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風巷外面的,不僅有大柱子,還有沈逍和華靜瑤。
原本鞏清不讓沈逍直接插手此事,但是事到如今,再顧忌這些已經沒有用了。
沈逍和華靜瑤帶着大柱子進了劉家别院,沈遐看到他們,大驚失色。
“和我沒有關系,我隻是讓他們暫時住在這裏”
楊晴和楊藍上前,将沈遐綁了扔給後面的人。
沈遐大聲尖叫,沈逍沒有理她,徑自向那處新建的院子走去。
别院裏那些被集合到一處的人,無論是府裏的下人,還是所謂的傷兵,亦若是莊子裏的人,此時此刻全部被飛魚衛控制,不知是誰先動手的,喊殺聲、打鬥聲響成一片。
沈逍沒有停下腳步,華靜瑤也沒有,他們步履堅定向那處院子走去。
“大柱子,去!”
華靜瑤拍拍大柱子的腦袋,大柱子興奮地大叫一聲,如同離弦的箭沖了出去。
新院子前面是原先的四進院子,新院子則是以前的後罩房,後罩房原本隻有兩間小屋,沒有住人,隻放了些用不着的東西,因此自從沈遐住過來,後面的院子便上了鎖,張嬷嬷連同其他下人們從沒有去過。
四進院子的正房下面,有一條很短的秘道,隻有兩丈左右,秘道的入口在衣櫃裏,出口則在一棵樹下,若是飛魚衛細查也能查到,隻是現在時間有限,便隻能借助大柱子了。
後面的院子現在已經重新修了,連同抱廈共有五間,但華靜瑤進去之後,便感覺到不對了。
她想起當年方家滅門案裏,方家的房子。
房子裏面太小了,不應該這樣小。
而最後搜查的結果,房子裏然還有密室,牆後面還有屋子,可惜他們找到時,密室裏已經人去屋空。
屋裏遺留的書冊、茶具,說明住在這裏的人非常講究,而且興趣高雅。
屋子裏另有秘道,衆人正要下秘道,沈逍鼻子動了動,又拽了大柱子也去聞,然後一人一狗一起大叫。
秘道裏有迷煙!
華靜瑤冷笑:“他怎麽不索性放毒煙,再寫上幾個字,擅入者死?”
沈逍看她一眼:“他還沒有研制出能随身攜帶,又不會傷及自身的毒煙而已。”
衆人隻好用浸過水的帕子掩了口鼻再進去,大柱子嗚嗚兩聲,認命地跟着平安到外面尋找出口去了。
出口離得不遠,鬧市裏的點心鋪子。
青風巷并非是達官顯貴住的地方,劉家别院以前是一位外地商人在京城置辦的産業,一直用來出租,後來商人急需周轉用錢,便把這宅子賣給了有生意往來的劉家。
這處宅子雖然夠大,但是卻不夠清靜,周圍住的也都是商戶,房後不遠更有一片鬧市。
越熱鬧的地方反而越能掩人耳目,往日裏這裏非常熱鬧,若是從點心鋪子裏出來幾個人,不會有人留意。
可是現在不一樣。
因爲擔心疫情擴散,順天府下令,京城大大小小的鋪子關門停業五日,這五天裏人要問脈,店鋪則要用艾草熏過,再灑上生石灰。
此時的鬧市裏已經排起了長隊,衙役在維持秩序,太醫正在前面有條不紊地診脈。
于是當那人從點心鋪子裏出來時,立刻便被眼尖的百姓看到了。
“鋪子已經停業了,你是怎麽進去的?”
因爲這人的穿著打扮一看就不是鋪子的掌櫃,更不像夥計。
“是啊,你不像我們這裏的人,我從未見過你,你是不是外地來的,你診脈了嗎?你是不是感染時疫藏起來的人?”
“天呐,你哪裏不好藏,爲啥要藏在我們這條街上,你缺德不?”
“媽的,你看他的臉色那麽白,一看就是有病的。”
待到沈逍和華靜瑤趕過來時,大柱子剛剛鑽進人群,咬住那人的腿!
趙孟瑜做夢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竟是以這種方式暴露于人前。
他看着向他走來的沈逍和華靜瑤,歎了口氣,笑了。
可笑,荒唐!
或許這就是人生,誰也不會知道下一刻讓你摔倒的,是沖入雲霄中的雪峰,還是平坦大路上的一顆小小石子。
沈遐在驚恐交加下,口不擇言地供出了她的父親,沈家二房的大老爺沈令紅。
這些人全都是沈令紅安排住在這裏的,她覺得劉大郎不在家,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既然是父親的朋友,那就住吧,何況還有一筆不菲的報酬。
當年她是見過趙孟瑜的,隻不過再見時的趙孟瑜戴了人皮面具,沈遐沒有認出來,否則她可能也不會答應得這般痛快。
沈逦緊緊抱住掩着嘴哭泣的吳氏,看着沈大老爺被飛魚衛帶走。
這時,她看到了緩步走來的華靜瑤,華靜瑤沖她點點頭,用口形告訴她:“别怕。”
沈逦點點頭,對幾乎要暈倒的吳氏說道:“娘,别怕,您還有我。”
一直以來,在這個家裏,她們母女所擁有的,便是彼此。
以前是,現在是,以後也是。
那位快要成仙的柳學惠是在離甘石橋不遠的一戶人家被抓到的,這還多虧柳學惠的小妾。柳學惠從家裏搬出去,住到甘石橋的别院裏清修,别人相信,小妾卻是不信的。
小妾隔三差五便讓人去甘石橋盯梢,果然讓她發現了端倪。
史乙和史丙帶人找到時,柳學惠和他的外室正在收拾細軟,準備先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待到風聲不緊了,再離開京城。
柳學惠在岩蒼山建了一座道觀,那裏風景如畫,宛若仙境。
更令華靜瑤欣喜的是在趙孟瑜身上找到了一幅刺繡,百壽圖!
這便是傳說中的第五幅百壽圖,到此,所有的繡圖全部找到。
轉眼便是發現時疫的第五天,太醫院宣布,在京百姓全部問診完畢,不但此次時疫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此次問診中發現多例傷寒、痢疾以及其他可傳染性病症,使得這些人得到及時診治,沒有将病情惡化并傳染他人。
第六天,順天府衙役沿街敲鑼打鼓,從今日起城門開啓、學堂複課、百姓上工、店鋪開市!
各大衙門陸續恢複正常,大周帝京一片欣欣向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