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大禹
帝堯老母告别百姓要回平陽,方圓數十裏的男女老少都來跪在地上,苦苦哀求老人家留下住些日子。
大家也想盡一點報答心意。
堯母決定留住些天,與百姓同享歡樂。
百姓們高興的尊稱堯母爲堯姑,将姻堆裏改名爲姑德裏,修建一座“堯姑廟”。
每年六月初十日,方圓各村百姓獻牲歌舞,永世紀念堯母恩德。
帝堯也騎馬按期來觀看歌舞,離廟五裏以外就下馬步行,後人便稱這個村爲下馬莊,拴過馬的石頭稱拴馬樁。
帝堯感覺到自己即将功德圓滿,召集諸多大臣開始商量自己的繼承人。
靠着自己的師父和氣運的輔助之下,帝堯的修爲已經是金仙之境,等到證得五帝之位的時候,借機突破太乙。
所以他對于尋找繼承人也是極爲熱衷。
一人說道:“人皇軒轅陛下之孫名爲鲧,生性善良,爲人果敢,我覺得可擔此位。”
帝堯一聽,低頭思考一會兒,剛要答應,心中突然一動。
隻見帝堯眼珠一轉,接着撫須說道:“此人的确不錯,但爾等還是多舉薦幾個,莫要錯漏。”
衆人一聽,深覺道理,便又開始讨論。
突然,大臣四嶽對堯說道:“有一人,名爲虞舜的人流寓在民間,他的德行很好。就是不知其是否能夠勝任共主之位。”
帝堯說:“恩,此人我也是聽說過,就是不知究竟如何,你仔細說來。”
四嶽回答說。
“舜生活在‘父頑、母嚣、象傲’的家庭環境裏,父親瞽叟是個盲人,心術不正,繼母兩面三刀,弟弟象桀骜不馴,幾個人串通一氣,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後快。
然而舜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順,與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舜在家裏人要加害于他的時候,及時逃避,稍有好轉,馬上回到他們身邊,盡可能給予幫助,身世如此不幸,環境如此惡劣,舜卻能與家人和睦相處,盡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們不至于走向邪惡。”
堯說:“那我就先試試他吧!”
于是帝堯将他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從兩個女兒身上觀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
舜讓她們降下尊貴之心住到妫河邊的家中去,遵守爲婦之道。
二女都對舜十分傾心,恪守婦道,舜制作陶器,能帶動周圍的人認真從事,精益求精,杜絕粗制濫造的現象。
他到了哪裏,人們都願意追随。
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縣爲都)。
堯得知這些情況很高興,賜予舜絺衣(細葛布衣)和琴,賜予牛羊,還爲他修築了倉房。
瞽叟仍然想殺他,與家人合謀,多次謀害于舜,但舜卻總是如有天佑一般,能夠奇迹還生。
即便如此,舜還像以前一樣待奉父母,友愛兄弟,而且更加恭謹。
這樣,試完舜的品行之後,堯便開始讓舜去接觸政務,堯讓舜試任司徒之職,負責推行德教,舜便教導臣民以“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指導自己的行爲。
臣民都樂意聽從他的教誨,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堯又讓舜總管百官,處理政務,百官都服從舜的指揮,百事振興,無一荒廢,并且顯得特别井井有條,毫不紊亂,
堯還讓舜在明堂的四門,負責接待四方前來朝見的諸侯,舜和諸侯們相處很好,也使諸侯們都和睦友好,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很敬重他。
最後,堯讓舜獨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經受大自然的考驗。
舜在暴風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顯示出很強的生活能力。
經過多方考驗,堯見識到了舜不凡的才能以及高尚的品德,舜終于得到堯的認可。
于是帝堯便命人準備,将共主之位傳與舜。
帝舜通過觀測北鬥星,來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行是否有異常。
接着舉行臨時儀式祭告諸聖,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燒的儀式祭祀天地四時,用遙祭的儀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祗。
他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種玉制符信,選擇良月吉日,召見四嶽和各州州牧,又頒給他們,舜去東方巡視,到泰山時,用燒柴的儀式祭祀東嶽,用遙祭的儀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
接着,他就召見東方各諸侯。
協調校正四時節氣、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統一音律和長度、容量、重量的标準,修明吉、兇、賓、軍、嘉五種禮儀,規定諸侯用五種圭壁、三種彩缯,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種動物,士用死雉作爲朝見時的禮物,而五種圭璧,朝見典禮完畢以後仍還給諸侯。
舜向諸侯們普遍的陳述治國之道,根據業績明白的進行考察,根據功勞賜給車馬衣服。
舜開始把天下劃分爲十二個州,疏浚河川,規定根據正常的刑罰來執法,用流放的方法寬減刺字、割鼻、斷足、閹割、殺頭五種刑罰,官府裏治事用鞭子施刑,學府教育用戒尺懲罰。
因災害而造成過失的,予以赦免;怙惡不悛、堅持爲害的要施以刑罰。
這時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荊州一帶多次作亂,這時舜巡視,便把驩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變南蠻的風俗。
把三苗遷徙到三危山,以便改變西戎的風俗。
舜的所作所爲,天下悅服。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舜在位後期,洪荒之中發生暴雨水災,而且災禍越來越嚴重。
這次倒不是龍族在興風作浪,而是真正的天災。
舜對此道卻是不甚精通,不得已之下,便将治水重任交予人族另一位大賢,鲧。
這鲧的父親是颛顼帝,颛顼的父親是昌意,昌意的父親是黃帝。
鲧當初都是名滿人族,是争奪人皇之位的有力人選,可惜後來他們都給摯做了大臣,結果帝堯成爲人族共主後,他便被罷黜了。
鲧幼時曾淂神人傳授,習得一身本事,自從接到治水之大任以後兢兢業業,勞心勞力。
然而鲧即使再強,區區一人之力,又豈可攔得住這無匹的洪災。
即使人族聚集在一起群策群力,也扛不住這可怕的天災。
不過……
鲧對此事還是義不容辭。
在得到帝舜的授命之後,鲧便收拾行裝,會同衆人一起前去治水。
鲧采取攔堵之法,利用女娲娘娘造人之後留在人族的息壤,制造堤壩、大山迫使黃河大水歸位,又攔江蓄水,讓百姓農業有了灌溉之源。
雖然短暫地平息了水患,但終究不是長久直接。
十年之後,水患再度爆發,而且比之前的還要兇猛,人族一時間,損失慘重,而鲧也因此被帝舜給斬首示衆。
鲧死後,屍體中誕生一嬰兒,便是禹。
禹在知曉自己父親之事後,決心爲父一雪前恥,平定水患,于是東奔西走,尋找治水良策。
大禹行走了不知道多少萬裏,心中逐漸消去了對堯舜父子的憎恨。
因爲自己父親的一時治水不利,導緻了無數的百姓陷入大洪水之中,多少人妻離子散,多少人永世隔絕。
恐怕就算堯不殺鲧,鲧也會自殺謝罪。
沒有了憎恨,現在大禹隻是想,将自己父親沒有完成的事情,給圓滿做完,讓父親泉下有知,得以瞑目。
大禹左手拿着準繩,右手拿着規矩,走到哪裏就量到哪裏。
他吸取了父親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訓,發明了一種疏導治水的新方法,其要點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地東流入海。
大禹每發現一個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個部落去發動群衆來施工。
每當水利工程開始的時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勞動,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幹。
大禹一路上遇到的洪水,幾乎都有水妖在作怪。
但是無需他說話,幾乎每一處都有修士動手将這些水妖擊殺,他就是疏通水道便可。
大禹等人來到淮水的地方,這裏的洪水最爲泛濫,大禹開始不斷湧動的河水,肉眼可見的妖氣在河水之上彌漫,大禹向身邊的修士問道。
“爾等可能擒下這妖猴?”
“不能……”
感受到那通天的妖氣,幾乎沒有人敢答應下來。
要知道。
這水中的可是混世四猴之一的赤尻馬猴,别名無支祁。
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擅長控水,狀像猿猴,塌鼻子,凸額頭,白頭青身,火眼金睛。
他的頭頸長達百尺,力氣超過九頭大象,常在淮水興風作浪,危害百姓,根本不是尋常修士能夠對付得了的存在……
就在大禹危難之際。
天際一道人影忽然出現,也是朝着大禹拱手道。
“奉人族三祖之命,前來協助道友,擒拿無支祁……”
随後。
這人也是出手,未見有任何動作,便是輕而易舉将無支祁鎮壓,随後又遞給了大禹一把斧頭法寶。
在大禹疑惑的眼神之中,也是重新回到了祖地。
之後大禹不斷疏通。
就剩下最後一節的時候,一座山擋住了流向,詢問了一番知道名爲絕龍山,是太古之際龍族搬來鎮壓水脈的,以免海水倒灌入大陸當中。
大禹看見如此,才知道了先前那修士所送斧頭的用處。
大禹手持神斧,來到了絕龍山的山下,看着隻有百丈的絕龍山,卻還是擋住了黃河的流向,卻是有些無語。
太古時期。
龍族是爲了大陸考慮,搬來了絕龍山。
但是如今卻是擋住了人族的生存,真是造化弄人……
此時,人族的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大軍,都來到了絕龍山之下,就等着大禹的一聲令下,破開大堤将黃河之水引入大海。
大禹治水成功,迎來了人族的歡慶,并且大禹的聲望也升至了巅峰,人族之中無人不曉大禹之名,大禹就是整個人族的英雄,治水的英雄,讓人族免去了洪災的噩夢。
舜見到大禹治水成功,當即遵守了先前的誓言,退位然後讓給了大禹。
于是。
大禹便成爲了人族的共主。
而大禹成爲共主之後便開始他的大業,第一件事便是自己的妻子接來,自己治水十三載,路過家門三次,每次都能遠遠的看到妻子站在石頭上,眺望遠方的思念,大禹想讓妻子過上幸福的生活。
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卻是讓大禹大病了一場,妻子已經在十年前死去了,這讓大禹心中的愧疚一下子濃郁了起來,整日思念妻子,但是卻已經無事于補。
當大禹的病好了之後,聽聞妻子給自己留下來一個兒子,當即大禹便将兒子接到了陳都,得知兒子沒有名字的時候,大禹變爲他起名爲:啓。
往諸侯的擁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爲都城,國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曆日,以建寅之月爲正月。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産,都了如指掌。禹重新将天下規劃爲九個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不僅如此,因爲天降水患之時,有那妖族爲禍,大禹便想出了一個辦法,接人道氣運,凝練九鼎,鎮壓九州氣運,得保人族氣運不失。
于是,大禹收集九州之銅,煉制九鼎,九鼎出世之時,無歸道人傳來祖龍九子,以精血淬煉九鼎,從此之後,人道氣運也稱龍氣,便是如此。
九鼎鑄成,大禹在陳都東邊七十裏處修建了一個巨大的祭壇。在日中之日,獻上百獸祭品,用草木紮成千種形态,祭獻上天,底下無數人族拜祭。隻見大禹更是站在祭壇之上,大聲的誦讀祭文:
“今我人族大禹,率領洪荒人族,祭拜四方。祝告人教教主老子聖人,聖母女娲娘娘,今祭煉九鼎,祭之以萬民所信。鼎鎮人族,鎮壓九州四野。人族不滅,九鼎不淪;九鼎不破,人族不失。
凡九州之内,一幹仙、神、人、鬼,與我人族功過,借以這造化九鼎爲引,天地爲鑒;以我人族氣運爲壓,當行之賞攻罰過!凡虐我九州之人、神、仙、鬼,必遭天譴。九鼎爲憑,氣運爲壓,天地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