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熊狼狽地跳上了巴達維亞的碼頭,看了看這座紅夷的港口城市。
巴達維亞并不大,碼頭上面隻停着幾艘荷蘭戰艦、十幾艘荷蘭商船和十幾艘大明帆船。此時還是六月,南風尚不穩定,從大明來的商人們依舊滞留在巴達維亞的碼頭上,等待着八月份返航的日子。
吳應熊掃視了一眼碼頭,看到好多漢人在往紅夷和大明的商船上裝貨物,一個個面黃肌瘦,仿佛一陣風都能吹倒。而這些瘦弱的漢人奴工背上卻扛着沉重的貨物,一腳深一腳淺地往船上搬運。
手上拿着皮鞭的爪哇土著則明顯地位高一些,時不時用鞭子在地上抽打,吓唬那些搬運東西的漢人。
吳應熊詫異地朝身邊的海商問道:“劉叔,怎麽這些土著拿着皮鞭抽打漢人?”
吳應熊身邊的海商看了看那些搬運工,皺眉說道:“少将軍,那些搬運工都是紅夷從福建和廣東沿海抓來的奴隸。前些年李植還沒有興起的時候,紅夷每年都派艦隊襲擊大明的東南沿海,抓到的漢人就送到巴達維亞來做苦工,做奴隸。”
“這些漢人做事沒有酬勞,唯有一日兩頓半飽的飯,在碼頭上累死爲止。每年都有兩、三成的漢人累死病死在巴達維亞。這些年紅夷被李植打怕了不敢去東南沿海搶奴隸,巴達維亞的人力是越來越緊張,這些還活着的奴隸也越來越辛苦了。”
吳應熊聽到這話,愣了好久都沒有反應過來。
好半天,他才悻悻地問道:“劉叔,紅夷會如何對我們?”
吳應熊是吳三桂的兒子。吳三桂死後,李植誅吳三桂九族,派韓金信的人南下抓捕吳家人。但是吳應熊逃得快,從南昌一路策馬逃到了廣州。在廣州他找到了吳三桂派駐在那裏聯絡荷蘭人的使者劉信,也就是他稱爲劉叔的這個海商,坐海船逃到了巴達維亞。
然而沒想到到了巴達維亞,第一眼看到的竟是漢人奴工的悲慘境遇。吳應熊被吓到了,開始懷疑投奔紅夷的下場。
劉信歎了口氣,說道:“少将軍,這紅夷對我們漢人是最殘暴的。原先我們得了紅夷的好處自然就不去管這些事情。如今少将軍你來投奔紅夷了,當真要小心一些。說話做事都要謙卑一些,千萬别觸怒了那些紅夷軍官。”
“李植追殺吳家九族,如今李植的勢力又遍布南洋,如今這些地方少将軍你都不能容身了,隻有投奔紅夷這一條道。我們如今也隻能希望紅夷仗義,能給我們一條活路了。”
吳應熊站在碼頭上,一時間覺得滿腹的悲怆,低頭難受了好久。
劉信陪吳應熊站了一會,看到一個爪哇土著拿着鞭子走了過來。劉信趕緊催促吳應熊:“少将軍,這碼頭上不能久立,我們還是快去荷蘭人的官廳裏報告吧。”
吳應熊慌張地看了看走過來的爪哇監工,不敢再呆在碼頭上,趕緊跟着劉信往紅夷的棱堡那邊走去。
兩人快步走到了那座棱堡前面,劉信用荷蘭人給的文件通過了三層衛兵盤查,進入了荷蘭人的棱堡。一個紅夷書記官把兩人帶到了一件幹淨的會客室裏,然後就兀自離開了。
兩人站在那會客室裏也不敢坐,就巴巴地等着紅夷人的召見。
過了大概半個時辰,一個微微發胖的高大荷蘭人帶着兩個侍從走進了這間會客室。
劉信趕緊跟吳應熊說:“這就是巴達維亞總督庫恩。”
庫恩走進房間裏,打量了吳應熊一眼,說道:“你是吳三桂的兒子?”
吳應熊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說道:“總督大老爺!我是吳三桂的長子吳應熊,我爹和你們一起攻打李植,戰死在大明京城了!”
聽到身邊翻譯的轉譯,庫恩皺了皺眉頭,顯然吳應熊又提醒了他一次荷蘭人的戰敗,這讓他心情很不好。
他傲慢地擡起了下巴,說道:“那麽你來巴達維亞做什麽呢?”
吳應熊眼巴巴地看着庫恩,說道:“我無路可走了,是來投奔…“
然而他一句話沒說完,就被劉信打斷了。劉信陪着笑,大聲說道:”總督閣下,少将軍是從萬裏之外跋涉過來,将北京城下那場大戰的情報提供給總督的。“
劉信知道,如果吳應熊對荷蘭人沒有價值,會立即被庫恩轟出巴達維亞。如今吳應熊唯一能做的事情是将京城那一戰的經過描述給荷蘭人聽。
聽到這話,庫恩來了興趣。
”我們确實對那一戰的細節十分感興趣。“
他決定在吳應熊身上花一些時間,坐在了椅子上,問道:”爲什麽江北軍擁有那麽先進的武器,卻還是敵不過李植的虎贲軍呢?“
吳應熊雖然沒有親眼目睹北京那一戰,但在南昌和好幾個逃下來的校尉聊過,知道那一戰的經過。
”總督大人!李植的武器越來越可怕了,他造出了會自己行走的鋼鐵戰車!“
庫恩愣了愣,問道:”鋼鐵戰車?“
”正是鋼鐵戰車!這些戰車尾巴上噴着濃煙,身上披着重甲,不需要牛馬拖拉能自己往前走。即便是總督賣給我爹的紅衣大炮,也拿這些戰車沒有辦法!“
庫恩皺了皺眉頭,仿佛聽到一個天方夜譚。
然而李植确實總是造出一些讓人不敢相信的東西出來,比如不需要風帆的鐵甲艦。
”那麽這些鋼鐵戰車是怎麽作戰的呢?“
吳應熊見庫恩十分關心,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價值了。他趕緊站起來,揮舞着手臂說道:”總督大人,那李植派士兵在戰車後面朝我們的壕溝裏扔炸彈!“
“炸彈?“
”對呀,李植的士兵有好多炸彈。他們的步兵守在戰車後面讓我們沒法沖擊戰車,炸彈兵則從戰車後面投擲炸彈炸我們的壕溝。“
”我們的壕溝一段接一段地被這些炸彈炸垮了,士兵們很快就崩潰了。“
吳應熊繪聲繪色,開始描述那一戰的種種經過。
庫恩皺着眉頭聽吳應熊叙述那段戰争,最後朝身邊的書記官說道:”把明國人的話記下來,這是很重要的情報。我們要組織軍官,分析怎麽應對李植的這種新式戰争方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