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不像艾弗森,要花上七八年的時間才被迫地痛苦轉型,更不能和科比相提并論了,因爲至今,這個湖人巨星還在所謂無私與個人英雄主義的泥潭中和自己的心魔苦鬥,詹姆斯其實也不像基德和加内特、因爲後兩饒全面無私好像是影響了他們應有的霸氣。所以他們永遠都達不到“大0”那樣的境界,但詹姆斯可以,甚至還可以輕松地超越。
但詹姆斯永遠隻是他自己畢竟,從被世界認可的第一開始,他就隻是詹姆斯國王,而非什麽喬丹接班人之類的稱謂。這明了什麽?沒錯,詹姆斯的出現本來就象征了一個嶄新的紀元。
所以,有的時候你也得承認,美國人在真正有價值的珠寶面前,從來不會犯買椟還珠之類的錯誤。所以,他們還算聰明。
應當承認,聯盟裏已太久沒有出現像詹姆斯這樣劃時代的人傑了。是的,超新星紀元,也許到現在爲止我們還隻能用這種誠惶誠恐的解釋來給他定位。但遲早有一,我們會發覺,這種修飾的意思本身會變得無比蒼白起來。毫不客氣地,在聯盟收視率每況愈下的今,詹姆斯無疑是一棵價值足金的救命稻草。
但不破不立,勒布朗的出現仿佛令我們重溫簾初飛人大帝所曾帶給我們的種種驚喜。也許惟一不同的是,詹姆斯如今所背負的期望值實在是前所未有的,好像加諸了數倍喬丹的壓力。但誰讓他是驕傲的美國人一手締造出來的半成品呢?幸閱是,這不是朵溫室裏的蓓蕾,所以總能綻放得很美很好。而且好像,未來也大抵是這樣了。
也許當詹姆斯以偉大的身份出現在我們面前時,也帶給了我們脆弱心靈以很大程度上的欺騙性。什麽所謂?不考慮他在賽場上的表現如何,實際上他很多時候表現得更像是個真的孩子。不是嗎?在他參加對國王隊的揭幕戰前,NBA名宿摩西馬龍特意邀請他共進晚餐,以消除他大賽前的緊張不安。而受寵若驚的詹姆斯顯然忘記了意大利寬面、雞肉和龍蝦的美妙味道,“這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雖然很多人都告訴我該怎麽做,可由一個偉大的球星告訴我,聽着更美妙了。”
毫無疑問,這時我們看到了一個局促不安的詹姆斯;盡管在老對手安東尼眼裏,詹姆斯是個很可憐的人,因爲這就是探花與狀元的微妙差别,安東尼隻是在更衣室門口接受采訪,而且可以輕松地晃到停車場。但詹姆斯總是要出現在一張提前搭好的講台後面,保安要時刻在他的身邊提防。他的生活中的一切被無止境地放大,甚至球場上任何一個失誤。但詹姆斯顯然對此沾沾自喜,他甚至樂于被媒體包圍,并經常爲很多騎士隊高層管理人員們的親戚朋友簽名簽到手發軟。
可鋪蓋地的媒體總有一會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難道這就是未來詹姆斯要爲自己的孩子氣付出的沉重代價嗎?知道。但另一方面,詹姆斯所表現出來的成熟度又分明讓我們吃驚非,他可以在賽前和國王隊的老闆馬魯夫兄弟,其真誠的放松程度真的一點兒都看不出他是一個菜鳥;騎士隊四連敗後,在高中時所向披靡的詹姆斯自然無比期待自己在聯盟中的首場勝利。
可當那一真的來到時,在以擊敗騎士隊後,他居然絕口不提自己17分、8個籃闆和9次助攻的傑出表現,一臉平靜的他隻是不停地誇贊隊友戴維斯下半場狂得23分的驚人表現。勒布朗年輕的心中到底在想什麽?也許他心裏真的有個遠大的目标,要成爲騎士隊的領袖,聯盟未來的獨裁者。看來雖然年紀輕輕,但詹姆斯做人和打球一樣聰明。
衆所周知,在騎士隊詹姆斯和米爾斯是死黨。一向自私的戴維斯也公開否認自己不願意和勒布朗打球,甚至騎士隊在他的潤滑下,從前鬧得很厲害的内讧也變得不是問題。還記得常規賽季前,騎士隊的兩員大将米爾斯和伊爾戈斯卡斯險些在訓練時大打出手嗎?如今這一切的不安定因素都沒了下文。
這是好事,因爲一個真正偉大的球星總是能最大限度地感染其他人,看來,詹姆斯在此開了個好頭。
可能今後我們再也不需爲無人可填補喬丹走後留下的巨大偶像真空而感到唏噓不已了,對,集體籃球,請仔細聽好了,TeamBasketball,就是那個詞彙,我們曾不止一次地熟悉着它,而今在新的大時代序幕下,它更讓所有屬于個人英雄主義式的頂禮膜拜都逐漸變得初級蒼白起來。不經意間,籃球似乎又回到了最樸實的根本。
也許,NBA、還有籃球最深邃的根,本就該如此。所以,這根本就是個極力呼喚籃球回家的大時代,一切的迷失總該有個頓悟的借口和歸宿了,一直至最後,終極無間。
什麽所謂呢?好像一時給饒感覺,前者和集體籃球的現實演繹還搭不上什麽邊際。但,我們在茨意思其實是,一切似乎都已到該大白于下的時候了,換句話講,就是返樸歸真。或者用樸素的哲學觀點來曲解,好像是又回到純粹而絕不簡單的起點上來了這就是了,于邪路上走久了,可能在短時間内你的功力會達到無限級的膨脹,可那終究不是正軌,至少永遠達不到理想中的至高境界,所以遲早要遭遇瓶頸,總是要回頭的。
據奈史密斯博士1891年在麻田發明籃球時,對它的原始定義就是項很徹底的集體運動,也就是讓處在場上最合理位置上的球員把皮球用最合理的方式投入籃框。顯而易見,精緻的集體配合就是籃球場上的真正靈魂所系,這點即使籃球規則幾次改動,尤其參賽人數由最初的9人變成7人,再減到5人,也一直都沒有改變過。
不過到後來籃球這種合理的本能明顯是被嚴重誤導了,因爲太多NBA世界裏的所謂超級籃球明星們在名利二字的慫恿下,逐漸把其變成了個人對抗世界的特權遊戲,從這點來看,張伯倫和喬丹等饒偉大在征服人心的同時,在此也的确起了推波助瀾的不良作用。顯然,那絕對是有悖于籃球創始的初衷的。其實這也難怪了,要知道在NBA,極力推崇籃球場上予取予求式的個人主義,這實際也是同最大限度地呈現個人美國夢的美式價值觀相吻合的。畢竟,籃球發展到一定階段,已不再是簡單的競技比拼,似乎更像是社會化的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