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祭祀台由着将近百餘名禦林軍分作三層将其包圍着,長戟在手,配上漆黑的戰甲顯得極具震撼。
當禦車從城門頭緩緩使出來的時候,劉備卻已經站了起來,準備着接受來自蜀漢百姓的朝拜;
校場之外的百姓緊緊的盯着城門的位置,注視皇帝的禦車,出現的那一刻;“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跟随着最前方的百姓,後面的百姓也跪拜着喊着口号。
十餘萬百姓的呼喊之聲雖說的不能傳出百裏之地,但是卻可以讓十裏之内的任何人爲之膽寒,整個成都城也陷入了回聲之中。
伴随着百姓此時最高規格的禮儀,劉備依舊站在禦車上,目光有些深沉的炙熱,但卻依舊鎮定;随後的其餘大臣可就沒有那麽鎮定,尤其是孟獲與其餘酋長,此刻顯得無比的驚愕。
禦車到達祭台前方指定的位置停了下來,劉備由着兩位侍者的服侍慢慢的走下了禦車,開始朝着祭台前進,每一步都走着異常的鎮定,看不出有任何的波瀾;
祭台一共分爲了兩座,一座用着祭天、一座祭祖;再行了三拜九叩之後劉備踏上了祭天的祭台,伸出手臂,朝校場外面的百姓示意道“平身”聲音說得極爲低沉;但是由着祭台周圍百餘名禦林軍将士齊聲的傳達也就顯得異常的嘹亮。
祭天在古代乃是頭等大事,曆代帝王都不敢懈怠祭祀上天。每年都要在特定的日子,率領群臣虔誠焚香,禱告國泰民安。剛剛登基爲帝的劉備又怎能錯過這次機會祭祀天地,昭告大漢之主;
祭祀鼎中的三柱高香被相序點燃,圍繞着白色的煙霧彌漫;一個道士模樣的人登上了祭祀台,對着劉備的側面“一拜祭天神”道士拉長着聲音喊道。
順着道士的聲音落下,劉備握住手中的三束燃着的香束,對着正前方跪拜三次。校場外的百姓見着自己的皇帝因祭祀下跪,自己也跪伏在地做祭祀天地之狀。
“二拜祭地袛”道士繼續喊道。
劉備立即奉着另外的三束香,朝着左邊跪拜兩次;
“三拜祭人鬼”道士再次面無表情的喊道。
劉備換上另外的三束香再朝右邊跪拜一次。
剛剛結束諸葛亮便拿着一卷竹簡向祭祀台走了過來,立于劉備左面。
“悠悠蒼天,曷其有極;繁繁浩土,曷其有盡。四百年大漢止于曹魏,而今再起于蜀漢、、、、、、
随着祭天的儀式緩緩落下;劉備開始登向祭祖的祭壇,在這極爲正式的國之大事面前,受着儒家禮制的熏陶所有的文臣武将、士卒百姓皆伏地而跪。
昨日太常已經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神位前擺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上層圓心石南側設祝案,皇帝的拜位設于上、中兩層平台的正南方。祭台正南台階下東西兩側,禮樂也已經準備就緒。
劉備登上祭台,禮樂頓時演奏起了“嘉平之章”,舞者揮動了“羽龠之舞”、、、、、、
祭完天地、祖宗;翌日的太陽也快要豎于中央,劉備也重歸于禦車之上,六匹駿馬拉動着禦車把車頭對準了此時站着筆直的受閱部隊。
禦車後面的文武官員此刻也分爲左右立于禦車兩旁,等待着接下來的指示。
就在劉備等人剛剛轉過來時;一個黑色的身影從将士列隊的陣列中蹦出,飛快的朝着禦車靠近;待到黑影靠近時才發現,是大漢的骠姚校尉諸葛喬快馬奔來。
十餘萬人此刻的眼睛都緊緊的鎖定着諸葛喬,其實他們也并不知道這人是誰,隻是想知道他會傳達什麽消息。
“啓禀陛下,全軍準備就緒,請陛下下令”諸葛喬單膝跪地行着軍禮道。
“奏樂‘漢士’”劉備低沉着聲音說道。
“諾”諸葛喬應道,随即轉身對着身後的将士做出了一個手勢;
刹那之間鼓聲大震,城樓上校場外都被這孤身所覆蓋着;站在劉備禦車前的孟獲此刻似乎也顫抖了一下,生在叢林之中的他,又何曾聽過這屬于大漢的鼓聲,更何況這是屬于大漢軍隊的鼓聲。
城樓之上、校場之外所有的人都被這突然而起的鼓聲給深深震撼,眼神舍棄了禦車的方向,轉而死死的盯着列陣的将士。
就在這時,鼓聲突然沉寂了,兩萬兩千的陣列之中,卻傳出了極爲高亢的樂聲。“赳赳大漢,共赴國難,血不流幹,死不休戰!/赳赳大漢,複我河山。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赳赳大漢,共赴國難,血不流幹,死不休戰!/赳赳大漢,複我河山。血不流幹,死不休戰!
/西有蜀漢,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桑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甯!漢有銳士,誰與争鋒!”高亢而又低沉的聲音,在這一首歌的時間,似乎如同那殺人的利器一般,讓聽者竟然沒有反應過來曲子已經結束;大多還沉寂在剛剛的遐想之中,回聲不停傳回、、、
城樓上各個郡縣的代表人物,以及世家大族也在樂聲停止了的這一刻開始遐想;尤其是共赴國難這句話似乎可以喚醒世族心中那已經沉寂了的報國的志氣;而血不流幹、死不休戰卻又重新讓一些普通的百姓與傭民升起了從軍報國的念想;‘漢士’的回聲還沒有停息,百姓也還沒有從遐想之中回過神來,劉備的禦車卻開始動了起來,由着諸葛喬在旁邊護衛,禦車開始朝将士陣列的方向走去。
禦車剛剛牽動的那一刻,所有人似乎又回過了神來,開始注視着禦車的前進;隻是剛剛腦海中所穿過的一切,已經被永遠的銘記。
【祭祀不怎麽擅長,所以隻能帶帶筆,請讀者諒解;昨日補更章節,晚些時候還會有一更,今天應該不會水了,喜歡本書的朋友可以加書群一起談論,願大家每日都有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