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你年紀老邁,爲何不呆在家中,反倒外出做重活?”昭浩康關切的問道。
“可是家中子女不孝?”一旁的慕大小姐跟着追問一句,眼眸裏隐隐浮現了怒氣。
“不!不!”老妪連連擺手,有些心酸的說道:“我是自願出來幫大夥修築堤壩的。”
“修築堤壩?不是有朝廷派來的精兵負責嗎?”一個年邁的老妪能幫上什麽忙?昭浩康不解的問道。
“公子、姑娘,你們是外地人吧?”老妪擡眼瞧着眼前光鮮亮麗的一對璧人,慈愛的說道:“難怪你們不知了,漢水流域逢六年就會遭逢天災,這裏的百姓一到五月天就開始逃離。早些年,我身子骨還硬朗,背着細軟也跟着大夥一起外逃,可如今年紀大了,長途跋涉吃不消了。”
“十二年前,那年的六月天特别的悶熱,我風濕骨隐隐作痛,實在走不動了,于是我們一家子決定死守在漢陽鎮裏。哪知道六月初六洪災來臨,一個浪頭打來,将我家相公給卷走了,我兒子救人心切,在洪水裏找了足足一天一夜,最後精疲力竭,也沒能回來。”老妪說道這裏忍不住哽咽。
“一夜之間,相公、兒子都相繼去了,留下我這沒用的老婦人,拉扯着他留下的獨苗子。”老妪眼圈泛紅了:“一晃又是六年,老婦人我活了一把年歲,被老天收走了倒也無妨,隻是可憐我那小孫女才十二歲,還沒有及笄婚配人家,老婦人我放心不下。”
瞧着傷心的老妪,就連平日裏伶牙俐齒的慕大小姐都找不到合适的詞兒來安慰人。
“好在今年來了一個謀士,他号召全鎮的百姓都不要舉家外逃,駐守在漢陽鎮一起抵禦洪災,兵民一條心,一定能戰勝天劫。”老妪幹涸的臉蛋迸發出鮮活的生氣,她将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謀士身上。
“今年漢陽鎮的百姓都留下了?”昭浩康問得相當艱澀。
内心裏充滿了矛盾,他既希望百姓能夠留下一起抵抗洪災,又擔憂洪災兇猛,白白犧牲了人命。
“走了一半,留了一半,往年留下的人就隻剩下老少婦孺。今年謀士說服了大夥,這漢水就是大夥的根啊,潮水退了,大夥還得回來。”老妪歎道。
“老人家,留下的一半百姓,都做什麽呢?”一直沒吭聲的慕大小姐問道。
“壯年的就幫助精兵修築堤壩,老的、少的,還有婦孺就負責大夥的夥食。”老妪幹癟的臉上綻放出一個笑意,手指着不遠處忙着一團的人群說道:“諾,這煮夥食的都是當地的百姓,大夥自發将家裏藏着過冬的糧食都獻了出來,讓修築堤壩的官爺吃頓飽飯才有力氣幹活。”
“老人家,我們陪你将食物送過去。”慕大小姐一邊微笑的安撫,一邊對跟在昭浩康身旁的小太監使了個眼神,讓他接過老妪背上沉甸甸背簍。
“謝謝你,好心的姑娘和公子。”老妪歇了這半會,也恢複了力氣,撐着身子,随着幾人一同走了過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