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周英傑,感覺他長高了一點,葉芊芊知道他今天要來,早就準備了糖果。
她挑了一袋橡膠軟糖給他,說:“我記得你最喜歡吃這個了,寫完作業再吃哦,是我給你的獎勵。”
周英傑笑了一笑,高興地收進了書包裏。
葉芊芊帶他去陪讀室裏寫作業,正在負責陪讀的老師見到兩人進去,幫忙找了個座位安頓周英傑,然後追着葉芊芊跑出去,問清楚了孩子的情況以後再進去輔導他的作業,可謂非常清楚自己的崗位職責,工作也做得很細緻。
周英傑媽媽在外面等孩子寫作業,看到葉芊芊出來的時候,疑惑地問道:“葉老師,我家孩子爲什麽就隻喜歡你呢?”
“啊?有嗎?”葉芊芊一頭霧水,不知道家長何出此言。
周英傑媽媽說:“之前他也拿着你給的糖回家,我照着那糖買了一模一樣的放在家裏,他從來都不吃的。
後來他的學管老師爲了表揚他作業寫得快,就給他糖果作爲獎勵,結果他打死都不接,我看學管老師下不了台,就幫他收下了,但是一出校區,他就搶過去丢垃圾桶裏了……氣得我把他打了一頓,真是一點禮貌都沒有這孩子!”
“诶?爲了這種事情就打他嗎?”葉芊芊心裏很是難受,怎麽能因爲孩子沒按照大人的意願做事就打他一頓呢?
這麽久沒見周英傑的媽媽,感覺她在家庭教育上又堆積了許多新問題,葉芊芊覺得很有必要跟她好好談一談,她的想法有時候還是太局限了,這種強壓式的相處模式,沒有哪個小朋友會喜歡。
難怪兩人關系又惡化了,自己還把手給拍骨折了,着實不讓人省心。
葉芊芊坐在周英傑媽媽的身邊,像朋友一樣的親密距離,她非常有耐心地跟說:“人人都有小脾氣,不分小孩子和大人,小孩子的小脾氣可能還更大一些,就是因爲他本身還太小,受教育程度也不高,思維是有局限的,對不對?
那我們可以體諒一個大人選擇拒絕别人或是發脾氣,也尊重這個大人的決定,那爲什麽不能尊重孩子的選擇,也給他決定的權利呢?”
周英傑媽媽覺得這個問題還需要問嗎?
當然是因爲:“孩子不懂事,他的決定就是錯誤的啊!”
葉芊芊點頭說:“您說得對,他是有可能做出錯誤的決定,但是就算他的決定錯了,您也要給他機會去感受,讓他自己去發現錯誤啊!否則他一輩子都不知道那個決定是錯誤的,就總也會躍躍欲試啊!
他已經11、2歲了,說小也不小啦,凡事您幫他做決定的話,他哪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就比如說,您買了糖果在家裏,你覺得他應該喜歡的,但是他不吃,那您可以問問他原因嘛,也可以問他想要吃什麽樣的糖果,或者幹脆帶他去超市裏讓他自己挑選,可您不問他理由,他也不告訴您原因,然後您就生悶氣,這件事其實根本就沒解決嘛,是不是?
你說别人給他糖果,他不接受的事情,其實您想一想,身爲大人的您也有不想收的禮物和好意吧?爲什麽大人可以選擇拒絕,他就不可以呢?您要是覺得對方沒有台階下,您可以跟對方說孩子今天不想吃糖,謝謝你的好意。事後您也可以跟孩子就這件事進行溝通,讓他明白,接受和拒絕别人的好意的區别在哪裏,而你更希望他怎麽做。
可您沒給他表達的機會,直接替他做了決定,他的意志沒人管,情緒就失控了,然後您又對他一頓打,可問題還是沒解決啊,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他還是會選擇按照自己的心情行事,因爲您并沒教他正确的做法啊,對不對?”
周英傑媽媽剛才看到他很乖巧地接了葉老師給的糖,就聯想起了兩件不愉快的舊事,提起來也是一種抱怨罷了。
這兩件事裏她都占了主導,而她從沒覺得自己有任何錯。
我給你買糖我錯了嗎?
老師給你糖老師錯了嗎?我幫你收下我錯了嗎?
我們都沒錯,所以錯的是你啊!
結果葉芊芊從根本上推翻了她的認知:讓對方高興的好意能稱之爲好意,給對方增添煩惱的好意不過是自以爲是罷了。不要以愛的名義強迫孩子接受你的好意,不尊重他的意志的好意感動的不過是自己。
至此,周英傑媽媽終于意識到隻靠直覺和本能去管理孩子是真的不行,母子倆之間明顯就是溝通不良。
并沒有人是能處理任何情況,周英傑的媽媽也不例外,她的性格使然,又是最不會曲線救國的,所以哪怕周英傑的問題可以解決,隻要找到病根再加以治療就好,她卻是連病根都找不到,隻會一味地怪孩子做得不夠好。
孩子之所以稱之爲孩子,就是因爲他們還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很多事情都沒有聽過,沒經曆過,也沒經驗,怎麽可能要求他處理得非常得當呢?
葉芊芊覺得,中國的父母很難把“尊重”兩個字和孩子聯系在意起,非常容易擅自替孩子做主,還要打着爲了你好的旗号。
如果真的是爲了孩子好,那就應該讓孩子擁有選擇的權利,若他真的選錯了,可以嘗試和他溝通講道理,如果還是冥頑不靈,那就爲自己的行爲結果買單好了。
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雖然父母對孩子負有監護責任和養育的義務,但是他的人生需要的是父母的參與,而不是父母的指手畫腳和全權決定。
孩子應該自己去過好自己的人生,父母也有屬于自己的人生,大家是可以各自精彩的。
周英傑媽媽的情商有限,雖然覺得葉老師說得很有道理,但一時也難以放下家長的架子,做不到分分鍾就去尊重孩子的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