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他這都是勉強爲之,因爲他實在沒有那個耐性,如果按照民間的正規習俗,光籌備婚禮的時間,就是讓人無法接受。
他下令,每次婚禮從籌備到進入洞房,不許超過三天。
而一見到這個女子,他立即神魂颠倒,不能自已,頓時把自己立下的規距丢到九霄雲外,聲稱,一切繁文缛節全免,隻留一個程序,那就是拜堂成親,接着就進入洞房。
這個女子倒也順應人意,隻打進入山上,她始終一言不發,也不象别的女子那樣,号天哭地,尋死覓活的,卻是一直溫文爾雅,面露微笑,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
看得幕白更是垂涎三尺,恨不能當即就驅開衆人,把她拖入洞房。
但是,一想到,今天已經破例廢除了那麽多的程式了,如果太過于直白,未免有些不好。
就忍了下去。
好不容易等到了那一刻,待衆人離開後,幕白再也無法克制自己,一下子躍上床頭,連蓋頭都不揭,直接就把美女撲倒在床,欲行好事。
可是,這時,就聽得女子輕輕地道了一句:“郎君,稍等,奴婢有話要說。”
幕白急不可耐,不聽那些,即刻就開始寬衣解帶。
卻被女子輕輕拉住了手。
幕白雖然殘忍無比,但是,一觸到那溫潤的小手,他的身子立即酥軟了,當下,頭腦已經昏昏然,但是,還是勉強止住了手。
“有話便說,有屁快放!”
他真想如此喊将出來,但是,他是個特别注重自己的儀表與形象舉止的人,即便是這種場合也不例外,立即換了一種口氣:“娘子,如此良宵美景,還不快些行事,更待何時?”
女子将櫻桃小口貼近他的耳邊,悄悄地對他說:“郎君,奴婢實在掃了大人的興緻,隻是——”
“甚事,快些道來?”見到女人情意綿綿的樣子,幕白眼睛裏都冒火了。
女子羞澀地向他道出原因。
原來,今天真是不湊巧,她來了“大姨媽”!
幕白一聽,哪裏肯信,不管那些,伸手摸去,抽回手在燈下再看,自己的手上已是鮮紅一片,他的心不由得冷了一半,嘴裏恨恨地說:“真是令人惱恨已極!”
幕白的習性與他的外表一樣,溫文爾雅,又十分講究禮節,并且是自内而外,一絲不苟。
尤其是在新婚之夜,他的規距更多,期間不能有一點髒污,若是一旦不小心,緻使床榻出現污點,他就會認爲不吉利,馬上就會叫人全部換掉。
還有一點,那就是,如果就象今天出現的這種情況,他的情欲就是再強烈,也要勉強忍耐下去。
待以後再議。
這一個規距他從來沒破過。
今天也一樣,盡管滿心的不樂意,他也是忍了。
下床飲了一杯涼茶,以期壓下*火。
床上的美女見到他失魂落魄的樣子,實在不過意,輕移蓮步走了過來,柔聲細語地對他說:“目睹郎君今夜如此失意,奴婢心中亦不甚快活,外面月光如洗,清靜優雅,我夫妻二人倒不如外出走走,散散心,緩解一下煩憂如何?”
幕白聽了她的話,琢磨一下,心想,眼下也隻能如此了,就聽從了她的建議,二人攜手走出門外。
但是,幕白今天也不知是怎麽回事,總感覺心中有點不安的感覺,走出不遠,就不肯前行了。
美女一見,便挽着他的手說:“郎君今夜竟是爲何,難道在此世間你也有所懼怕嗎?”
幕白回曰:“非也,吾隻感到心裏不大受用,不知爲何,今天竟然有如此感覺。”
美女一聽,于夜色之中,她暗自咬了一下嘴唇,似乎是在琢磨着什麽,随即又上前去拉幕白:“郎君,爾如何會有如此感覺呢,難道奴婢生得過于醜陋,才緻使郎君如此心懷不适嗎?”
“不,不。”說話間,幕白隻覺得周圍似乎彌漫着一種薄薄的霧氣,象是一襲黑紗從面前飄過,但是仔細望去,又覺得不象,因爲看起來又似一個虛無缥缈的人影,不僅如此,随着這個影子緩緩移過,耳邊還隐隐約約地聞聽到一個微弱的聲音,這聲音聽起來好象是誰在哭泣,因爲周圍秋蟲的鳴叫聲音過于嘈雜,故而一時半會兒還難以分辨得清楚。
這頓時使得幕白恍恍惚惚地憶起什麽,那一天,他們進入一片山林……
“郎君——”美女再次拉了一下他的手,打斷了幕白的回憶,“今夜月色甚美,爲何不放寬心懷呢?
“奴婢雖然不才,但自小也學得一些詩文,想吟誦兩首,聊以寬慰郎君煩悶之心境,可否?”
幕白一聽,心想,這個美女不但豔麗絕綸,且更善解人意,這個主意不錯,于是,就欣然應允,朝她點了點頭。
美女輕輕的咳嗽兩聲,清了清嗓子,面前天上皎潔的明月,低吟起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
幕白雖然生性殘忍,但是他卻非常喜好詩文,他知道,此詩乃望月懷思的名篇,寫景抒情并舉,情景交融。
這裏表述的是:詩人望見明月,立刻想到遠在天邊的親人,此時此刻正與我同望。
有懷遠之情的人,難免終夜相思,徹夜不眠。身居室内,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更覺可愛;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雖美卻不能采撷以贈遠方親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尋個美夢,或可期得歡娛的約會。詩的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層層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铿锵,細細品味,如嘗橄榄,餘甘無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更爲千古佳句,意境雄渾豁達,脍炙人口。
美女見幕白面露悅色,又吟了一首: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别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裏長鲸,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鈎?
幕白聽了,面色愈發好了起來,他更知道這首“問月”詞,極受曆代文人的贊賞,有人評曰: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别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之理,可謂神悟。的确,詞人問得離奇,許多地方暗合哲理,具有奇特的思想。
屈原曾作《天問》,通篇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在這首詞中既不思鄉懷人,也不吊古傷今,而是就明月西沉後的去向接連提出了九個問題,并作了大膽的猜想,将有關月亮的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和神話傳說,融彙成一幅深邃而美麗的神奇畫卷,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别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幾句是說,月兒悠悠地将行到何處?難道西天極處别有人間,月從這邊冉冉西落,又從那邊人間緩緩東升?這些問題,想象新奇,問得異想天開而又饒有興味。
把人帶入了一個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話世界;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現象的深入觀察與思索,顯示出其朦胧的探索精神。作者在接下來的一系列的發問中,将神話傳說中的嫦娥、玉兔、蟾蜍、廣寒宮等巧妙地編織進去,創造出神奇多姿的浪漫主義藝術形象。
詞人不作生硬的比附、影射,然憂國之思從憂月之中透出:皎潔的圓月象征江山,詞人對月的命運憂心忡忡,強烈地透露出詞人對誤國誤民的奸邪勢力的憎惡之情,表達了他對朝廷命運和前途的深深憂慮,寓意深刻。其意義較那些對月傷懷的作品更顯深遠,其境界較那些單純描寫自然景物的詠物詞更高一籌。
見到幕白的興緻甚好,美女似乎也受到感染,再次吟誦起來: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鬓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幕白聽了,更象是着了迷,望着月亮,不住的搖頭晃腦,至此,他的情緒已經完全恢複過來了。
詞中其中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深深地打動了他。
此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字裏行間充溢着深沉的思念,抒寫了詞人對故人執着不舍的深情,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緻委婉,境界層出,情調凄涼哀婉。
再加上美女如泣如訴,近乎聲淚俱下的朗誦,更是激起了他的共鳴。
“好極,好極!”幕白大加贊賞。
至此,他興緻勃勃,一個人邁步向前走去,明月皎潔,又有美女相伴,他從心底裏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
美女一見,急忙快走幾步,追了上去,就在幕白回頭之時,用袖子在幕白的面上輕輕地拂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