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孫權再次傳令大軍攻打劉備,以天子之诏爲由,而軍需物資全都是曹魏供應,孫權僅需提供兵馬。
孫權任命右将軍、鎮西将軍陸遜爲大都督,統帥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将領,共領軍五萬開赴前線,與蜀軍大戰。
由于東吳與蜀軍交戰,而東吳與之接壤最佳戰鬥之地,就在夷陵。因爲夷陵就在東吳控制手中,而且這個地方曹軍給予補給比較方便。
“孫仲謀居然敢再來進攻?”
劉備聞訊怒氣沖沖,上次江陵之戰他沒有去找孫權麻煩。現在倒好,他不去找東吳麻煩,反倒是人家皮膚上門來了,這口氣實在是難以咽下。
現在東吳居然敢再次率領大軍前來攻打,劉備哪裏受得了這口氣,他本想過些時日聯合東吳共抗曹魏。
如今這個計劃怕是難以成立,而且關羽的死也是東吳間接導緻的,這讓劉備火上澆油。
于是,劉備下诏集結大軍與東吳開戰。
“父皇,兒臣以爲這個時候傾盡全力與東吳交戰,不是最好時機。”司馬無忌不反對與東吳開戰,不過他還有更好的辦法,“如果傾巢而出,要是曹魏大軍前來相助,我軍後方必會成爲緻命弱點。”
“無忌,有何想法不妨說出來!”
劉備的怒火在司馬無忌的言語中慢慢消退,他看着司馬無忌的眼神滿是自豪,還有一些疑惑。
“如果此戰勝利,也是元氣大傷,于我們極其不利。”司馬無忌分析道,“不如放棄所有主動權,将一切都推向東吳軍,也就是說此戰隻許敗,不能勝。”
“爲什麽?”
劉備驚訝的表情,眼裏流露出不可思議,他萬萬沒想到司馬無忌會這樣說,這點還真的出乎意料。
“如果隻是慘勝,那還不如失敗。”司馬無忌堅定地說道,“慘勝我軍損傷必會不少,與其如此不如失敗來得妥當,我軍既可以保留核心力量,又可以憑借這股力量扭轉乾坤。”
“如何扭轉乾坤?”劉備再次問道。
“皇上,臣贊同太子建議!”諸葛亮接話回道,“兩虎相争必有一傷,怕是魚翁得利。”
龐統接着說道:“曹魏乃是最大敵人,東吳孫權依附于曹魏勢力下,不見得就是真心實意,也可以說是孫權的緩兵之計。”
“如果孫權真的甘心向曹魏低頭,那他就不是江東之主孫仲謀了。既然孫權難以抉擇,不如我們助他一臂之力。”
徐庶接話道,“也就是說,這場戰鬥本就沒有任何意義。正如太子所言,就算取得勝利也是慘勝,倒不如直接戰敗有用。”
劉備見他們三人說的,心裏暗暗的盤算着,這個時候他算是真的聽明白了。
如果己方出動大軍與東吳決戰于夷陵,也就是夷陵之戰爆發,勝利屬于哪一方,誰也不知道。
夷陵本就在東吳勢力範圍,又有曹魏相助,敗得幾率比較高。如果真的戰敗,不僅僅士氣大跌,就連己方勢力都會受到影響,實在是不明智的行爲。
從一開始就注定的結果,不如順勢而爲。司馬無忌的建議,就是這個意思。
因爲他清楚夷陵之戰乃是東吳與劉備最後一次交戰,也是三國時期最後一次大規模戰役,這次結果以東吳獲勝,而劉備卻是戰敗方,更是影響整個蜀軍的勢力,反倒是曹魏坐收漁翁之利。
“那接下來該怎麽辦?”
司馬無忌微微一笑道:“既然東吳出動大軍,那我們豈能畏懼,自然也得出動‘大軍’才是,免得被他人笑我們蜀漢無人。”
劉備狐疑地看着司馬無忌,不知道他葫蘆裏賣什麽藥,直覺告訴他這事不見得是好事。
果然,司馬無忌接下來行軍布陣以及調集兵力全都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調動一萬精兵,五千騎兵,五千步兵,共計兩萬,此次參與大戰的将領趙雲、趙風、吳班、馮習、張南,司馬無忌與徐庶二人爲指揮官,一切調度皆由他們二人指揮,諸葛亮、龐統等人留守在成都。
“無忌,你是在說笑嗎?”
趙雲哭笑不得地看着司馬無忌,趙風也是一臉茫然的眼神,就連其他将領都覺得不可思議。
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在兩軍尚未交戰就決定己方一定要輸,這個仗該怎麽打。
趙雲、趙風作爲司馬無忌的結拜兄弟都不理解,那其他人更不用說了,自然沒明白其中用意。
司馬無忌與徐庶二人笑而不語,他們沒有任何解釋,隻需要趙雲等人嚴格執行就好。
司馬無忌如此做,也是爲了大局着想。如果其他人都知道這其中緣由,說不定會洩露出去,倒不如就他們兩人知道就好。
接下來司馬無忌又将進攻路線說出來,這事再次引起衆人疑慮,紛紛撇着頭看着他。
“太子殿下,咱們不是要敗嗎?爲何又要攻打城池,僅憑兩萬兵力與東吳大軍,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司馬無忌笑道,“東吳出動五萬兵馬,兵力上敵衆我寡,不可久戰,損耗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我們隻能速戰速決,要是還未與東吳大軍主力交鋒,我等便敗了,這事有點說不過去。”
“另外,我也想通過這次戰役看看東吳的兵力如何,以此制定出最适合的方法。”
司馬無忌擔心東吳大軍識破他的用意,隻能選擇在初期接二連三的進攻,爲得也是驚動東吳大軍,趁此機會試探,爲了以後做準備。
首先,司馬無忌派遣吳班、馮習、張南率領五千兵馬爲先鋒部隊,不僅探查敵人虛實,還讓他們随時變動計劃,要是可以的話就拿下峽口,大軍直接攻入東吳境内。
趙雲、趙風二人則是攻打秭歸,務必取得勝利。趙雲等人身經百戰,而趙雲出了名的“常勝将軍”,這點司馬無忌倒是不擔心。
主要還是大軍進入東吳境内,勢必會影響接下來的計劃,所以司馬無忌決定分頭而行,目的自然吸引東吳大軍前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