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王從來自私自利、疑神疑鬼,這樣的人是最容易中離間計的。裘盛隻派了一個小信使送去了一封親筆信,在其中稍稍提了提劉備有‘兼濟天下’的雄心壯志,廣漢王就立刻有驅除劉備,由他獨自對抗張魯的想法。
隻不過他手下還是有些明白人,勸阻廣漢王不要如此沖動。建議廣漢王即使要驅逐劉備也要等張魯退兵才行。因爲一旦與劉備交惡,廣漢王就再無援兵。好在廣漢王不是智障,這點輕重緩急還是明白,所以并未驅逐劉備的五千大軍,隻是時刻緊盯,以防不測。
張魯在得到裘盛的第二道命令後則欣喜若狂,因爲他終于有可能染指巴東,成爲這富庶之地的主人。所以張魯隻是又佯攻了幾日就退出廣漢屬國,算是配合裘盛演戲。接着就調轉兵鋒去攻擊巴東郡。大軍氣勢洶洶的樣子,仿佛不拿下巴東誓不罷休。
因爲魚複縣(巴東郡治所)守軍不足三千,守将被吓得不輕,隻能立刻四處求援,還專門派人将這消息告訴劉備,請他下一道益州各郡支援巴東郡的命令。
如今張魯退兵,劉備的五千援兵便沒有留在廣漢屬國的正當理由,而廣漢王本就害怕劉備反客爲主,所以他在付給援兵一點少得可憐的軍費後就命援兵離開廣漢屬國。雖然想耍無賴留在廣漢屬國之中,但巴東郡告急,五千援兵不得不退出廣漢屬國,支援巴東去了。
沒多久劉備便接到這些讓他坐立難安的消息,憋了一肚子陰火沒處發洩,弄得他睡不安寝食不甘味。巴東可不能丢了,那裏太重要。看出劉備焦急,伊籍和法正一起來詢問,他們可不想劉備被雞毛蒜皮的瑣事困擾。
“主公,你今天臉色爲何如此不好?是有什麽事情惹你不快了嗎?”
“機伯(伊籍的字),沒什麽,隻是不久前接到一些不好消息。剛剛還打算将你們請來商議,沒想到你們已經來了,正好咱們就談談吧。”
多年跟随劉備,伊籍比法正更了解劉備,他知道現在劉備是碰到很麻煩的事情,所以很平靜的說道:“主公請放心,有法孝直這大智囊在,一切麻煩事都不算事。”
被這麽捧一下,法正有些不好意思,笑着稱伊籍這是要‘捧殺’他,不懷好心。這樣一鬧,氣氛立刻變得輕松起來。
“張魯大軍退出廣漢屬國,咱們的五千援軍被廣漢王給趕出來了。張魯率他的一萬五千人轉而進攻巴東郡。按巴東守将的說法,來勢洶洶,不拿下巴東誓不罷休。”
對于這個情況,伊籍和法正都沒有料到,一時都想不明白張魯這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打下土地又不要,直接退走?不撿軟柿子捏,找硬骨頭啃?魚複縣雖然隻有三千兵馬,但都是精銳之師,其後還有五萬多益州兵馬做支援啊。
“主公,我總感覺張魯就這樣退出廣漢屬國别有用心,而且他已經達到了目的。”過了一會之後,法正眉頭緊皺說道。
“孝直此言何意?難道張魯厲害到進退都能算計我的地步了?”劉備有些焦急的問道。
“主公,我認爲是有人故意要讓主公和廣漢王交惡,張魯這兵馬的一個進退不就達成了目的?張魯絕不可能有此才智,也不敢胡亂用兵攻擊廣漢王,更不會撈了好處卻不要。唯一的解釋就是張魯有大依仗,可以不在乎幾座小縣城。”
“大依仗?”劉備聽後不再說話,仔細思考起來。
“主公,孝直說的大依仗,我看就是裘盛。”伊籍開口道,“隻有裘盛才能讓張魯這樣打了土地又甘心放棄,因爲裘盛可以給他更多。張魯肯定明白自己在裘盛面前不過一隻蝼蟻而已,聽他的話才能得更多的利。”
“你們的意思是裘盛要讓我腹背受敵,無法用益州的兵馬來支援益陽?”
“正是如此。”法正點頭說道,“主公,裘盛已經在這樣做了。因爲巴東對我們太重要,絕對不容有失。所以五千人馬支援必定不夠,支援巴東郡的人馬至少要一萬。要将其中各個城市都加大防衛。”
法正的言下之意則是,從益州調兵支援益陽不能超過五千,糧食也不會有十萬石。劉備也是常年征戰,腦中稍稍一想便得到答案:即使盡全力從益州調取支援,短時間内最多三千兵馬,五萬石糧草。
五萬石糧草還有些用處,能稍稍堵住蔡瑁、周瑜的嘴。問題是三千人馬的支援有用嗎?真将這點兵馬調來說不定會弄巧成拙,讓人誤以爲劉備是個鼠肚雞腸的小氣鬼。
“二位,五萬石糧草多半有用,少于五千的人馬恐怕隻會有害無利。會讓人以爲我劉備锱铢必較。交州士燮都出一萬人馬,我如今得了益州居然隻出不到五千,無論什麽理由都說不過去啊。”
“主公,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咱們如果要保住巴東郡,就确實再騰不出兵馬了。”伊籍很沮喪的說道,“問問孝直,希望他有妙策應對。”
如今劉備、伊籍都将希望寄托在了法正身上,法正如何能不使勁思考對策?雖然世人評論法正‘善奇謀’,但也不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所以還是得慢慢想。一邊想一邊喝茶。自然不能催促,劉備、伊籍也是跟着一邊等一邊喝茶。
慢慢的,法正從喝茶之中觀察到了一些對劉備有幫助的東西。他自己和伊籍因爲沒有專門的侍從,所以一次就要侍衛送來一大壺水,夠喝半天的。而劉備因爲有專門的侍從,所以隻要一個小壺裝水,水壺之中水沒,自然有侍從再倒滿。越想,法正越高興,很快臉上便浮現了笑意看向劉備和伊籍。
“孝直,看樣子你是有辦法了?”劉備有些不确定的問道。
“是的,主公。這個辦法不是最好,但應該能幫主公度過暫時的困局。”
能度過困局就是最好,劉備此時可不需要什麽‘最好的辦法’。已經被憋了不少時間,如今終于有辦法,劉備迫不及待的請法正将辦法說出來。
“主公,其實孝直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先許蔡瑁、周瑜二人一個諾言,答應總共會從益州調撥多少兵馬和糧草來益陽。然後再和他們商量分幾次送來,每次送多少人,多少糧草。隻要主公堅持第一次送的兵馬不超過三千,糧草不超過四萬石,這次危機就能平安度過。”
原來是分次調撥糧草和兵馬,辦法确實簡單,也确實符合實際。關鍵就是事情能循序漸進的辦好,又不會落人話柄。在劉備和伊籍看來這是絕妙的計策,而法正說‘不是最好’僅僅是因爲這樣做有些堕了劉備的臉面。對劉備來說,此時裏子才重要,面子丢了沒什麽大不了。所以劉備大誇法正聰明,有法正輔助是他劉備的福氣。
“主公,那咱們到底從益州調撥多少兵馬糧草來益州合适?”伊籍說道,“周公瑾的意思是要咱們多出錢糧少出兵馬,這與咱們現在的情況不謀而合。但也要思考一下如何辦最合适。”
“确實如此。”劉備想了想,說道,“我打算出兩千人馬,四萬石糧草,你們說呢?”
法正既不搖頭也不點頭,并不表态隻是低頭思考。而伊籍則立刻表示兵馬不夠,最少要兩千五百人,而且必須都是精銳。
非常明白伊籍的意思,也明白别無他法,劉備最終隻能同意伊籍的這個建議,并且立刻去了周瑜的營帳找他商量。
見劉備火急火燎的來了自己營帳,周瑜這七竅玲珑心的家夥當然明白事情不妙。于是問道:“皇叔,怎麽回事,你怎麽這麽着急?”
爲了方便之後商量,劉備裝得非常痛苦,哭喪着臉說道:“公瑾,你說我咋就這麽背?剛剛得了益州,張魯就率一萬五千大軍攻打巴東郡。讓我原本打算調來支援的一萬兵馬動彈不得。這些兵馬要是不來,蔡瑁還不恨死我?咱們這聯盟不又要瀕臨崩潰?”
張魯率軍攻打廣漢屬國,劉備派五千人馬去救,但還是派一萬人馬押送十萬石糧草出蜀的事情周瑜知道,所以他不擔心。如今一聽這消息,周瑜不得不擔心起來,他可是知道巴東對益州的重要性,劉備絕不會允許巴東落入張魯之手。
“那皇叔打算怎麽辦?是到我這裏來商量嗎?”
“公瑾兄,我倒是與手下謀士商量了一些辦法,但是還不确定,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劉備很‘誠摯’的說道。
最不希望聯盟破裂的其實就是周瑜,因爲益州難攻取,所以裘盛一旦得了荊州,下一步最可能的目标就是江東。周瑜也就很積極的表述願意支持劉備。
“公瑾兄,我打算先調兩千五百精銳和四萬石糧草來益陽,支持咱們大軍。兩個月後再調兩千五百兵馬和兩萬五千石糧草來益陽,第三次則再調撥五千兵馬和三萬五千石糧草,最後一共送來一萬精銳和十萬石糧草,你認爲如何?”
如今聯軍最缺的其實是糧草和士氣,若是劉備能這樣大方,少送點兵馬也不是不能接受。所以周瑜在思考一番之後表示同意。不過提醒劉備要言而有信,不可食言而肥。
見周瑜接受這方案,劉備高興不少,又開口道:“公瑾兄,你知道蔡瑁與我一直不和。他雖然也缺糧草,但是他在乎的是兵力。若是知道我三次才送來一萬兵馬,恐怕無法接受。其中多半需要你幫忙化解矛盾。”
“皇叔放心,蔡瑁也不是不知道輕重的人,好好解釋還是行得通。如今咱們缺的就是糧草,你肯出糧草,他怎麽會再無理取鬧?最多就抱怨兩句而已。更何況你也确實無法調更多兵馬。”
在周瑜的幫助下,蔡瑁接受了劉備的這個‘分期付款’方案。這讓裘盛的計劃又廢了一些,裘盛感覺頭疼不已,都有生撕了劉備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