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并無超凡之處,就是幾幅簡單精緻的圖畫,是熊岩指導,老族長拿着木頭,臨時雕刻,而後雕版印刷出來的。
分别是荷葉圖、蓮葉圖、蓮花圖、蓮藕圖……
而此刻,熊岩居于中央,他的背後,則是挂着一張大大的千葉蓮花圖。
在這裏聽他講解冥想、入定、觀想精要的,都是童生、秀才,甚至連舉人和老族長都過來了。
“呼吸法,乃是武經後天階段最重要的核心。而道經凝神階段修煉的核心,便是入定了。”
“夫人之所貴者,生也;生之所貴者,道也。人之有道,如魚之有水……”
聽着熊岩講述的坐忘論前言,衆人一愣一愣的。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好厲害啊,可惜聽不懂。
講了片刻,熊岩搖了搖頭,開始用更加簡單直白的話語,來形容入定階段的修煉。
“入定之時,心境不同,效果也不同。其中,信敬第一,斷緣第二,收心第三,簡事第四,真觀第五,泰定第六,得道第七。”
“隻要你們的心境,可以達到第七個階段,那麽入道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不需擔心。”
然而,即便熊岩又一次簡化了自己的語言,在場的能聽懂的,還是隻有一小半。剩下的一大半,都聽不懂。
這就是入定修煉的坑爹之處了,不像是武學,胳膊擡多高,大腿踢多遠,都可以簡單直接的看到,如此錯誤之時,糾正起來很容易。
腿擡高一點兒
胳膊伸直
擡頭挺胸收腹
……
可是,入定修煉,又該怎麽講呢?該怎麽說呢?如何形容,才能讓普通百姓,讓那些沒有修煉過的百姓,對此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呢?
想了想,熊岩便有了答案:“入定,觀想的好處,是很明顯的。哪怕不得門路,可隻要安安靜靜的,每天觀想一個時辰,便可顯著提升睡眠質量。”
“普通百姓,每日裏需要睡上四個時辰,才能精神飽滿。而長期的觀想之後,每日隻需睡三個時辰,便能保持高效率。”
“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記憶力會大大提升,學習能力也會擁有明顯的進步,到時候,考秀才根本就不難!”
聞言,族人們的眼睛都直了。在熊岩講述坐忘論的時候,他們基本上是在聽天書。
當熊岩講述入定的階段的時候,他們似懂非懂。
而熊岩直接說,長期觀想,可以減少睡眠時間,提升睡眠質量的時候,一個個就開始感興趣了。
最後等到熊岩說,可以提升記憶力,提高考秀才的幾率之後,一個個的,就瞪大了眼睛,非常非常的感興趣!
片刻後,講解完畢,熊岩拿出了一注特制的檀香,同時拿出了一枚銅鍾。
衆人開始了入定,熊岩點燃了檀香,敲響了銅鍾。
檀香是特制的,配合靜室的環境,讓人很容易放松。
銅鍾的鍾聲,低沉而有力,但是卻并不刺耳。漸漸地,衆人将注意力集中在鍾聲上面,内心中的雜念,便消失了。
最後,當鍾聲也消失不見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進入了定境。
而等到衆人都入定之後,老族長便醒了過來,和熊岩一起,來到了外面。
此刻,熊岩在前,老族長在後。看着熊岩幼小但是有力的背影,老族長發現,自己什麽時候,竟然不知不覺的,就成了熊岩的跟班?
這兩月以來,建設了覆蓋整個村子的潔淨法陣,讓食物中的雜質,明顯降低,煉精化氣的效率,也大大提升。
這兩月以來,熊岩設立了識字班,還分爲了小班、中班、大班,還編撰了教材。
這兩月以來……
而今天,更是利用鍾聲,引導衆人進入深度冥想的狀态,進入定境之中。這些改變,都是熊岩帶來的。
一點一滴之中,所透漏出來的底蘊,更是讓老族長驚爲天人,佩服不已。
或許,也隻有這樣的天才,才能進入陰神之境吧。
“如今,馬上就要分配官職了,你有什麽想法嗎?”
“常規而言,有兩條路子。一種是留在縣衙,當一個九品官兒。說是官兒,其實放在過去,就是一個令吏罷了。”
以往之時,縣裏負責治安的衙役頭子,也就是個吏,而不是官。而大楚,則是将之升級成了官兒,盡管隻是九品。
“如果,你選擇留在縣衙裏面的話,官兒是有的,但是職位就不好搞了。畢竟,有油水的位置,早就有人了。”
“如果選擇縣衙,基本上就是個文書,負責文件記錄、檢查等事物。”
聞言,熊岩點頭表示理解。有油水的位置,又不會專門空下來,等着熊岩。沒有了,才是正常的。
“另一種選擇,就是外放,在底下的村子裏,鄉裏面當一個九品村長,或者九品副鄉長。”
“底下的環境,比起縣城要苦的多。但是,自主性強,頭上也沒有那麽多大爺,想要幹什麽,就可以幹什麽。”
“不過,雖然頭上沒人管着,但底下的各種刁民卻層出不窮,一不小心,就會丢臉。”
“這些刁民們,讀書少,見識少,又習慣了抱團。頂撞村長,不服村長管理的,更是到處都是,再常見不過了。”
“而我在縣衙之中,有些關系,認識一些朋友,如今還是可以操作一下的。”老族長緩緩地介紹道。
簡而言之就是兩條路,在縣衙中,事兒少活兒輕,可以混上兩年,啥也不用幹。但是,頭頂的大爺比較多。
要麽,進入地方。環境很苦,自由度比較高,但是刁民很多。
想到這裏,熊岩便有了答案,自己白手起家的目的,不就是爲了見識一下民間百姓生活嗎?
而且,也隻有真正的了解了底層百姓生活的樣子,才能不至于幹出荒唐事兒來。
熊家村的生活,自己已經見到了,那麽,就再去見識一下,其他村子吧。
“還是當村長吧。”熊岩說道。
說明:曆史上有很多出政策,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政策本身和百姓(官員)的日常生活,對不上,理論和現實出現了差距,然後,就出現了很多荒唐之事,甚至是災難。
水變油,算是荒唐。
對于崇祯而言,聽文臣的話,裁撤東廠、錦衣衛,就是災難了。
楊廣的大運河,也算是災難。(想法是好的,但是楊廣自己,執政的官員,也根本不了解底層百姓的生活,究竟是啥樣的。
也不知道,理論上的政策,和實際上執行起來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