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碧水劍原本是吳三桂的佩劍。
碧水劍流落江湖,曆經幾朝幾代,後來輾轉到了吳三桂的手中,吳三桂當年憑借手中的碧水寶劍,威震遼東,曾讓皇太極和多爾衮吃盡了苦頭。
多爾衮曾說:“大明朝若不失吳三桂,滿人永遠也不可能問鼎中原。”
隻可惜,吳三桂沖冠一怒爲紅顔,爲了争奪美女陳圓圓不惜引清兵入關,毀了他一世英名。
當年吳三桂鎮守山海關,處于腹背受敵的境地。南有闖王的軍隊步步逼近,北有滿人鐵騎虎視眈眈。
最初,吳三桂是想投誠李闖王的,因爲他知道滿人勢大,一但放他們入關後果将不堪設想。可是,幾次談判都因劉宗敏不肯交還陳圓圓而讓吳三桂憤恨不已。
劉宗敏認爲吳三桂已經窮途末路,他沒有資格再談條件,若想投降大順就必須無條件的投降。
闖王李自成當時也是非常傲慢,他認爲天下已經大定,歸了他李自成了,區區一個吳三桂又能掀起多大的風浪,當時李自成主要是估計不足,他認爲,吳三桂鎮守山海關多年,多次重創滿蒙的軍隊,雙方結怨已久,他是絕對不可能去投靠滿清的,同樣,滿清也絕對不會接納吳三桂的。因此在和吳三桂的談判中,便沒有給吳三桂留有多大談判的空間,幾乎就是逼迫他無條件投降,投降後隻答應保住他一家老小的性命,并未許以高官厚祿,最讓吳三桂不能接受的是,劉宗敏霸占了陳圓圓,說什麽也不肯将陳圓圓歸還給吳三桂,這讓吳三桂非常憤怒,吳三桂憤怒之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決定轉身投靠多爾衮。
當年吳三桂和多爾衮談判時多爾衮提出的條件之一就是讓吳三桂交出碧水劍。
吳三桂這一生最喜歡的兩樣東西,一就是美女陳圓圓,二就是随身佩劍“碧水劍”。
當年吳三桂也是萬分糾結,投靠李自成,就必須失去陳圓圓,投靠多爾衮就必須交出碧水劍。因爲多爾衮最怕他這把“碧水劍”了,多爾衮說道:“如若你不交出碧水劍,就說明你投靠滿清不是誠心,我們是不會出兵的,你若肯交出碧水劍,我們立刻出兵,而且可以滿足你所有條件。”
面對李自成十餘萬軍隊的步步緊逼,加之他對陳圓圓的念念不忘,最後一狠心,交出了碧水劍,投靠了多爾衮。
多爾衮得到了碧水寶劍心中歡喜,在吳三桂和李自成打得你死我活兩敗俱傷的當口,揮師進關,一路南下,一直逼近京城。
後來多爾衮成了皇父攝政王,憑借寶劍在身,獨霸朝綱,朝中無人敢惹,此人後來甚至都不把皇上放在眼裏,因此上讓孝莊太後深感不安。
後來孝莊太後質問多爾衮,是不是生了二心,多爾衮其實當時很想廢了順治皇帝而自立,但他曾對孝莊一往情深,可以說孝莊就是多爾衮的克星,就像陳圓圓對吳三桂一樣,面對孝莊太後的質問多爾衮隻好說并無二心,孝莊太後說道:“你若有二心,大可殺了我們母子,你自立爲帝,既然你說你并無二心,那好,爲表誠意,請你交出你的佩劍,否則你每日持劍上朝讓我們母子實在難安。”
自古以來都是英雄難過美人關,多爾衮和孝莊年輕時就非常要好,若不是皇太極霸娶了孝莊,那孝莊太後便一定會嫁給多爾衮爲妻,雖然孝莊最終沒能嫁給多爾衮,但是多爾衮對她的那份情卻一直都沒有改變過,因此,無論他在朝堂之上如何專權跋扈,在外面如何兇殘狠毒,但是隻要一見到孝莊太後,他立刻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面對孝莊太後的質問,多爾衮無言以對,爲了證明自己對她們母子二人并無二心,隻好将佩劍“碧水劍”解了下來,交給了孝莊太後。
這柄寶劍孝莊太後一直保存到康熙親政,這才将寶劍交給康熙。
這“碧水劍”原本就是吳三桂之物,如今他得知曾經跟随自己屢立戰功的碧水寶劍就近在咫尺,豈有不奪之理?
高伯年哪裏知道吳三桂和“碧水劍”的這段淵源,以爲吳三桂并不了解“碧水劍”,還想借助吳三桂的力量幫他奪取碧水劍,他真是白打了自己的如意算盤。
平西王吳三桂并未說透此事,表面上和顔悅色地和高伯年商讨此事。
高伯年說道:“王爺獨領雲南,勢力直連川貴,堪比三國時期的蜀漢,豈能久居人下,我們“聖泉山莊”大有和王爺合作之意,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吳三桂說道:“我們合作?怎麽合作?”
高伯年說道:“他日王爺若要興兵,高伯年願祝王爺一臂之力。”
吳三桂看着高伯年說道:“你如此幫我所謂何來?不能是隻爲了一把碧水劍吧?”
高伯年說道:“那當然不會了,我自然有我的目的。”
吳三桂說道:“那我到要聽聽看,你有何目的。”
高伯年也不撒謊,便将自己是北齊皇室後裔的身份說了,然後說道:“我們高家曆經幾世經營,目的就是想有朝一日能夠光複北齊,王爺若舉事,高某願祝一臂之力,事成之後,封高某一隅之地足矣。”
吳三桂說道:“原來如此,此事好商量。”
高伯年說道:“目前最爲緊要的是從柳彥奇手中奪得碧水寶劍。”
吳三桂說道:“放心,柳彥奇住在我的王府裏,想要他手中的寶劍如探囊取物,你且回去等我的好消息就是了。”
吳三桂派人送走了高伯年,叫來自己的親随護衛頭目說道:“和你們同來的柳彥奇手中使用的可真是碧水劍嗎?”
護衛頭目回奏道:“王爺,的确是碧水劍。”
吳三桂說道:“那世子在給我的信中怎麽沒有提到這件事呢?”
那兵士說道:“在京城,驸馬爺和柳總管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喝酒聊天,我想驸馬爺并未覺得他擁有碧水劍會對我們不利,所以就沒有告訴王爺吧。”
其實吳三桂跟碧水劍的事王府裏沒有幾個人知道,因爲當年自己用碧水劍換取多爾衮的信任,引來清兵入關,此事中原漢人無不對他恨之入骨,因此,他自然羞于提起此事,所以吳應熊并不知道碧水劍和自己父親的那段往事,也就沒有将柳彥奇擁有碧水劍的事告知父親吳三桂。
吳三桂得知柳彥奇和自己的兒子吳應熊是好友,在京城以兄弟相稱,心中狂喜,心說:“有了這層關系,将來自己舉事,讓吳應熊将他拉入自己的隊伍裏,那豈不是如虎添翼了嗎。隻是,他和自己的兒子吳應熊兄弟相稱,又受吳應熊之托護送王府的人一路回到雲南,自己該如何奪回這柄寶劍呢?碧水寶劍本就是我吳三桂之物,不奪回寶劍自己豈能甘心。”
吳三桂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即想奪回寶劍,又不想和柳彥奇鬧翻,看來自己真的不能太心急,一定要想出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才好。
柳彥奇哪裏知道吳三桂和高伯年兩個人之間達成的秘密協議,更不會知道吳三桂和碧水劍曾經的淵源。
第二天吃罷早飯,柳彥奇因爲念着生母陳圓圓,便來找周媽,詢問如何去見生母陳圓圓的事。
周媽說道:“此事不必操之過急,我得空先去王妃那裏報個信息,等王妃應允了,我自然會帶你前去相認的。”
柳彥奇說道:“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二十幾年,我恨不得馬上就能見到她。”
周媽說道:“此事千萬不能讓王爺知道,讓他知道了你的身世,必然會給你招來殺身之禍。”
柳彥奇說道:“你放心,我會小心的。”
周媽說道:“王府裏不比外面,到處都是王爺的心腹親信,你我見面也要多加小心。你将當年你的包身之物給我取來,我得便先送去王妃那裏,也好讓王妃有個心裏準備。”
柳彥奇說道:“那好,我稍後就取來給您拿過來。”
柳彥奇離開京城,一路西來,爲了證實自己的身份,他中途前往華山,面見了華山三老,向他們索要回了自己當年的包身之物,也向三位師父詢問了當年撿到自己時的具體情形。
華山三老聽說柳彥奇找到了有關自己身份的線索,都爲他感到高興,并說若得空,他們也會前往雲南,祝他一臂之力的。
柳彥奇千恩萬謝,說不敢勞動師父,自己隻要拿了這些東西過去,應該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生身母親了。
華山三老對這個弟子甚是喜愛,因此又囑咐一番,這才讓他上路去追趕平西王府的車隊。
柳彥奇回到自己的住處,從随身包裹中取出了當年自己的包身之物,藏于懷中,離開房間,正準備去給周媽送過去,沒想到此時吳三桂派人叫他過去,柳彥奇來不及放回包身之物,隻好就這樣跟着去了。
原來,吳三桂聽說柳彥奇武功高強,若想從他手中奪回寶劍,必須先要摸清他的武功深淺才行,于是以他手下将軍們欲與他切磋武藝爲由,把他叫到了演武場。
吳三桂說道:“我的親随們回來都說柳大俠武功高強,我的幾位部下便磨拳擦掌躍躍欲試,想和柳大俠切磋切磋,我想柳大俠不會吝惜吧?”
柳彥奇說道:“互相切磋,有助進益,柳某怎會吝惜呢。隻是諸位将軍一會兒千萬不要讓柳某丢人太甚,給柳某人留下一點點薄面。”
吳三桂哈哈笑道:“柳大俠名滿江湖,被人稱之爲雲貴第一快劍,又在京城力敗唐摩提,隻恐我的這些部下們,無一是你的對手啊!”
說話間,一名軍校走了過來,拱手施禮後說道:“王爺,我願率先和柳大俠切磋。”
吳三桂說道:“好,有膽識,不過柳大俠武藝高強,你不可以輕敵哦!”
軍校說道:“屬下明白。”
說完話,脫去盔甲負重,走到兵器架上取過一口冷焰獨環刀來,雙手一擎,等候柳彥奇上場。
柳彥奇心知自己手中“碧水劍”乃是寶劍,削鐵如泥,如果用他,必然難免傷害到他們手中的兵器,這樣不利于自己留在王府裏,自己生母還沒有見到,皇上交代的任務還沒有完成,當忍則忍。
想到此處,柳彥奇将手中“碧水劍”放置一旁,走到兵器架子上,随手取過一杆紅纓亮銀槍,來到場中,雙手一拱說道:“請賜教。”
說完話,亮了個相,二人便各擺兵器戰到了一起。
柳彥奇若想勝他,不過一兩個回合的事兒,但是,柳彥奇并不想在此時和王府裏的人結怨,因此,并未全力出擊,二人打了二十幾個回合,柳彥奇才一槍挑破這名軍校的衣襟。
這名軍校并不知道是柳彥奇在有意讓着他,還想再戰,可是,這一切早就被吳三桂看破了,吳三桂命人鳴金。
軍校聽見軍令不敢再戰,隻好退在一旁。
吳三桂說道:“柳大俠武功果然了得。”
柳彥奇忙拱手道:“承讓承讓。”
這時,一位将軍走了過來說道:“我來。”
說完話也脫去盔甲負重,取過自己的兵器镔鐵霸王槍,站在場中說道:“柳大俠,讓我來領教領教你的高招。”
柳彥奇也不多說話,将手中槍一抖,槍花漫天,與那位将軍戰在了一處。
幾個回合下來,柳彥奇已經摸清了這位将軍的套路,想要勝他也是不難,但是,柳彥奇卻故意賣了一個破綻給他,那位将軍見機不可失,手中镔鐵霸王槍槍花一抖,槍尖直奔柳彥奇前胸而來。
柳彥奇假意躲閃稍慢,衣襟便被那位将軍的镔鐵霸王槍給挑開了。
柳彥奇的衣襟被挑開了并不打緊,可是,藏在他懷裏的小時候的包裹之物便全都掉落了下來,這些東西可都是平西王府之物,如今掉落了下來,被吳三桂全部看在了眼裏。柳彥奇心中“哎呀”了一聲,是後悔莫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