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芝媛和徐芝娣兩姐妹已經很久沒有消息了。這不是她們懈怠,而是黑水爲了保護她們所采取的“靜默”姿态。
也就是說除非極爲重要的消息,否則徐芝媛和徐芝娣兩姐妹身爲密探的身份就不會被激活。
而絕密五級,是黑水裏對秘密劃分的一個等級,屬于最高一級的絕密消息,需要第一時間傳遞到黑水執掌和黑旗營統領手中。也除了這二人可以查看之外,渠道中任何環節任何人都沒有權力打開這份消息。
所以王儉才會冒着被沈浩誤會的風險從封日城趕到浩城來,生怕來晚了會延誤這份重要的情報。甚至他雖然符合查閱這份消息的條件但也沒有看。還是等沈大人過目之後再說吧。
沈浩放下茶杯,接過銅條,然後用自己的腰牌和魂魄波動解開上面的數道封禁,之後展開細讀。
情報的内容不少,足足半柱香的時間沈浩才看完一遍,但他并沒有多次研讀。
“東西你看了嗎?”
“屬下還不曾看。”
沈浩不置可否,沉默了一會兒才道:“最近皇城那邊有什麽特别的消息沒有?”
“暫時沒有。”王儉沒有遲疑,這段時間的确沒有什麽特别的消息從皇城傳回來,一切都似乎很平穩。
沈浩這次将手裏的銅條推了回去,示意王儉先看一看。
王儉的閱讀速度比沈浩快許多,很快就看完了,然後有些惶恐道:“這件事的确事先沒有收到絲毫風聲,就算現在,整個皇城裏也沒有關于這件事的迹象。”
“禁軍呢?動向也沒有嗎?”
“禁軍?這,這倒是有動作。前些日子據說是例行操練,分成四股進入了四座城門守軍熟悉城防基本軍略。您的意思是,這其實是在給這件事做準備?”王儉臉上泛起一抹激動的神采,就像是見着葷腥的狼。
王儉這幅表情讓沈浩不禁有了些笑容,拍了一下面前的茶幾,笑罵道:“你激動個什麽勁兒?這件事不是早就在你們黑水的預料當中了嗎?”
“大人,屬下孟浪了。隻不過許久沒有碰上這種大事了,所以有些沒控制住。還請大人勿怪。”
銅條上的訊息其實說簡單一些就一句話:皇帝準備要朝左相葉瀾笙動手了。
葉瀾笙這個左相以前一直都是靖舊朝文官集團的頭面人物,廟堂中也是一言九鼎的大佬。手段狠辣,人脈廣雜,位高權重。可以這麽說,當時的葉瀾笙跺一跺腳,就算玄清衛也要顧慮三分。
可是自從去年皇室大考之後葉瀾笙以及他一夥的不少人都從雲端墜下,情況堪憂,甚至多有流言蜚語說葉瀾笙惡了皇帝,大難臨頭之日不遠矣。
其原因自然不需要多講,葉瀾笙從一開始就不看好當時還是七皇子的楊束,從中作梗不說,還暗中準備把南面戰局拖入旋渦來從軍伍手裏奪回文官集團的決策話語權,甚至不惜得罪楊束,得罪當時還在位的楊堅,最後要不是戶部尚書白常卿提前脫離葉瀾笙的控制,不然情況還真不太好說。
這私仇加國恨,楊束登基之後會饒了葉瀾笙?
也正是這個時候黑水立了項目,一直在推演和判斷葉瀾笙的下場,以及皇帝的打算。結果一直認爲葉瀾笙死定了。
可在藍月節的時候事情卻有所變化。皇帝在國宴上給足了左相葉瀾笙的面子,不但宴請名單上葉瀾笙的名字在前,甚至座次也是彰顯文官之首的地位。
這些迹象無一不是表現葉瀾笙似乎并沒有被皇帝扔進死地。
換個思路,或許皇帝隻不過是在敲打吓唬葉瀾笙而已,并不是要敲死他。畢竟葉瀾笙背後的可不僅僅是文官集團,更是有許多大門閥、大勳貴,以及多個修族世家在支持。
皇帝如果不希望把才登基之後的國朝局勢弄得太亂的話,那麽就有很大可能會“忘掉”葉瀾笙之前的那些行爲。所謂“大局爲重”也正好如此解釋。
至于說皇帝的脾氣?許多人知道皇帝還是七皇子的時候脾氣是很小心眼的,有仇必報的。可這不都當皇帝了嘛,皇帝會這麽小心眼的嗎?
覺得葉瀾笙又得活路的人認爲:皇帝不願意也得願意!葉瀾笙背後的勢力盤根錯節,皇帝也得讓三分!
覺得事情沒這麽簡單的人認爲:障眼法而已,皇帝登基前就小心眼,如今天下權柄在握還反而一下變得寬厚容忍了?
黑水的看法是後一種,所以一直在等。
如今徐芝媛和徐芝娣兩姐妹從戶部尚書府上傳回絕密消息,上面說得很清楚,皇帝來了密旨,要求白常卿将之前葉瀾笙暗地裏的針對南面兵事的險惡打算寫下來,以告信的形式在下次大朝會的時候啓奏。
這分明就是皇帝要動葉瀾笙的前奏了。
“可是大人,那件事自始至終都是我們的推測,就算白常卿也應該沒有實證的吧?這麽啓奏會有用嗎?”王儉迅速的就進入了推導的狀态。這件事王儉也考慮過,但如今皇帝的做法卻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本以爲皇帝會換一個由頭去收拾葉瀾笙的。
“你覺得皇帝要頂罪隻白常卿一人的話就夠了?到時候幾十人一起跪在地上唱葉瀾笙的罪名,或者附議白常卿的言語,你覺得葉瀾笙能全身而退?有句話怎麽說的?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可是大人,光是這樣的話葉瀾笙肯定死不了的。”
“那當然。皇帝要的就是一個“沸沸揚揚”的由頭,然後具體調查就是我們玄清衛的事情了。因爲刑部尚書馬玄霖肯定也被牽扯出來需要避嫌。而我們就是陛下手裏的一把刀,砍誰不是砍?”
說實話,現在這個時候,葉瀾笙其實已經死定了。需要再琢磨的其實是葉瀾笙背後的那些勢力會不會被皇帝一起碾碎。
而且現在的時機其實選得很恰當。
在沈浩看來之所以遲遲不動葉瀾笙,而後又在藍月節的時候故意營造出一種“敲打”而不是“敲死”的回旋餘地,其目的其實一點也不複雜,隻不過是皇帝在等一個人而已。
等新挂上柱國将軍名頭的左玉良回來。
左玉良前幾日回了皇城,皇帝搞了一個頗爲隆重的接風儀式。實際上到這裏才算徹底解除了南面的危機,不論對外還是對内。
南面危機不見,皇帝這不就騰出手來準備解決内部的頑疾了嘛。
皇帝的動作其實已經很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