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此有些不可思議,畢竟不得不說,這些年來太子妃塑造的形象實在是太好了,就算是建元帝也時常稱贊太子妃,可見其名聲,若非因爲太子妃沒有生下嫡子,以及太子隐隐約約對太子妃有些不喜的情況下,太子妃真的算得上大周朝的婦人典範了。
可接下來的發展不容人們不信,首先是七王妃娘家,襄陽侯府,襄陽侯漸漸放出了風聲,開始了和太子妃娘家張氏别苗頭的情況,襄陽侯主管禮部尚書一職,禮部侍郎乃是太子妃娘家小叔張荇,這一日襄陽侯授意屬下參了張荇一把,說張荇收受賄賂,證據确鑿,無奈之下,張荇被罷職回家。
而宮中,進宮讀書的那位七王爺嫡子徒明宣,一改往日對東宮太子妃母女的親近,對太子妃一系十分冷漠。反而與太子庶子明榮明芹之間關系有緩和的趨勢。
種種情況讓大多數人都清楚地了解了此事,且不說太子妃的名聲因此損毀了多少,明宣甯願撕破臉皮的做法也爲他帶來了一些不好聽的傳言。
這些話傳到宮裏,也讓建元帝皺眉不已。建元帝萬萬沒想到,太子妃的心機如此之深,更沒想到,他想要粉飾太平的想法全然落了空,明宣與七兒媳性子如此剛烈。
不過建元帝也因此頗爲心疼明宣,畢竟明宣不過是一個小孩子,算起來父王不在身旁,母妃又隻是一介婦人,驟然被人算計蒙騙,反應如此激烈也是人之常情,且建元帝想到繼後,心中更是不願爲難明宣一個小小的孩子。
隻是太子妃懷着建元帝十分期待的嫡孫,建元帝無奈之下隻能兩不相幫,權當不知道這其中的波濤洶湧。
東宮
太子妃被診斷有孕,按照規矩來說,太子妃娘家人可入宮探望。
今日太子妃的母親弟妹一同進宮探望,太子妃娘家乃是世家,其祖父乃是當朝首輔,也正是有這樣的家世,太子妃才有幸成爲建元帝爲太子選定的太子妃。
同樣是張家,與七王妃娘家襄陽侯府張家并無什麽關聯,隻不過是一個姓氏罷了。不過兩張的主事人在朝廷上也頗有惺惺相惜之感。
所以這次聽到一些風聲的太子妃娘家人自然是十分不安,想問問太子妃究竟做了些什麽。
太子妃的母親錢氏爲人有些懦弱,當年女兒降生之時,迫于壓力,隻能把女兒交給婆婆教養,所以錢氏對自己這個嫡長女并不是特别親近。
所以驟然聽聞女兒算計了七王爺世子,竟是害的小叔被丢官罷職,家中也不得安甯,在面對太子妃隻是,忍不住埋怨了幾句。
太子妃性情類其祖母,是個标準的世家貴女,按照世家大族的宗婦培養長大的,對自家生母懦弱的性子真心有些看不上,所以聽到生母埋怨,太子妃心中滋味可想而知。
不過太子妃也沒料到,皇上竟對七王府如此厚待,太子妃原本之所以算計明宣,不過是覺得懷有身孕後,有了依仗,一方面想給自己未出生的兒子最好的,不想明宣侵占屬于自己孩子的寵愛,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敲打一下恢複身份後的明宣,不要産生什麽不該有的野心。
可全然沒想到,她這個懷着孕的太子妃,在聖上眼中的分量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這麽重。
所以這陣子太子妃心中的煎熬可想而知,一時之間也亂了方寸。
且太子妃因身懷有孕的原因,情緒波動有些劇烈,在面臨自己看不起的生母的指責時,一時忍不住,道:“母親,本宮乃是太子妃,不用您對本宮指手畫腳!”
話才說完,太子妃便後悔了,隻見錢氏不可置信的難堪表情,太子妃想要道歉,卻礙于面子說不出口。
錢氏卻是被狠狠地傷了心,一旁錢氏的兒媳,太子妃的嫡親弟弟張恕夫人見此心道不好,連忙打圓場,道:“母親,想來太子妃在宮中行事如履薄冰,咱們在外頭有很多事情不清楚,隻能太子妃自己做主才好,母親也要體諒一下太子妃。”
錢氏雖懦弱,但也還是聰明的,她知道自己的女兒本就不和自己一條心,說的再多,女兒也看不起她,聽不進自己的勸誡,一時心傷之下,但也還有理智。
且錢氏很清楚,在家族之中,大女兒的分量比她還要重,丈夫公公婆婆要是知道了,恐怕也隻會埋怨自己,那自己又何必因爲不聽勸解的大女兒失了在家中的地位呢?
想明白這點之後,錢氏再沒了對女兒的憐惜,隻匆匆道:“是臣婦逾越了,還請太子妃好好養胎,莫要爲此事不安,臣婦先行告退了!”
說完錢氏也不待太子妃說些什麽,便轉身離開了東宮。身爲兒媳的張恕夫人見此,左右爲難,但到底身爲兒媳,不能違逆做婆婆的,所以隻能随之匆匆告别。
太子妃沒想到會落到這個不可收拾的地步,隻能安慰自己,待到以後再和母親修複關系。隻是太子妃也不會想到,以後在沒有這個機會了。
太子妃當然知道家醜不可外揚,盡力想把發生在東宮的事情隐瞞,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再加上建元帝因爲太子妃算計明宣的事情,本就起了戒心,所以這一幕很快傳到了建元帝耳邊。
建元帝身爲帝王,性子本就有些執拗,原本認爲太子妃是個好兒媳,自然對她百般贊賞。可在得知太子妃的真面目以後,隻覺得往日太子妃的表現都是裝模作樣,如今再聽說太子妃對待生母也如此,更認定太子妃不孝。
在這個時代,不孝的罪名一點也不小,何況是建元帝心裏認定了的,所以一時之間,建元帝連帶着對太子妃腹中的嫡孫也有了幾分失望。
太子妃此刻并不知道建元帝的想法,若是知道了,怕是會後悔當初的作爲了吧!真真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