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臨知道,他即使上書說此事,楊廣也不會聽,而且還會想着王君臨多事,從而聯想到一些對王君臨不利事情,比如,會認爲王君臨遠在範陽郡,爲何對瓦崗寨的事情這麽清楚?從而聯想到王君臨對藍衣衛府還有多大影響力。
“還有這黃河決堤,大隋每年都會設專門的衙門,撥出特殊銀錢修補黃河大堤,爲何會決堤,不知道皇帝和朝廷會怎麽處理此事,不殺上一批貪官污吏這樣的事情還會發生。”
“負責修大運河的那些官吏更是全部該死,征調來的百姓一天往死裏面幹活,不發工錢也就算了,連應該吃飽飯的糧食也敢貪污賣錢,實在是該死啊!”
“給許敬宗和沈光傳信,問一下他們最近都在幹什麽,這些蛀蟲爲什麽不查出一批,報給皇帝。這些蛀蟲再不殺上一批,那數十萬民夫遲早被他們玩死一批,剩下的全部被逼反。”
說這些話的時候,王君臨臉色異常難看,眸中的殺機讓旁邊的楊空蟬心驚不已。
将大隋各地紛亂的信報仍到一邊,王君臨又拿起來大隋周邊形勢的信報。
“西域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我那個便宜大哥殺阡陌建立的昭武國與西突厥已經能夠分庭抗禮,兩家共霸西域,有了昭武國的牽制,在很長一段時間内,西突厥都難以東進。”
“東.突厥這幾年勢力膨脹的有些厲害啊!始畢可汗雄才大略,一直盯着大隋,隻要大隋這邊内亂一起,必然會帶兵南下。”
“宇文述、裴世矩、虞世基這些人整天拉幫結派,争權奪勢,勾心鬥角,卻是沒有人爲這大隋國的穩定和數千萬黎民百姓生計去想過。”
“各個門閥貴族都是聰明人,也是野心家,已經有不少人察覺到大隋有大亂之兆,可是這些人沒有一個跑出來提醒楊廣,都在暗中積蓄勢力。”
“特别是弘農楊氏,楊素由明轉暗,不知道已經積蓄多少兵馬和錢糧,就等着天下大亂,或者等皇帝東征高句麗,尋找時機。”
“我們的皇帝陛下據說整天對着那張繡出來的疆域圖,不經過調查,也不經過研究,甚至都不和大臣商量,便定下一個個他自認爲雄才大略的計劃,國家内亂之兆已經開始出現,他還在催促北方長城和大運河修建。而且如今已經開始籌劃征伐高句麗的事情了。”
……
……
王君臨看了這些信報之後,一點好心情都沒有了,他雖然竭力想改變一下大隋的曆史走向,盡可能的想讓華夏百姓少死一些,或許他多多少少已經改變一些,讓一些本來死去的人沒有死,比如被他弄到鹽場的五萬流民,還有先後兩批運送到大彌島和白翎島的一萬流民。
但顯然這還遠遠不夠,而大隋真正的大亂還沒有開始,整個大隋每天數萬,乃至每天十數萬人接連死去的黑暗無秩序的時期還沒有到來。
王君臨很清楚,當楊廣開始第一次東征高句麗的時候,大隋的大亂便會真正開啓。
“按照曆史,楊廣還有大半年時間便會開始第一次東征高句麗,我也要抓緊時間了。”這句話王君臨依然是當着楊空蟬說的,後者這些天也早已明白王君臨占據白翎島和大彌島,大力發展水師,且在這片海域精心布置,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知道皇帝快要征調大軍征伐高句麗。
可是楊空蟬對此一直有些疑惑不解,因爲在她看來,大隋征伐高句麗輕易就會獲勝,根本沒有什麽可擔心的。
事實上,不光是楊空蟬這樣想,楊廣和幾乎所有的大隋臣子、武将,乃至所有的士兵和天下百姓,都認爲高句麗彈丸小國,大隋大軍一到,輕易便可攻下。
可是事實上,在原本曆史上敗了,第一次敗得很慘,數十萬大軍葬送,第二次剛剛開打,弘農楊氏謀反了,楊玄感在短短一個月内聚集十萬人,甚至攻打到了洛陽。
第三次,整個天下所有人都知道,絕不能再打高句麗了,可是楊廣一意孤行,耗盡大隋最後一點國力和元氣,硬是逼着同樣被耗盡國力的高句麗投降了,給了楊廣一個台階下,楊廣才不打。
這樣的結果其實和第一次打之前沒有任何的區别。因爲在第一次征伐高句麗之前,高句麗也是承認自己是大隋的屬國,也尊大隋爲宗主國。
“大人,李玄霸這小家夥發來喜報,他已經帶人将白石島攻下,俘虜海賊青壯八百一十三人,婦孺和小孩兩千一百四十三人。”這時有護衛送進來急報,楊空蟬打開之後,直接給王君臨念了出來。
王君臨一聽,臉上這才有了一些喜色,剛才的郁悶和沉重也消散了一些。
“不錯,給李玄霸傳令,俘虜的處理和昨天讓羅士信處理多寶島的方法一樣,另外給劉一東和羅春來傳令,讓他們統領四千水師于三天之後來多寶島,大彌島和白翎島交給新來的兩千水師,各駐紮一千人。”王君臨下達了命令,他恨不得現在就先将高句麗打殘了,提前終止了楊廣征伐高句麗的計劃,可是他知道這不可能,高句麗沒有那麽好對付,他隻不過水戰占在上風而已,他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
……
多寶島大部分戰俘都用船運往大彌島,少部分人留下來,給監管着修複、加固港口,做好四千水師到來的準備。
第二天,大龜島又派人過來,請王君臨在公海上與大龜島之主甘子奇會晤,并且爲了不讓新羅國的國主和宰相李鍾一覺察,雙方磋商,決定在晚上會面。
王君臨答應下來,在第二天傍晚時分按時前往。
王君臨站在萬石大船的船闆上,就着燈光,看着對面大船上一名老者正在一群人簇擁下,準備登上他所在的大船。
但就在這時,王君臨的萬石大船上有護衛在甲闆上大喊:“有刺客,有賊人在水下鑿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