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這家公司現在的财政狀況來看,已經基本上沒有什麽投資價值了,不但債台高築,而且因爲英國政府對天然氣價格予以限制,所以這家公司的利潤僅僅從賬面上就可以估算出個大概了。
不過現在謝廖沙作爲蘇聯外經貿部的實際掌門人手握着英國的天然氣供應合同,他有信心在現有的價格基礎上實現這家公司的盈利。可是訂上這家公司的人可不止是謝廖沙,還有英國本土的公司pLc集團,以及它背後的一些大型的銀行機構。而謝廖沙要想用一個公道的價格拿下這家公司的話。最關鍵的就是從英國天然氣公司的債主手中收購這家公司即将到期的債務。
收購公司的債務和直接收購公司兩者之間有着巨大的差别。如果謝廖沙直接掏錢買下英國天然氣公司,那麽這家公司現有的債務也将會被謝廖沙一并承擔。這樣做其實非常的得不償失,因爲英國天然氣公司如果不償還自己欠下的債務的話,那麽他就無法從英國的金融機構當中獲取貸款,那麽謝廖沙就隻能用自己的錢來維持這家公司繼續經營下去。這是謝廖沙所不希望看到的局面,謝廖沙希望自己能夠獲得一個獲得一個健康的,沒有龐大債務的英國天然氣公司。
而收購債務同樣具有一定的風險,因爲債券并不等同于股權,又因爲公司是屬于股東的,而不是屬于債權人的,所以股東和債權人之間隻有負債關系。而且公司是可以申請破産保護的,一旦一家公司申請了破産保護,雖然這家公司在這段時間的所有盈利都會被用來償還債權人的損失,可是相應的債權人也無法幹擾公司的的正常運作,無法通過行駛自己的債權收益将這家公司的部分或者全部的資産據爲己有。
謝廖沙在權衡了利益之後,最終還是采取了收購債券這條路。因爲這樣做的成本更低。由于英國天然氣公司連年虧損,所欠下的銀行債務和英國政府的債務已經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總數目接近這家公司資産的兩倍。謝廖沙的主要對手pLc集團願意承擔這筆債務但是他們向債權人同樣提出了新的條件,那就是這家公司所欠下的債務償還時間必須延長,而且利息也必須降低到百分之一以下。作爲英國本土的公司pLc自然是接手英國天然氣公司最好的歸宿,但是這苛刻的條件讓連年赤字債台高築的英國政府以及被英國的低迷的經濟所拖累的金融機構無法接受。英國政府需要擺脫掉自己手中這個資金的無底洞,而銀行同樣希望能用最快的速度來快刀斬亂麻的處置這個燙手的山芋。
就在這時候,總部位于瑞士的一個新的财團組織,哥倫比亞銀行也參與了出來,表明了自己對與英國天然氣公司的興趣。而哥倫比亞銀行所給出的方案則是,收購英國政府和英國的銀行機構手中那些已經毫無希望被償還的債權,之後在進行債轉股。從而達到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的目的。這個計劃一出,頓時引起了很多金融機構的興趣。因爲哥倫比亞銀行可不是pLc那樣的想要蛇吞象的英國本土小公司,這家公司的業務遍及美洲、歐洲以及亞洲的主要發達國家。他是可以拿得出來真金白銀來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的。
不過哥倫比亞收購債務自然不可能全款收購了。如果英國天然氣公司擁有優秀的償還能力的話,那麽這叫公司的債券價格完全有可能高過其面值和利息的總和。可惜這家公司的短期債務信用是c長期債務信用是ccc,這個評級所給出的信用等級就是這家公司信譽很差,償債能力不可靠,可能違約。這種級别的債權能在公開市場上一折出售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謝廖沙對這些債務所給出的價格是面值的百分之二十。比市場價格高出一倍,但是相應的謝廖沙要收購這家公司所有的債務同時還去要求英國天然氣公司的母公司英國天然氣集團(bGGRoUp),英國财政部等公司的大股東同意哥倫比亞銀行債轉股的方案。
哥倫比亞銀行的方案一出,原本以爲大局已定的pLc公司坐不住了。他們開始遊說英國政府和銀行機構不要同意哥倫比亞這家外國公司的方案,把英國天然氣公司留給英國人。不過pLc集團實在是有些幼稚,他們的方案雖然會支付所有的債務,但是償還周期高達幾十年,每年百分之一的利息連因英國的通貨膨脹率都搞不定,而且最關鍵的是pLc集團的收購還要英國政府和金融機構爲他們提供廉價的融資和稅收支持。而哥倫比亞銀行則願意一次性付清所有的錢款,不需要英國政府和英國本土的銀行多掏一個便士來支援哥科倫比亞銀行的收購計劃,雖然哥倫比亞銀行撿了個大便宜,但是兩相比較之下,用腳投票都知道選哪邊了。
英國的金融機構首先站在了哥倫比亞銀行這一邊,他們集體表示拒絕向pLc提供貸款來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而英國政府也不願意爲了本土情懷而掏錢支持pLc,因此哥倫比亞銀行的方案最終獲得了通過。英國天然氣集團同意将英國天然氣公司從集團之中剝離出來,出售給哥倫比亞銀行。英國天然氣集團将保留自己的天然氣勘探、生産、運輸、配送和供應業務,僅僅将英國本土的天然氣銷售,供暖,鍋爐以及天然氣發電的業務出售給了哥倫比亞銀行。擁有這些業務的英國天然氣公司總資産高達兩百億美元,但是哥倫比亞銀行僅僅付出了大約五十多億美元就拿下了這家公司,爲謝廖沙的英國計劃赢得了一個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