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試由禮部主持,分作三場,分别在九月初三、十一、十四日進行。這一個月以來,禮部也曾經派人給王君臨送來一份計劃方案,禮節性的詢問王君臨有沒有什麽意見。王君臨看都沒看,便說沒有意見,讓這位前來試探的禮部官員心中大喜,也讓他身後一大批讓他來探口風的門閥權貴們微微松了口氣,心中多了很多大膽的想法。更有甚者認爲這秦安侯隻是一粗鄙的武将,對讀書人的秋試能懂什麽,這一次顯然陛下要失算了。
在之後,禮部方面對王君臨便根本沒有任何的安排,所以他倒也清閑。主考高颍也從沒有主動與王君臨接觸,其本人也是深居淺出,除了禮部尚書周成言上門與其密談半天之外,所以拜訪他的門閥貴族和官員都被拒之門外。
隻是偶爾還是會有各地士子,跑到秦安侯府外徘徊,想着提前和王君臨接觸接觸,培養培養感情,若真能夠攀點交情,也算是意外之喜。
隻是這些士子看着秦安侯府那門臉,那石獅,才知道這位秦安侯并不光是兇名赫赫,同樣也是一位開國侯,真正的高門新貴,階層森嚴,這些寒門士子哪敢貿然叩門相訪,隻好悻悻然離去。
王君臨這些天閑着沒事,也曾裝扮成一名年輕士子四處看看這些士子入京後的狀況,發現有些窮苦家的孩子入京後确實極苦,雖然皇帝楊堅讓朝廷在城外搭設帳篷,一些土廟道觀也暫時供應住宿,但是京都居、大不易,依然有些人囊中羞澀,竟是連飯錢都快負擔不起。
想到大隋亡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掌控整個帝國的官員幾乎全是門閥貴族,事事以家族利益爲先,國事放到第二位。王君臨心中有些感慨,本着一種很複雜的心理,派人暗中灑出萬貫錢,将那些窮士子的生活安頓了一下。
雖然因爲知道大隋國的命運,王君臨心底隐隐有一些不臣的想法,但從感情上他依然難以接受堂堂華夏皇朝竟然三次敗于高麗小國之手,這是華夏民族的恥辱。
……
……
九月初三,秋試開始前兩日,王君臨實在受不了孫思邈三番五次邀請他一起解剖屍體,便帶着牛進達出來溜達。
秋試還沒有開始,王君臨便隐隐感覺到結果肯定會讓楊堅大失所望,幾乎把控着整個朝廷的門閥貴族們絕不會坐看屬于自己的權力被寒門士子分走哪怕很小一部分。按照王君臨來說,大隋開科取士的時機或者說條件還沒有成熟,眼下強行進行秋試,隻會讓朝廷動蕩。而他出府遊蕩,自然是打着自己小算盤的。
寒門士子中定然是有一些人才的,這些人才難以進入朝廷爲官,失意之下,若大名鼎鼎的秦安侯王君臨在這個時候伸出橄榄枝,不管是給後者當幕僚,還是帶到高台城自家三畝地盤上爲官,總有人願意的。這也算是儲備人才不是。
所以,王君臨躲開孫思邈的同時,看能不能淘到幾個人才。
能夠在城裏面住得起的,即使是寒門也不算是窮人,畢竟門閥貴族下面還有不少地方大大小小的地主豪門,這些人願意跟着他去雍州的可能性太小。所以王君臨準備直接出城去看看。
從南門出城,看着護城河裏的清水細荇,王君臨隻感覺豁然開朗,這還是他來到京城之後第一次出城。
說實話,比起不管到什麽地方,總有一群群的人指指點點,對其圍觀拍照的後世名人,王君臨雖然已經名揚天下,但到目有爲止,京城裏知道他長什麽模樣的人并不多,再加上一幅士子文人的打扮,隻會認爲他是外地趕考的讀書郎,誰能想到他會是大名鼎鼎的毒将。
所以他行走在京城内外,很是舒服。尤其是在出城的那一刹那,他感覺無形中這座城池給他一直存在的威脅或者說壓力蕩然無存,城牆下行走着,王君臨斜着眼打量着那高高的城牆,看了一眼城牆上一片肅武的士兵,将目光從那處收了回來,想起在後世曾經去西安城牆上遊玩,雖然後世西安城牆是明朝主修,但他依然不知不覺中在心裏面将兩者重合。
“侯爺好有閑情雅緻!”
王君臨有些意外的回頭,看着侯官府郎将黃寶昌從馬上下來,笑着拱手向他行禮,他拱手回禮道:“這般巧,偶爾出一躺門賞賞秋景,竟然碰到了黃大人。”
“不是巧遇。”黃寶昌随手将馬鞭丢給旁邊随從,笑道:“下官可是從侯爺府上一路追詢過來的。”
王君臨略略一驚,清亮的眸子中光芒一閃,馬上回複了平靜,回道:“黃大人找我可是有事?”
黃寶昌微笑說道:“下官受貴人之命,來請侯爺赴宴。”
“哦!不知這爲貴人是誰?”王君臨眉頭一挑,能夠被關隴第二大勢力元閥的女婿,侯官府二号人物黃寶昌稱之爲貴人,放眼整個天下都沒有幾個。
“大皇子。”黃寶昌略有些鄭重的說道。
王君臨無奈地搖搖頭,一個多月前,自己在大街上受刺,種種迹象表明,都與這位前太子有關,不想今日竟然召見自己。不過,對方今日既然已經開了口,以自己的身份,無論如何也躲不過去了。
這是一次私宴,地點安排在楊勇自己名下一座園子裏面。
這座莊園裏面有一個占地五十多畝的小湖,其中有一艘分外清雅的花舫飄蕩之上,今日的宴請便設在此處。
PS:非常抱歉,讓這本書第一次斷更了,不過還好隻斷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