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注意到,氏族叛亂案平定之後,有一個人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人就是逸王。
他是氏族叛亂案的第一功臣,最先得知了他們叛亂的消息,然後告知了羲皇,而後自己帶兵平定了叛亂。
叛亂平定之後,他的待遇走向了兩個極端,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他徹底掃除了之前因爲盛京之戰帶給羲皇生命危險,而引發的一系列的排擠、猜疑,大元的朝堂如今對他另眼相看。他們接納了他,他徹底成爲了他們的一員。
不但如此,逸王作爲平叛功臣,他理應得到的封賞、地位、名聲都有了,他的職權實至名歸,他以中書平章事兼任樞密院副使的雙重身份強勢回歸,開始着手軍國政務。他們才發現王爵、朝堂的第三把手,軍中的第二把手,這幾個身份加起來有多少大的威力。
這個一直不出現在朝堂之上,新晉的官員甚至認爲是隻是虛職的人,一躍成爲朝中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
另一方面,他的名聲徹底的毀了。他是北周皇子,如今卻爲了自己的王爵官位,揮刀殺向了自己以前的臣民。這種做法爲人不齒。他成了一個叛臣逆子,一個無風骨無氣節的典範。
這種議論當然沒有人當面說給他聽,但是北周原來的疆域中,關于他的故事都成了教育小孩的反面典型,他想不知道都難。
讓史學家們最感興趣的不是在這件事上對逸王的評價問題,比起他後來那些令世人側目的所有所爲,這件事實在是算不上什麽大事。他們感興趣的是,從此以後,羲皇對他的态度,有了很大變化。
羲皇與他之間的感情,早就被研究了很多遍,之前因爲大元朝堂容不下逸王,他被迫在洛甯暫避,可是如今洛州朝堂上接納了他,他們已經可以名正言順的相見、來往,無論是哪種關系,也無人再敢議論。
事實上卻不是這樣。
這個秘密,是在羲皇的随身史官所作《大元實錄》中發現的。
随身史官的任務就是記錄皇帝每天什麽時辰去了什麽地方,見了什麽人,說了什麽話等等,事無巨細。這是第一手的史料,很少帝王會去改動這些,因此真實性比較強。
可是《大元實錄》中,天佑二年十二月二日這一天,卻與其他日子的體例不同,這一天其他時段都沒有什麽異常,但是申時到寅時卻沒有任何記載。
申時不過午後過一點,而寅時天即将亮了。從午後,到晚上,從晚上一直到天亮,居然沒有任何記載。唯一的可能,就是這段被改動過,不想被别人知道。
這個時間段太長了,雖然《大元實錄》中沒有,但是很容易就能從其他途徑得知,這段時間内羲皇在攬月閣上召見了逸王。
這麽長的時間内,她跟逸王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