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文人這個概念都是混亂的,讀一些書識一些字的都可以叫文人,文人都有一個出将入相的夢想,這個夢作的多了,就以爲是真的了。他們連自己家的幾個老婆都管不好卻以爲可以一朝爲天子垂青來管理天下。
張政心理也是矛盾的,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環境,狂傲的文人不堪大用,那些大字不識的百姓更沒有管理國家的能力,即便是秦漢之後人類又進行了幾千年的探索也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辦法。
現階段張政還得依靠這些文人,所以張政才讓叔孫通聯系他們儒家有威望的長者,這也算是漢國與知識精英的一次正式的接觸。
這種關系到儒家學派在漢國地位的事情,叔孫通辦起來效率很高。很快叔孫通就找到了儒家在齊國威望最高,資格最老的長者孔然,表達了漢王要見他的意思。
孔然雖然姓孔,卻不是孔子的直系子孫,此時孔子的子孫還很有朝氣,夢想着将祖先的榮耀發揚光大,所以才有孔子的八世孫也孔鲋投身到陳勝吳廣起義之中,最後在與秦将章邯的戰鬥中戰死,而此時孔子的十世孫孔藂追随了劉邦成爲了劉邦的将軍。跟随劉邦東征西讨。
孔子的這些直系親屬不在,孔然這樣将自己年歲熬大了還沒有死的人成了儒家的領袖。孔然如今在在齊國的文人之中影響力很大,弟子門人一大堆,許多貴族出身的讀書人都尊孔然爲領袖,希望孔然能夠帶着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獲得更多的利益。
孔然聽說漢王張政要見他心中十分高興,這是擡高身價的大好機會。不過該有的矜持還是要有的。孔然轉彎抹角的同叔孫通談了半天,隻表達了一個思想,能不能讓大王到他的住處,而不是他去見大王。這樣就顯得大王禮賢下士而不是他趨炎附勢。
叔孫通覺得孔然這個要求有點兒過分,懷着不安的心情向張政作了彙報,張政倒覺得無所謂,做爲漢王爲了公事去見一個人也沒有什麽,至于附帶着成就了孔然的名聲,就算作孔然願意合作的一個獎勵吧。
商議好的會面的日子到了,張政出了齊王宮,命人打起了全套的漢王的儀仗,吹吹打打的來到了孔然的住處。
孔然早就衣冠整齊的在門口迎接了。
張政走進室内,與孔然分賓主落坐。
“我到齊魯地方已經有些時日,未能及時來拜訪先生還請先生海涵。”張政盡量說着客氣話,既然同意到孔然的住處見面,自然給孔然更多一些禮遇。
“大王客氣了,老朽願爲大王效全力。”孔然七十多歲的人了,一付儒雅的外形,人老成精,他需要張政爲他擡高身份,但這個國家是誰的孔然很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