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廢話不多說,總之到後來小艾蘭博王利萬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還真的讓第三旅成爲自己能駕馭的隊伍,這裏面除了物質上的利益讓移民們服從外,小艾的喬家準女婿、蘭博王利萬他們的啓蒙老師身份和其他華商的大力支持也是極爲重要的條件。
不管怎麽樣,這個結果也讓紅樓那邊很欣慰,當初不少人還認爲,小艾太年青啦,黃磊代小山又忙得要命,蘭博王利萬也是軍訓新手,那邊的軍隊建設到底搞得好搞不好,大家心裏都沒底,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小艾他們做得相當不錯。
所以當孫老後來提議說,教委應該考慮幫助一下"孤懸海外"的萬山島,應該選派一些竹園的那些受過正軌文化培訓和軍事訓練的學生去萬山島時,參議院裏出現了意見分歧,阻力主要來自紫霞島和新安城,畢竟那兩邊都急需這些學生——不僅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身體素質和軍事技能也過得去,第一旅和第二旅也非常需要。
所以孫老的這個議案被拖延了許久,直到幾年後,位于紫霞島的聯邦陸軍軍官學校成立,才有第一批二十名學生送往萬山島的第三旅,當然這些又是後話了。
隻是孫老的提議引發了另外一個話題——中興島與海外人才和勞動力的分配問題,說穿了,就是海外領地的人才和勞動力要優先照顧中興島,這是各大公司老闆們的強烈要求。
參議院最後讨論的結果是綜合考慮後的方案,首先是事情的起因——軍事訓練人才的分配,從參議院的角度看,紫霞島的第一旅那裏其實是最薄弱的,不像小艾有先天優勢,任柯那裏一直缺乏合格的基層教官,所以竹園的第一批學生先去的是紫霞島,預計年底到位,一共有三十多個,這些少年目前還在訓練中,最遲春節前後能派往紫霞島。
至于魏宏那邊,參議院明确告訴肖平國他們,在一六六零年年底之前,大概會給新安城派出十來名學生,在此之後,你們就要盡量自己就地解決——歸化營就在你們那裏,幾乎所有的貿易勞動力都源自你們那邊,所以你們也有近水樓台先得月之利嘛,因此教委決定,以後暫時不會給你們派更多的學生了,頂多再給你加派三到五名上文化課的教師。
而另外的一個讨論結果是:聯邦教育考試委員會決定,增加各地海外公辦學校的預算,同時完善統一考試機制,海外公辦學校在當地招生,統一教材和考試标準,而且要求新安城的公辦學校要從歸化營裏直接招收未成年人進入學校就讀。
當然了,教委同意,這些學生畢業後,"原則上歸當地分配使用"。
但是,教委又通過了一個“統一畢業考試”的機制,要求當地學校要根據考試分數線,保證完成中興島方面提出的人才輸送指标,其中也包括勞動力、孤兒和貿易勞動力中未成年人的輸送指标,顯然,這些所謂的分配指标實質上就是一個海外領地與中興島的人才分流和分配計劃。
另外,孫老還通過聯邦移民局發布了一條事關海外勞動力分配的規定:關于貿易勞動力的分配程序通常是這樣的:每次勒菲克的販奴船抵達新安城碼頭時,總督府的統計員兼财務會統計出運來的人口數據,其中包男、女和未成年人的數量,這些數據會立刻電告中興島,然後由孫老和李俊明等人根據各個方面的需求提出一個分配方案,這個方案會在第一時間交到教育考試委員會備案,通常會稍微讨論修改一下,教委通過後,将此方案電告魏宏執行。
一六六零年十月底,成東收到紅樓通報,教委決定擴大預算,在紫霞島上大辦女子教育事業,鑒于紫霞島上的女島上有女寨,紫霞島上要做的就是在女寨裏普及五年制義務教育——這是杜娜夏小鷗程芳芳她們幾位教委的女士們一直在積極推動的事情,估計這件大事年底能落實,預算已經報到聯邦議會财政預算委員會了。
在紫霞島,這時的成東正在“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南北鐵路的建設,所以總督府其餘的事情,幾乎都是副總督王繼蘭在負責,包括學校管理和各種日常事務,一番曆練下來,如今的王繼蘭早已經從一個腼腆的高中生變成了一位老練的地方官,他強烈要求教委給他派遣工作助手,不拘男女,隻要能寫能算會漢語就行。
自從王繼蘭從妮可号上下來,到紫霞島上任副總督後,忽然發現了自己有一個語言優勢——當初的一個舊世界的高中生,因爲追星,學了不少韓語,然後他就發現,紫霞島的漢人移民說的許多詞彙都跟韓語很相似,這一點讓他覺得匪夷所思,一時間懷疑這批漢人移民裏有高麗人,然而經過了解,移民中除了有三分之一屬于大陸北方難民外,并沒有跟那個半島有任何瓜葛的人群。
不管怎樣,王繼蘭的韓語居然派上了用場,他甚至可以南方漢人聽不懂北方漢人的方言時,擔當翻譯的角色,對于王繼蘭的這個特長,就連任柯魏東籬李德偉他們哥幾個都感到神奇。
隻是成東相對了解一些情況,他調侃王繼蘭說,看來追星還是有好處的,學語言有動力,而且還能防止早戀——比如這位繼蘭小兄弟,穿越時才十六歲,如今也都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了,可是居然還是除了自家愛豆外,看待身邊的妹子都是歪瓜裂棗!所以到現在還是單身!
至于王繼蘭擁有的語言優勢,原因出奇地簡單----成東告訴那哥幾個,韓語,其實就差不多是這個時代的北方漢語,尤其是上層貴族,不會漢語不會寫漢字那簡直就是跌份,當時,那位朝鮮世宗大王發明韓字時,大明已經建國近百年,于是當時朝鮮的國王----那位被後世稱之爲世宗的王,用那個時代的漢語爲主體,再加上朝鮮民間的固有詞彙作爲發音基礎,發明了韓語拼音,就是後世的韓字,此舉導緻後世舊世界的韓語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詞彙是漢語發音,當然了,是那個時代的漢語發音,跟就是我們所處的時代的漢語有不少區别。
然而這就有了一個很顯然的事實推斷----如果你在舊世界,把韓語學得比較好的話,一旦穿越到大明的時代,至少在北方,甚至是在官場等上流社會,你在漢地很可能就不會有語言障礙了。
顯然,王繼蘭的情況就是一個實例,哥幾個聽了成東的解釋紛紛表示神奇啊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