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一罐碧海潮換來一個恰到好處的時機,加上站在對方最優的選擇面前,以及突然展現出來的一種“深藏不露”的睿智,楊束等來了一個讓他很滿意的結果。
白常卿點頭同意,之後若是錢糧緊縮大權真的落在了楊束頭上的話會全力協助楊束推進各項錢糧任務。
言下之意就是同意站隊楊束,但緊密程度還得一步一步的看,不會直接就全身心的投入過去。
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因爲楊束笃定自己會很快拿到錢糧緊縮方略的大權。這麽多年的“勢弱”不會因爲“變得很有錢”而有半點改變,楊束很清楚皇室的認知習慣。
果不其然,就在楊束和白常卿密談結束的當天晚上,他就收到了來自宮裏的令條,要他明日早朝進萬民宮旁聽政務。
這個旁聽的令條一到,基本上就坐實了楊束之前的猜測。
第二天是大朝會,楊束摸着時間到了萬民宮,站在文武隊列的側前方。
皇子很少能有機會參加朝中議事。一般來說皇子上朝要麽是被彈劾,需要過來當面做一些退讓或者辯解;要麽就是有特殊的安排落在皇子頭上。
今日的文武百官看到楊束的時候心裏其實就有底了。最近被皇帝留中不發的“錢糧緊縮方略”其實很急,也很耐人尋味,很多人都私下猜測皇帝的打算,如今楊束一來也就清楚了。
不過楊束這個“皇室之恥”的名号很響亮,這麽多年來所有人都聽習慣了。隻是過來見了禮,然後沒人和楊束表示親近。一來覺得這個皇子“不靠譜,少接觸爲妙”,二來也是場合不合适,衆目睽睽之下主動接觸皇子顯得有些獻媚的嫌疑,于名聲不好。
楊束也不跟人打招呼,站在前面一言不發,身上穿的朝服,但還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直到宦官高唱皇帝駕到才連忙規矩站好,看得周圍文武暗自搖頭。
唯有昨日和楊束喝過茶的白常卿心裏暗道:靈王的确騙過了幾乎所有人。
皇帝落座之後受了下面文官百官的大禮,然後擡手讓衆人平身。之後就按照大朝會的流程,從兵部開始,一部一部的對近期的事務做彙報以及提出新的問題商讨。而兵部在前先說也是最近南面打仗之後才有的改變,以前兵部是最後一個說話,可見廟堂裏的變化多快。
以前大朝會必到的兵部尚書楊延嗣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出現過了。代替楊延嗣出班的是如今的兵部左侍郎文銘舉。滿朝文武如今度清楚文銘舉是皇帝的木偶,而楊延嗣雖然還挂着兵部尚書的名頭實際上已經被挂在陰涼處等着風幹了。應該是上次的事情讓皇帝惡了楊延嗣這位柱國将軍,又不好撕破臉傷了軍伍上下的心,隻能這麽冷處理。
所以如今看起來還是六部,可實際上隻能算是五部了。兵部暫時已經失去了相對的獨立性。
兵部說完之後一個一個接着說。最後六部說完,皇帝才甩出今天最後,也是最大的一件事。
“鑒于戶部事務繁忙,錢糧緊縮又迫在眉睫,故将這次的舉國範圍内錢糧緊縮方略的執行執掌挪到靈王府,由靈王負責執行。”
皇帝的話音剛落下,靈王楊束都還沒來得及出班領命,邊上頭一排站着的葉瀾笙卻先出來了。
拱手一禮,接着道:“陛下!臣以爲将如此重擔交由靈王負責實在不妥。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有些意外,他是真沒有想到葉瀾笙會跳出來在這件事上阻擾。按照他之前的想法,故意留中不發,朝堂上的這些狐狸們應該能利用這幾天的時間把這件事琢磨透才對,更何況葉瀾笙這樣的絕頂聰明的人。還看不出這是皇室“大考”前的均衡行爲嗎?怎麽也敢幹涉?
見到皇帝皺眉,葉瀾笙沒有一點畏懼,繼續躬身道:“陛下,靈王殿下雖然聰慧,但錢糧緊縮一事事關重大,而且需要各方面的經驗才能協調銜接,短時間内難以上手捋順。加之南面兵事險惡且急,所以臣以爲靈王殿下不适合在這種時候接手如此重任。還請陛下萬萬三思!”
這是葉瀾笙的開場白,也算是架了一個勢上來,接着不等皇帝開口,一個個尚書、侍郎站出來繼續進谏,從能力到時機,再從經驗到局勢,一個個口若懸河,雖然沒有長篇大論但聽上去還真合情合理,畢竟一個“皇室之恥”有什麽資格擔此重任?
一個個出班進谏,說完之後就跪在下面不回去等皇帝答複,很快大殿最前面就跪了一大片,看上去文官班列裏出來了至少一半的人。
皇帝的嘴角上揚。他很久沒有遇到過這麽有意思的情況了。很意外,看着跪在最前面的葉瀾笙他又有所思量。
反觀軍伍,班列裏雖然也交頭接耳但并沒有誰站出來反駁文官們的這些說辭。一來“錢糧緊縮方略”屬于政務而不是軍務,他們沒有理由插嘴。二來靈王的風評的的确确不好,而且看上去吊兒郎當的很不靠譜,把錢糧緊縮的大權交給這樣的人負責軍伍裏大部分人也同樣覺得不妥當,畢竟這件事也直接牽扯到南面的兵事根基。
倒是作爲當事人,楊束卻表現得很淡定。他沒有去看大殿裏旁人的臉色,隻是擡頭看着上方端坐的皇帝。
皇家的“大考”豈容旁人說三道四?
皇帝辛辛苦苦籌劃了數十年的頭等大事又怎麽會因爲區區幾個大臣的反對就改變進程?
不過楊堅沒有立即硬怼回去,而是擡手指了指一直站在班列裏沒有出來的戶部尚書白常卿,說:“白常卿,你們戶部怎麽說?能不能配合靈王完成這份重任?”
皇帝好奇白常卿這個本該打頭陣的戶部尚書爲何今天卻一動不動,于是點了白常卿的名,他很期待這位戶部尚書是不是會有别的言語冒出來。
“回陛下。臣提出方略,具體方向由陛下決定。不論陛下決定最終如何,臣都将竭盡全力完成。”
楊堅笑意更濃,擺了擺手,聲音打了幾分:“朕是問你,能還是不能!”
“臣,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