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晨扭頭,看着李泰眼中希冀,不免苦笑,“回去?做什麽?繼續當那個被所有人忌憚的秦王嗎?”
李泰搖頭道:“不一樣,長安不再是以前的長安。如果二哥你願意回去,不會再有人惡意中傷。如果還敢有人放肆,我和太子絕不會放過他們!”
這三年過去,李承乾和李泰接觸的政事越來越多,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不考慮李世民的情況下,魏王和太子就是朝中最強大的黨派。
李方晨當初的處境,不就是因爲他無根無萍,最大的靠山也并不穩妥嗎?
如果李世民當初可以多給李方晨一些信心,或許也就不會有今日這般情景。
李方晨拒絕了,他對李泰笑道:“何必呢?我明明可以過得更好,爲什麽還要返回長安?”
他願意接觸長安來的人,那是因爲長安還有他重視的人兒,他想知道長安的消息,可并不代表他就願意返回那座關押着所有人的“牢籠”。
隻要知道,“他們”過得還好,那李方晨就可以免除顧慮,繼續過他想要的生活。雖然這種生活看上去,真的很無趣。
等到嶺南的船廠可以造出更大、更穩的好船之後,李方晨不介意帶着其他人,玩一出兒大唐版的“加勒比海盜。”
嗯,想要成爲ONEPIECE的男人嗎?想要進入偉大航路嗎?
咳咳,似乎有什麽不對的地方,不過這并不重要。
以後不想玩海水了,還有名山峻嶺呢!
比如,蜀山之巅立教派,昆侖山下傳道統。
做個神棍,好像也挺有意思呢!
李泰勸不動,李方晨的“鐵石心腸”讓他無處下手,思索了許久,不知自己到底該如何是好。
需知,在他出來之前,李泰就接到了宮裏的命令。
李世民:“若真是那個逆子,告訴他差不多該回來了。若是他不歸,你也就别回來了!”
長孫無垢:“他回來,或者你跟着他一起從本宮眼前消失!”
李泰猶豫着開口道:“母後和父皇,真的很想你!”
“然後呢?”
“然後......萱兒姑娘,難道二哥你忘記當年那個與你互述衷腸的王萱兒了?”
李方晨沒有理會搞怪的李泰,冷靜的說道:“少說廢話,要是再勸我,明天你就滾回長安去。”
李泰聳了聳肩,表示自己不說了。
“起網,準備撈魚!”
精壯的漢子們排成兩行,手中粗壯的麻繩是他們一同使勁的“目标”。
跟随着口号聲,那本該沉還海中的網套,慢慢扶起。
船上固定有滑輪組,借力拉起的大網,被人小心移動到甲闆上。
李泰瞪圓了眼鏡,看着網中活物。
李方晨也是驚訝了一番,“沒想到,怎麽給它撈出來了?”
體長足有九尺長的雙髻鲨,也就是所謂的錘頭鲨。
看樣子應該是捕獵的過程中,一頭撞進網中的,除此之外,還有些章魚、烏賊和淺海魚類。
看着奇形怪狀的錘頭鲨,李泰很是好奇,“二哥,這也是魚?”
“嗯,錘頭鲨,大海的寵兒。”
李泰又問道:“這玩意怎麽吃?”
錘頭鲨能做魚翅,肝髒可以做成魚肝油,魚肉可食。
李方晨并未着急作答,反而讓人将另外一張網放開。
另一張網上面,還有一個“調皮的小家夥”呢!
六尺的海豚,李方晨對此略顯無奈。這個小家夥從哪跑出來的,之前也遇到過幾次它的同類,都是抓到就放。
久而久之,李方晨手下的漢子們也都形成了習慣。
何況這種小家夥,并不具有攻擊性,經常會在船邊護航,很讓人喜歡。
拍了拍那條海豚的腦袋,“笨家夥,你上來做什麽?”
多看了幾眼後,李方晨感覺熟悉,可能之前就有抓過它一次吧,雙鳍邊上有些舊疤痕。
叫幾個人将它擡起,送入大海中,船上的人們高聲呼喚,沒多久那隻海豚在海面上跳起。随後沉入海中,再也沒有了蹤迹。
李泰一旁看的很是驚訝,“二哥,那條大魚?”
海豚,說是大魚也沒什麽毛病,足夠一個平常人百餘斤的重量了。
“海中的精靈,一群調皮的小家夥。這種東西可吃不得,以後你要是碰見了,全部放生就好。”
“行,那接下來呢?”
“接下來當然是返航,不然你還打算留在海面上過夜不成?”
李泰擡頭看了看天時,好吧,根本分辨不出來此刻是幾時,更分不出東南西北。
就這樣在漁村中過了幾天漁夫的生活,李泰的書信,終于送回了長安之中。
李世民看後忍不住斥道:“堂堂一個大唐秦王,整日魚蝦作伴,像什麽樣子!”
長孫無垢笑道:“钰兒或許覺得,這樣的生活,更簡單吧?”
李世民:“看樣子,青雀沒辦法給他帶回來,觀音婢,你有什麽想法?”
長孫無垢反問道:“钰兒回來,真的好嗎?”
李世民挑眉,“你不信朕?”
“臣妾覺得,往事不可再提,钰兒做得已經夠多。臣妾隻是希望钰兒不要再受傷,更不要讓他離開長安之後,再離開大唐!”
李世民沉吟片刻後,答道:“也罷,如他所願,朕不強求,但是這個臭小子不能過得太舒服,不然真的回不來了。”
長孫無垢撩起額頭前的幾縷亂發,别有一番風情。
“不如,南巡?”
李世民眼前一亮,若真是帝皇南巡,還真就可以去嶺南,将他臭小子抓回來。
隻可惜......
“觀音婢可記得年歲時,吐蕃派人入京?”
見李世民将話題轉移此處,長孫無垢忍不住好奇問道:“怎麽?難道那吐蕃人,還要尚我大唐的公主不成?”
吐蕃在李世民在位後,對于和親之事再三提及。
隻不過三次時間相隔甚遠,第一次還是李方晨爲秦王時,剛提出還沒由李世民考慮,就被李方晨強硬駁回。
後來又因爲吐蕃助魯王叛亂,導緻雙方關系陷入低潮,十年内未曾再提此事。
吐蕃多次上國書,以求恢複與大唐的邦交。
至去年,吐蕃再次遣使入京,這次來的還是祿東贊。
隻不過與之前不同,祿東贊态度放的很低,完全當做大唐臣屬國的臣子。
并且還跟大唐透漏了兩條消息。
消息一,大唐的火炮,如今吐蕃、高句麗等國已經造出。至于秘方何來?大唐國中,總有些人喜歡錢财帶來的快感,所以這并不是什麽意料之外的事情。
消息二,高句麗将火炮的制法,賣給了室韋族,還有與吐蕃爲鄰的天竺。
天竺兵強馬壯,雙方幾次交手,本該是吐蕃占上風,可對方有了火炮之後,吐蕃連連慘敗,甚至已經丢失了多數國土。
吐蕃尋求大唐宗主國的庇護,擔心天竺全面吞并吐蕃。
高句麗将火炮制法交給室韋族,并非表面那麽簡單,而是早有條件。
聯合室韋,有意染指大唐河北道。
隻不過,李世民始終覺得,高句麗目的并非如此。
與大唐作對,肯定是得不償失,怕隻怕對方另有算計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