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明宣來到這裏的時候,正好碰見内務府的針織局的人給自家父王送來新制的衣物。
當然不是登基用的龍袍,但重要性也不差,是禅位當日自家父王要穿的衣服。
明宣自己也有,還是建元帝親自盯着,讓底下的人給明宣準備的。
這時候就體現出兒不如孫了,不過明宣真沒覺得有多受用,隻是被建元帝足足盯了一下午,光各種花樣尺寸都聽到頭昏腦漲。
别看明宣前世是個女孩子,但他真心分辨不出這些花樣有什麽區别,隻随便選了一個。
但被建元帝給否了,明宣私下腹诽,其實結果還不是自家祖父定下的,何必叫自己過來呢,簡直多此一舉。
當然這話明宣是不敢當着祖父的面說的。
不過面對自家看着也有些不耐煩的父王,明宣倒是體會了祖父在他身上體會到的樂趣所在。
明宣特意攔下了内務府的人,笑眯眯地對太子道:“父王,叫兒子也孝敬孝敬您,兒子剛也選過衣裳,不是兒子自誇,兒子的眼光絕對不差,您就讓兒子替您選一選吧?”
太子哪能不知明宣的性情,瞪了明宣一眼,道:“别搗亂父王忙着呢!”
說着太子便讓内務府的太監繡娘們下去了。
而明宣隻撇撇嘴,放棄了這個盤算。
畢竟他過來找自家父王是有正事詢問的,可不能得罪了父王。
太子換回平日裏穿的常服,端坐在椅子上,喝了一口茶,才慢悠悠地說道:“說罷,找父王什麽事?”
明宣聽到這話,頓時也謅媚的笑了笑,道:“父王了解兒臣,您怎麽知道兒子有事啊?”
太子冷哼了一聲,道:“咱們的太孫殿下,無事不登三寶殿,找上門來除了有事,難道還有其他原因?”
明宣一聽暗道不好,端着讨好的神情道:“父王說的這是什麽話?兒子這不是不想打擾您嗎?”
太子聽到這話,臉色變得緩和起來,但還是冷哼了一聲,道:“油嘴滑舌!”
明宣知道自家父王這态度是沒問題了。就笑嘻嘻問道:“父王,您給我說說祖母的事情呗!”
太子聽了一愣,繼而有些警惕的問道:“你怎麽忽然問這個?有人和你說了什麽?”
明宣見到太子這個态度,不由有些奇怪,回答道:“兒子是聽祖父提起的,祖父說祖母娘家的嫡長孫來年要來求知學院讀書。
兒子想着在您這打聽打聽消息,畢竟這麽些年,兒子也沒聽您提起過祖母娘家的事情啊?”
太子聽了心中松了口氣,然後又歎道:“這些年你年齡小,他們沒有再來過京城,不過每年的親戚來往是有的,隻是你不喜這些交際,才不知道那邊的情形。”
明宣有些好奇的問道:“那爲何他們不來京城呢?是不是和祖父說的,曾外祖父不許三代子孫内入仕有關?”
“這個你祖父也告訴你了?”太子喃喃說道:“和此确實有關。不過這些事情都是隐秘,既然你感興趣,給你說一說也無妨。”
“一切都要從你的曾祖母身上說起。”
太子像是陷入了回憶,明宣靜靜地聽着父王講祖母那一輩的故事。
建元帝之母人稱孝懿文皇後,世人皆稱之爲孝懿太後。
孝懿太後出身世家,嫁給建元帝之父後,生下兩子,長子便是建元帝。
而建元帝在八歲那年,他的父親洪平帝駕崩,建元帝作爲嫡長子,就被送上了皇位。
而因着建元帝年幼,洪平帝駕崩前命孝懿太後垂簾聽政,待建元帝成年後,再讓其親政。
且不說洪平帝此舉的真正原因所在,畢竟本朝可沒有親政的太後,但太後一開始确實兢兢業業,在朝堂上親親苦苦爲兒子守住皇家基業。
但人會變得,嘗過權力的滋味後,孝懿太後很難再放下。
再加上當時的孝懿太後,比起已經成爲皇帝的大兒子建元帝,更心疼小兒子。
而且建元帝與其弟弟關系也并不怎麽好,孝懿太後更是擔憂,自己死後,建元帝會對小兒子不好。
于是便拼了命的想要彌補小兒子,一開始是各種奇珍異寶,銀兩錢财,生怕委屈了小兒子。
後來愈發過分,甚至想讓小兒子參與朝政,或者給小兒子許下一個封地。
這就讓建元帝以及一幹忠心建元帝的人受不了了。
連宗室也是蠢蠢欲動。想也知道,宗室這麽多年來,從沒有人可以掌權的,曆代皇帝裏也沒有特别昏庸的,就是稍有些平庸,但作爲皇帝的基本素質是不缺的。
所以這麽些年宗室一直存在感不高。
而建元帝到底是年紀輕,他他隻看到了親生弟弟對他的權力的侵害,以及母後對權力愈發的貪婪。
卻沒有看明白,人性本就是不可捉摸的,他作爲皇帝将一切看得太過黑白分明。
所以建元帝對其母與其弟徹底産生了芥蒂,甚至不惜私下裏聯絡宗室,意圖用宗室的力量壓制住孝懿太後以及他的親弟弟。
但是建元帝沒有想到,宗室這麽些年雖沒有多少權力,但見風使舵的手段可一點不少。
尤其是朝廷的閣老還是太後的親哥哥,他們宗室實際上除了比較尊貴的地位外,還有一些不太靠譜的姻親,其他什麽都沒有。
而且宗室裏也總有人兩頭下注,不看好建元帝的大有其人,尤其是建元帝出了昏招以後。
而且連建元帝都不知道的是,事情的轉機不久後就出現了。
而打破這一切的,卻是一個當時無關緊要的人,就是太子的生母,建元帝後來的繼後。
繼後當初才僅僅八歲,建元帝也隻是剛娶了元後,也就是義忠親王的生母。
當時繼後年紀小小,但與自己的父親,也就是建元帝的舅舅進行了一番深談以後。
隔日建元帝的舅舅就下定了決心,上書請求太後還政,讓建元帝親政。
這點打了太後一個措手不及,也讓建元帝十分錯愕。
建元帝的舅舅似乎是下定了決心,不僅加快速度逼孝懿太後還政,還以家族的未來做威脅,說三代子孫内不得入仕,還要告老還鄉。
總之當時進行了一場複雜的動亂後,建元帝終于親政了。
孝懿太後也避宮不出,建元帝的嫡親弟弟被封了一個王爵,出宮建府,不再有動靜。
而建元帝的舅舅卻是下定了決心。真的告老歸鄉,帶着家族衆人回了家鄉。
建元帝大概也是心中有顧忌,半推半就的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