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這幾位說客少不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卻沒想到,趙太保幾句話,這情真沉。
陳正翰亦跟着附和:“臣爲三司一員,這輩子經手過的案子許許多多,自認爲,政務還是幹得很不錯的。
對得起朝廷,對得起百姓。
就隻有平西侯府的案子,一直是臣的心病。
當初建言皇上盡快結案,不是臣畏懼那沈氏,而是爲了朝堂平穩考量。
臣對得住朝廷了,卻愧對平西侯府與夏家。
今日建言,臣有私心,也是爲了朝廷。
皇上,臣幾個看着您從皇子之中脫穎而出,看着您登上大位,看着您這麽些年勤政,知您難處……”
聽到這裏,皇上長長歎了一口氣。
“衆卿也不用給朕尋台階,”皇上苦笑搖頭,“如你們自己說的,你們知道朕的脾氣,也知道前幾年的不得已,朕做了什麽、又錯了什麽朕心裏都知道。
朕也不會一直拖着這事兒,以骁娶了溫宴,平西侯府、夏家,說白了,都是自家親戚。
朕就是、就是臉面上不好看。
當初被沈家迫着定罪,現今又被一衆朝臣迫着要改判。
這事兒真是……”
陳正翰三人打起了眼神官司。
皇上親口說出“臉面上不好看”,已是難得了。
畢竟,大夥兒心知肚明是一回事,皇上自己說,又是另一回事。
趙太保想了想,道:“早改晚改,臉面上差得不多,就是……您先前說過,與四公子常常話不投機,您若想認這個兒子,總不能一直拖着吧?”
金太師亦道:“四公子之事,臣幾個原先也沒有好好向皇上請示過,借此機會,還請皇上解惑。
您要不打算認,他就是霍家一公子,往後行事,也有章程了,不至于跟前回娶親時一樣,禮部上不是、下也不是,最後瞎掰出了那麽多沒見過的規矩來。
您要是認,明年四公子及冠就是最好的時機了,往後一切章程按皇子來辦。”
皇上的手指撚着茶盞,道:“這事兒衆卿誤會朕了。哪是朕拖着,是以骁自己脾氣犟,要當一輩子霍家人,說什麽都不肯叫朕一聲‘父皇’,前回娶親那亂七八糟的規矩,不就是跟朕硬折騰給折騰出來的?朕讓他照皇子婚儀章程走,他不肯,最後太妃娘娘給他當說客,哎,兒子都是讨債的,朕也愁呢!”
這話說得金太師三人面面相觑。
敢情是他們一直猜錯了?
竟然是卡在四公子自己身上?
不是皇上模棱兩可,也不是皇上顧忌沈家?
金太師擡眼去看吳公公。
吳公公颔首:“正是如此。”
金太師琢磨了一番,又問:“四公子爲何不答應?”
皇上沒有回答。
金太師見此,心裏生出了幾種猜測,好的壞的都有,總歸是,不好再追着皇上問了,幹脆閉嘴。
同時,他也算是聽出了皇上的意思了。
皇上不是不肯給平西侯府平反,也不是真要拖上三五年,就是想借着這個機會,看看四公子願不願意松口。
三人從禦書房退了出來,沿着宮道走了一段,互相看了看,哭笑不得。
竟是四公子不要想這個爹。
皇上固然可以下旨認兒子,但一來一去認成仇,卻也不美。
皇家之中,不說父慈子孝了,起碼不能是當兒子的對父親怨恨不已吧?
那樣,不如不認。
偏皇上這麽說了,他們是當了四公子的說客,現在還得去當皇上的說客。
趙太保與陳正翰道:“你和四公子熟悉些,你問問他的想法。”
陳正翰答應了。
說客不好當,陳正翰沒有立刻去,仔細琢磨琢磨策略。
翌日午前。
在府中又休養了好幾日的永壽長公主登上馬車,打開了府門。
比起之前的儀仗,今日十分樸素,便是那車衣,都不似往日光鮮。
她今日去靜慈庵。
後頭,皖陽郡主被架上了車。
大抵是沈家沒了,郡主這些時日沉默許多,沒有再生出多餘的動靜來,嬷嬷們讓她如何,她便如何。
孟嬷嬷去看了眼郡主,回來與永壽長公主道:“郡主看着還安生。”
“她安生不到哪兒去,”長公主冷笑了一聲,“等緩過了這個勁兒,還不知道會生出什麽事兒來,别看她不吭聲,心裏指不定暢快着,我越是倒黴,她越是高興。”
孟嬷嬷垂着眼,知道勸不了長公主。
“罷了,”永壽長公主道,“盯緊她就好了,不生事端,随她如何,她若生事,媽媽還是照我說的,讓她乖乖聽話。”
孟嬷嬷張了張嘴,猶豫着應了。
前後兩輛馬車出發。
長公主似是真要在庵堂過清淨日子一般,儀仗簡單,東西也沒有帶多少,算得上輕車簡從了。
馬車經過人來人往的大街,駛不快,壓了速度,外頭的喧鬧聲也傳了進來。
百姓們在議論殿試的名次。
永壽長公主聽了幾個詞,才恍然想起來,今日放榜。
她交代孟嬷嬷道:“去榜前看看。”
馬車換了方向,沒有立刻出城,而是去看榜。
孟嬷嬷下車,擠進人群裏,擡着頭看。
本以爲會被落榜的名字依舊在上頭,因着那突兀的一橫,而顯得格外醒目。
沈鳴列二甲末幾個。
孟嬷嬷在心中歎了一口氣。
太可惜了。
若非遇着家變,沈鳴如常發揮,還能再進些名次。
有沈家在,如此成績,能讓沈鳴在官場上步步前行,他本來,能成爲沈家在官場上有份量的一人的。
現在,别說沈鳴了,整個沈家都敗了。
孟嬷嬷回到車上,報了長公主。
長公主沒有說話,隻是掀開簾子一角,往外頭看。
榜前裏三層外三層,人很多,各有各的熱鬧,永壽長公主看到了人群裏的霍以暄。
霍以暄朗聲笑着,搭着霍以呈的肩膀,不住說着什麽。
不少人向霍以暄道賀,看來,他的名次不錯。
長公主放下了簾子:“走吧。”
馬車駛離,出了城,往靜慈庵去。
孟嬷嬷禀道:“庵中都打點過了,您先休養幾日,過幾天,唐公子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