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绾在齊國邊境的險要之處安置好自己的隊伍,漢軍追擊樊哙和韓信的人馬就趕到了。盧绾小心翼翼,漢軍發現了阻擋自己道路的敵人,毫不猶豫的展開猛攻,一下子打的盧绾暈頭轉向,幸好有地形優勢他的隊伍才沒有崩潰。
漢軍猛攻一陣見沒有突破攻勢減弱了下來,因爲追趕樊哙和韓信行軍走的匆忙,漢軍的火炮等裝備都沒有跟上隊伍。盧绾乘這個時機聽從了韓信的建議,在前線命士卒挖土鑽洞,等漢軍的火炮運到時盧绾的軍隊防護能力反而加強了。兩軍你來我往攻殺不斷,反而誰也不能取勝。在邊境形成對峙。
前線的戰報不斷送到劉邦的面前,劉邦又面臨着熟悉的情況,失敗再失敗。項羽已經被消滅了,劉邦這失敗的命運還是不能擺脫。先後派去好幾名将軍都灰溜溜的從齊國跑了回來,連韓信這個齊王都被人給趕了出來。雖然這幾位将軍還在,可他們帶領的軍隊都沒有了。盧绾帶去的援軍正與漢軍苦戰,再次損兵折将的可能性很大。
“快去召衆臣來議事。”劉邦大王的架子擺不下去了,又變成了那個虛心聽取他人建議的劉三了。
沒一會兒功夫陳平張良等人都趕了過來。
“你們看看吧,這是前方傳回來的軍報。”劉邦指了指放在桌案上的一摞軍報說道。事态緊急,盧绾的救援文書一張接着一張。
“前方戰事又挫折!”大臣們沒有敢說失敗,具體怎麽回事戰報上已經說的很明白。
弄明白前方的情況後大臣們都沉默了,現在在前線的可以說是劉邦手下最能打的幾個人,劉邦這幾年經曆無數次征戰鍛煉出來的精銳之師灌英的騎兵和樊哙的戰車部隊都損失掉了。虧得盧绾用兵穩重才抵擋住了漢軍的進攻,現在蜀漢又面臨着危急時刻。
大臣們不由偷偷望向劉邦,心想這位主公怎麽就這個命呢,總是被人追着打。如果對手是項羽大家還可以接受,現在項羽都死了,張政平常不顯山不露水的怎麽也這麽厲害。
“别都哭喪着臉,現在的情況比當初兵敗彭城要好的多,漢軍至少是被盧绾攔住了,你們說一下接下來怎麽辦。”見大臣們一言一發,劉邦的流氓脾氣上來了,當初老子連孩子媳婦都丢了不一樣把項羽打敗了,現在這種情況你們就不能出個主意嗎?
“立即增兵增援盧绾将軍。”一個大臣說道。
“增兵肯定是要增的,但即便是增兵我們短時間内也改變不了戰局,漢軍所使用的火槍、火炮是我們無法克制的。”劉邦這些年被項羽追着打,就如同天天同高手過招一樣,對戰場上形勢的判斷還是很準确的。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劉邦現在能夠派給盧绾的援軍将十分有限。劉邦打敗了項羽占領了楚國的地盤時間不久,分封的幾個諸侯還是有異心的。雖然沒有造反的想法,卻也在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
“那隻有先停戰了。”另外一個大臣說道。其他人看着這位大臣不說話,但心裏滿是鄙夷,這是一句正确的廢話。停戰當然是好,可漢軍會同意嗎。停戰這事單方面說不算。
“停戰還是有可能的,我們感到戰事艱苦,漢軍的日子也應該不好過,這麽短時間内漢軍占領了齊國境,看似氣勢洶洶,實際上他們的戰線已經拉的太長,後勤補給等方面也會出現問題,如果我們釋放出善意,給張政一個借口,雙方罷兵還是有可能的。”這時張良出班奏道。
“可給張政什麽借口呢?”劉邦聽張良說可以停戰心中已相信了幾分,隻是這停戰的借口不好找,主動求敵人休戰肯定要做一些丢臉的事。
“大王可不可以再派人去漢國重提與張政的婚事。”陳平這麽一說大家才想起來,公主劉樂和大王的老婆呂雉還在漢國呢。
“張政會接受這個?”劉邦都不好意思了,每當劉邦危急的時刻就向張政提起和親的事,等事情一過就沒有下文了。
“漢國與我們戰事打的如此激烈張政也沒有難爲主母和公主,說明張政還是講感情的。”陳平這些日子也在研究張政和漢國。
“那派誰前往漢國遊說比較好呢?”雖然與張政現在是敵對關系,劉邦不得不承認張政是個好人,沒有幹過什麽背信棄義的事。既然是好人就有可以利用的弱點。
“我看子房走一趟定能促成兩國休戰。”陳平心想休戰的事是張良提出的,這個難題交給張良解決好了。
“我去一趟漢國沒有問題,可是張政現在已經有了王後了。”張良在詢問劉邦的容忍程度。大家都說和親,可惜張政在不久前已經結婚了,封淩雲爲王後了。
“劉樂當王妃也是可以的。”劉邦的臉皮足夠的厚,爲了穩住張政,劉邦也舍得出去女兒。
“好,我這就動身前往,定然力以赴不辱使命。”張良見劉邦下了這麽大決心,自己的生死榮辱就所謂了。
張良迅速帶人向着齊國趕去,早一日停戰盧绾的部隊就少一天的損失。一路之上張良打出了使臣的副儀仗,表示這次出使是十分正式和重要的。并派快馬送信給張政表達兩國友好之意。
張政接了張良的信,毫不猶豫的同意了張良帶使團來臨淄的要求,兩國交戰談談打打是很正常的事。實際上張政這邊也面臨着困難。戰線一下子推進到了齊國邊境,現在将糧草和彈藥運過去都十分困難。而且幾仗下來張政這幾年積存下來的物資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每天放槍放炮吓唬盧绾還行,再進行大規模的作戰漢軍也很吃力。現在正是麻杆打狼兩頭害怕的時候,劉邦先忍不住了,張政正好順水推舟。
接到張政同意使團與他見面的回複張良對此行取得的成果多了些信心,看來張政還是個念舊的人,兩國還有坐下來談的機會。
張良加快了行進的速度,沒幾日就趕到了臨淄,張政和張良這兩位老熟人又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