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新生人族
在鴻鈞欽定的這一幹弟子當中。
老子清淨無爲,但卻是資質最高悟性最好,元始重威儀,好大喜功,擅長煉器之道,通天性格剛烈,喜歡與人比鬥,在陣法和劍道上,有着極高的造詣。
除此之外,便是西方二聖。
準提乃是菩提樹化形,不喜争鬥,悟性雖然比老子略遜一籌,但心性堅韌。
而接引更是面厚心黑……
不要臉程度,堪稱是洪荒之最!
相比之下,女娲就顯得極爲普通,跟腳比起這幾人來說,也是要遜色一些。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竟然是女娲率先成聖!
這一下子,三清、西方二聖皆是感覺顔面無光,心中更是生出一股争強好勝之心。
很快,女娲也從進入聖人之境的感悟之中清醒了過來,朝着葉晨遙遙一拜。
“多謝空空道友點化之恩,日後若是有何需要,盡管前往混沌之中知會一聲。”
說着,便是朝虛空一劃,整個人消失在了眼前。
葉晨知道,女娲這是要去混沌之中開辟自己的道場。
聖人不比其他,一舉一動莫不帶着巨大威力,一怒之下,便是毀天滅地。
所以,聖人的行動也是受到天地的限制。
當然……
葉晨是唯一的異數。
他雖然也是混元大羅金仙一級的存在,但并不是聖人,與這天地之間存在的聯系極少,甚至可以來去自如。
當然。
前提是,葉晨不能在這個世界做的太過分,引得天道前來尋他的麻煩。
否則他也隻能離開這方世界。
随着女娲的離開,葉晨也是轉頭,看向地面之上,這些剛剛誕生的人族。
此刻的人族,仍然是懵懵懂懂,未曾有人教導。
不過葉晨也知道,眼下人族需要磨砺,這種時候他若是出手,不但會被天道警告,更是會讓洪荒中那些大能過早的關注人族,影響人族日後的發展。
因此,即使是對這些新生出的人族倍感親切,但葉晨也隻是微微搖了搖頭。
随手一指,便是化出一片區域,對着那些人族囑咐道。
“念爾等剛剛出世,生存不易,本座特爲你們布下一處陣法,切記不可随意離開陣法範圍,免得遭受妖獸戕害。”
“多謝仙人。”
人族之中,自然有那些先誕生出來的,也是目睹了葉晨與女娲交談的場面,自然明白眼前之人,至少也是與他們的聖母同一等級的存在,自然不敢怠慢。
“爾等好自爲之。”
葉晨見狀,也是微微一笑,不再多說什麽,轉身離開了這處山谷。
而洪荒之中,因爲女娲成聖,也是掀起了一波狂潮。
其中,東皇太一、帝俊二人自然是高興不已。
雖沒女娲有直接加入天庭,可卻在天庭之中挂着“娲皇”的名号。
而且女娲自身本就是妖族,怎麽說也會念着一份同族之情。
因此,帝俊和東皇太一認爲,若是妖族發生了什麽危難,女娲娘娘定會出手相助。
妖族等于是有了聖人撐腰!
不僅再也不需要擔心受到葉晨的威脅,日後與巫族争霸的優勢也增加了許多。
一念及此,二人自然不敢有任何的怠慢,馬上命人準備厚禮,打算親自前往混沌之中,向女娲道賀。
至于其他那些大能之輩,在得知女娲即将要在混沌之中開辟道場後,也是紛紛前往混沌,打算親眼目睹一下這位新晉聖人的風姿。
很快,在三十三天之外的混沌之中。
隻見女娲閉着眼睛,靜靜的立于混沌之中,周圍有數十人立在一旁。
老子、元始、通天、接引、準提、帝俊、東皇太一、鲲鵬、鎮元子等等一衆大神皆在此處,靜靜地注視着這一幕,不敢發出一絲異響。
突然,隻見女娲猛然睜開了雙眼,眼中閃過一道精光,淡淡道:“卻是我開辟道場之時了。”
說着,便取出紅繡球,用力一甩。
那紅繡球當即化做流光,破開混沌,在那混沌中開辟出一片小世界。
雖然女娲是聖人之尊,但卻是憑借功德成聖,實力自然無法與盤古相比,能在混沌中開辟一片小世界,已經是她的極限了。
小世界之中,地、水、風、火不斷生出,又是重新破碎。
而女娲,則是指揮着紅繡球,不斷将混沌打散,鞏固着這片新生出的世界。
很快,小世界便徹底穩定了下來。
一座古樸的宮殿便座落其中,宮殿上書‘娲皇宮’,正是女娲的道場。
“諸位,請。”
見到這一幕,女娲微微一笑,收起紅繡球,朝着身後諸人微微颔首。
旋即,便是率先走入到了道場之中。
見女娲随手一擊,便是開辟出了一片小天地,諸多大能心中皆是一凜,深深爲之震撼,深感聖人的手段高深莫測。
随後,女娲更是在娲皇天之中宣布道:“吾将于娲皇宮講道,有緣者可來聽道。”
至于三清、西方二聖等人,在聽聞此言之後,也是紛紛進入到了娲皇宮之中。
之後,便是一幹人爲新晉聖人女娲娘娘獻禮。
其中,最爲殷勤的,自然要屬帝俊和東皇太一二人。
畢竟,他們二人還指望着,日後女娲能夠念着同族的份上,出手幫着妖族來對付巫族等人。
而此刻的洪荒大地上,聽聞女娲要在娲皇宮講道,自然有人幕名而來到三十三天。
這些修煉者之中,多半妖族中人,卻是無法進入混沌之中。當人達到一定數量,女娲娘娘便放出一道接引之光,将前來聽道修煉者,都接入到了娲皇天。
不久之後,女娲見衆人都已到齊,也不管那些宮外的修煉者,便開始講道。
作爲人族聖母,女娲所講之道,自然是通過此次造人所領悟的造化之道。
早在紫宵宮之時,鴻鈞就曾爲衆人講解過三千大道。
而這造化之道,便是其中之一。
不過那時,鴻鈞當時所講的可是三千大道,自然不能将每條大道都講的那麽仔細。
更何況,哪怕是掌握了造化玉碟的鴻鈞,并非是三千大道條條精通,而是對其中的一部分有着較深的掌握。
其他的,不過是淺嘗辄止而已。
因此……
衆人也隻能聽個大概,剩下的,就要靠自己去領悟了。
而女娲卻是感悟了那鴻蒙紫氣之中的造化之道,造人成聖,
所以對這造化之道,理解得極爲深刻,講得也是頭頭是道,雖然前來聽道之人,大部分都是大羅金仙、準聖一級的人物,但也僅僅是勉強能夠聽懂罷了。
至于三清、西方二聖、帝俊、鎮元子這些人,卻是早已走上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
對于這造化之道,僅是拿來借鑒一番,用來對比參悟自身之道而已。
女娲這一講,就是整整百年。
百年之後,女娲卻是停止了講道:“造化之道,已盡于此,領悟多少,卻是看爾等機緣如何了。”
衆人一聽,都是起身,趕忙謝過。
“多謝女娲娘娘,吾等告辭!”
說着,就各自出了娲皇宮。
而此時,帝俊和東皇太一卻沒有離去。
見衆人都已離去,帝俊連忙朝女娲行了一禮。
“娘娘,不知我妖族該如何在洪荒之中生存,還請賜教。”
聽聞帝俊此言,女娲倒也不驚訝,像是早已知道對方會有此一問。
不由道:“妖族之事,自有天定。”
帝俊聽了此話,心中不滿,但是女娲娘娘畢竟已是聖人之身,他也不敢放肆,看着身旁的東皇太一就要說話,馬上用眼神止住。
東皇太一見此,站在一旁悶悶不樂,沒有開口。
而帝俊也是不由松了一口氣,又朝伏羲遞了個眼色,對方當即會意,連忙上前道:“妹妹,妖族畢竟是吾等同族,你看……”
見此情形,女娲不由歎了一口氣。
當初伏羲加入天庭之時,女娲便極力反對,生怕自家兄長牽扯到這旋渦之中。
而眼下,木已成舟,伏羲如今卻已經是泥足深陷……
看着兄長那期待的神情,女娲也是極爲無奈,但一想到兄妹二人相互扶持,一起生活了這麽多年時光,也隻能開口道。
“兄長所想,我已知曉。日後妖族若是有難,我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說完,也不管帝俊等人,起身離去。
幾人相互對望一眼,也是無奈,不過還好女娲最後也是說了,自己不會袖手旁觀。
由此可見,女娲還是心向着妖族的。
因此,帝俊和東皇太一,也是連忙離開了娲皇天。
………
而就在女娲于新開辟出來的“娲皇天”之中講道時。
新誕生出來的人族,也是開始了自己的發展。
人族初立,雖然是女娲憑借九天息壤和三光神水,混合着自身精血造出,又是傳說中的“先天道體”。
但人族本身,卻是極爲孱弱,沒有半點法力在身,更沒有修煉之法。
可以說,在這處處都是妖獸的洪荒之中,僅憑這些人族,還不夠妖獸塞牙縫的。
也是多虧了葉晨臨走之際,生怕人族出了什麽不可挽回的意外,特意在山谷中布下了一道法陣。
若非如此,隻怕随便幾隻妖獸,便會令這個新生出的種族,徹底告破。
雖是如此,但人族也開始了最原始的生活。
每日打野果爲食,茹毛飲血,有時候若是找不到食物,也隻能忍饑挨餓。
轉眼便是百年過去。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某位人族無意中發現,一道閃電劈在樹上,一根掉在地上的樹枝,卻是着起火了。
見到這一幕,此人便開始研究怎麽讓樹枝着火。
很快……
他便想到,閃電是打在樹上才燃起大火,如此的話,打擊樹木,是否就能産生火種呢?
一念及此,這人便開始試驗,幾次幸苦之後,卻依然沒有成功。
而樹枝也已經被他打的破爛不堪,可是也沒見到一絲火苗。
見此情形,這人不禁有些洩氣,就坐在樹上休息一下。
突然,他發現現在所坐的樹木有些熱,馬上開始查看。
一番觀察之後,此人得出結論,打擊樹木之後,樹殘缺的地方溫度開始變高。
微微一思考了一會兒,這人馬上又取了一截樹木,又取過一截的斷木,開始将之相互摩擦。
不一會,斷木開始冒煙,然後就有火苗升起。
此人大喜過望,連忙跑到山谷之中,将取火的方法告訴了族人。
就在所有的人族,都學會了鑽木取火之後,天空忽然雷聲陣陣,降下無數功德金光,紛紛朝着那位發明了鑽木取火之人而來。
其中,這團金光一分爲二,一成落在那人鑽木的工具上。
另外九成,卻是落在了其身上。
很快,此人便是從無到有,一下子從什麽都不懂的凡人,擁有了法力。
之後修爲水漲船高,一下子便達到了玄仙修爲!
至此。
這位發明了鑽木取火之人,也被一幹人族,擁立爲了首領,自号“燧人氏”。
有了火種,人族也是終于可以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日子。
在燧人氏的帶領下,一幹族人每日依靠着狩獵爲生。
漸漸地,也是終于過上了溫飽的日子,就連獵物也是稍稍有了富餘,總算不用忍饑挨餓。
然而。
随着時間的流逝,人族的規模也在不斷壯大,數量也是在逐漸增多。
原本的小山谷,已經容納不下人族。
而且新生出來的族人如何安置,也是成了人族的一大難題。
這種情況下,卻是有一名善于觀察的年輕人,忽然注意到。
那些鳥兒,紛紛居住在大樹上,而樹冠巨大,可以遮風擋雨,甚至還可以遮蔽陽光的暴曬。
這種情況下,這位年輕人就向族人提議,不如定居在樹上,這樣不僅解決了居住問題,還可以防禦野獸的侵害。
如此下來,确實使人族大大得減少了野獸的襲擊。
但是樹上卻很難住人,而且一不心就會從樹上掉下來,種種問題,卻是使得人族不得不放棄了這個辦法。
這種情況下,這位年輕人又開始繼續觀察。
這一次,他發現。
鳥兒之所以住在樹上,卻是依靠了樹冠來遮風擋雨。
念此,年輕人不由想到。
“既然鳥兒可以利用樹冠,那我爲什麽不能學着它們一樣,鑄造一個巢穴來,并用樹枝來遮擋頂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