研發方向上的補充。”
這也是實話。
國内的核心研發都在大型研發上,也包括航空集團的研發,反重力技術、Z波技術、空間鏈接技術、可控核聚變技術等等。
這些項目都非常的高端,但針對小型項目的研發,無論是投入的人才數量,還是撥付的研發經費,都相對‘可憐’的多。
就好像是獨自研發電腦技術,隻開發了底層操作系統,肯定是不行的,想要真正讓電腦技術得到普及,就需要開發很多應用軟件。
但是,國内并沒有共享反重力技術、空間鏈接技術等核心技術,甚至一些關鍵項目還在保密中,其他的機構、私人企業,根本不可能開發配套技術。
所以,在太空探索技術的研發上,是存在配套技術缺失的。
奕星公司的成立,一定程度上補充了缺失,最好能夠讓小型太空飛船,在核心技術的支持下,能夠輔助未來的宇宙飛船實現更多的功能,能夠完成更多的任務。
比如,星球探索。
大型的宇宙飛船要進行星球探索,肯定不能直接降落在星球上,就需要功能型的太空飛船來輔助,不管是物資運送,還是人員運送,都需要小型的太空飛船來實現。
這就是完成了技術和功能補充。
趙奕和高層領導談論的過程中,反重力推進器終于完成了任務,成功的非離了空間站。
這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正常來講,空間站要進行超級實驗,反重力推進器任務就已經完成,可以正常返回地面,視角就一定會在空間站上,結果視角依舊停留在反重力推進器上,而且是跟随推進器,繼續環繞地球正常飛行。
在很多人的疑惑中,反重力推進器忽然有了動作。
反重力推進器的平台上,出現了一台小型的太空飛船,小型太空飛船自主起飛,脫離了反重力推進器。
之後視角就一直停留在小型太空飛船上。
這台小型太空飛船,樣貌和UFO很接近,一看就知道,結構是一個反重力裝置。
“這是要幹什麽?”
“突然釋放了一個反重力的飛行器?”
“這個飛行器好像是繼續環繞地球飛行,但是路線反重力推進器是不一樣的。”
小型太空飛船的速度非常快,飛行的過程中,還進行了一定的加速,大概過了半個小時左右,就已經環繞地球一周。
在環繞地球兩周以後,小型太空飛船重新接近了空間站。
當所有人都對于小型太空飛船接近空間站感到不解的時候,電視直播的欄目組主持人,終于拿到了超級實驗的稿件。
稿件是被直接送到主持人手裏的,主持人拿過稿件看了一眼,忽然就直接停住了,他張着嘴好半天都沒說話。
這可以說是解說失誤了。
直播欄目組的負責人,立刻不滿的用眼神示意,同時對着耳麥喊道,“說話啊!你在幹什麽!”
“哦、哦~~”
主持人深吸了一口氣,随後帶着複雜的語氣說道,“現在我們終于得到了超級實驗的資料,這個超級實驗的名字叫做——”
“太空穿梭實驗!”
“實驗的主要内容是,讓小型反重力太空飛船進行太空穿梭,它将會在十秒内——
“抵達月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