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成功讓美美成爲了張代表看重的高級幹部人選,姚遠卻知道,美美離着做高級幹部還有差距。
在她上去之前,必須盡快提高,不然以後會出大漏子。
有了張冉來幫抗抗,姚遠就有了更多的空閑。
在抗抗不忙的時候,他早上把抗抗送到公司裏,陪着她呆一會兒,就騎了摩托車去美美那裏。
他主要想教會美美優化組合生産資源,就像他原先跟美美講過的那樣,用最低的成本,做最大利潤的事情。
這個生産資源,包括的就多了。生産原材料、設備、倉儲、調度、計劃安排,生産人員合理調配、技術工藝等等,都屬于生産資源。
在小件車間幾個生産工房裏轉一圈,以姚遠的能力,美美在管理生産上暴露的缺點,他就看到了。
然後,就像過去教美美學習,給她出試題考試一樣,他給她提出一個問題,讓美美考慮,怎樣才可以避免,或者做的更好?
美美不笨,既然姚遠提出來了,她就知道肯定是讓他看出毛病來了,就動腦子考慮毛病在哪兒?
晚上回到家裏,美美就把自己的看法和改進方法對姚遠講。
這時候,姚遠才會給她評判,到底哪裏不對,她的做法爲什麽不是最好的?
第二天,美美就會根據從他那裏學到的新東西,去工房裏重新鼓搗一遍。
從實踐中學習,往往是記憶最深刻,比抽象的理論學習要有效的多。
這樣一段時間下來,美美的進步就快了許多。
有了熟練調度一個車間的生産能力,将來對整個礦機生産資源的優化組合,資産整合,就會相對簡單許多。
而姚遠要做的,首先就是根據當前形式,優化整合礦機的現有生産資源,打破現有的車間格局,把生産計劃産品和計劃外的自行生産分開。
根據每年上級下達的生産計劃,大緻估算一個平均值,按照這個平均值,抽調全廠設備和人員,組成計劃内生産集團,實行舊的計劃體制,專門用來生産計劃産品。
剩餘的生産能力,再次進行優化,淘汰掉落後的高耗能低效率生産設備和手段,組成自營集團,執行新的管理體制,專門用來生産計劃外産品。
新的管理體制,就包含了姚遠的一些現代化管理理念了。比如公司化經營,總部要有統一的營銷倉儲機構,研發機構和市場調研機構,将來還會有公關部門,策劃部門。
而做爲生産計劃外産品的生産機構,就隻有單一的,按公司下達的生産指令生産的功能了,這就充分避免了分廠制的财權下放和各自爲政。
将來,計劃内這一塊,會越來越小。那就根據發展形式,把計劃内的生産資源,逐漸調往計劃外集團。
最終,随着計劃内集團的逐漸消亡,計劃外集團将會成爲具有現代管理模式的,新的礦機,有自己的公司化管理團隊,有自己的産品和屬于自己的專業化生産工廠,功能齊全,各負其責,有效減少腐敗環節。
這是他心裏逐漸思考成熟的一個計劃。
當然了,要實現這個計劃,還得需要一定的計謀。
他知道,不管他怎樣跟張代表苦口婆心地說,下放财權給所有車間的危害,看到了小件車間取得實際利益的張代表,最終都會走這一步。
可是,那些工人出身的車間主任們,他們的見識和知識,還不能适應這種自我營銷式的市場化管理,必将出現混亂。
結果就是,各車間不但不能因爲幹計劃外産品盈利,反而無法避開債務陷阱,投進去材料不少,錢沒見着幾個,都成了賬了。
不僅如此,因爲幹計劃外産品,計劃任務也搞了個亂七八糟的,大有人在,一時間焦頭爛額。
張代表也因此焦頭爛額了。在那個時代,計劃任務隻能超額完成,不能完不成。
礦機眼看就要完不成計劃任務了,連上邊都對張代表不滿意了。
姚遠是可以預料這一步的。
人就是這樣,大多都是不到黃河心不死,隻有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才容易接受其他更好的建議。
在教美美的時候,他就有意無意給她灌輸一些觀念,隻有統一領導,統一銷售,統一生産,才不會産生混亂。
小件車間兩套生産系統的經驗,可以用來指導整個礦機的生産。
他的這些觀念無異是正确的,美美可以很快就接受。
當礦機的計劃外産品生産遇到阻力的時候,張代表肯定要征求幾個主要幹部的意見,美美在他心裏,已經是主要幹部了。
于是,美美就把她心裏的想法,自然而然說出來,把全廠的生産資源重新組合,劃分爲計劃内和計劃外兩套指揮系統,就不會産生這樣的混亂了。
果然,這個建議得到了張代表的重視,要美美拿出一份具體的方案來。
就這樣,姚遠心裏那份計劃的第一步,就離成功不遠了。
姚遠做事,曆來都是在心裏謀劃的。不到最後一步,誰都不知道他到底要幹什麽。
在美美看來,姚遠教她,是爲了她能夠上進,爲了她好。她絕想不到,姚遠在這背後,還有目的。
姚遠是在有目的地教她,讓她不知不覺成爲他心裏那盤大棋裏的一枚棋子。
如今,這枚棋子發揮作用了。
在姚遠的悉心教導和幫助下,一個重新整合礦機生産資源,建設計劃内和計劃外兩套系統的方案,就悄悄形成了。
當然了,想執行這套方案,沒有方案策劃人具體來領導,也是不行的。
姚遠深深知道這一點,隻在和張代表聊天的時候,稍稍從側面敲敲邊鼓,也就差不多了。
這一年的夏天剛過,在張代表親自主持之下,礦機綜合生産、材料、勞資、技術、财會各部門骨幹,成立了資産清查領導小組,對自身資産進行重新清查登記,爲以後的資産整合打基礎。
資産清查結束之後,礦機各車間根據廠部下達的,計劃産品生産均量,開始了初步的資源重組。
把生産計劃内需要的人員、設備單獨整合到一起,把倒下來用不到的,整合成另一個單位。這樣,每個車間就都和小件車間一樣,有了兩套生産系統。
大多數人希望留在計劃内産品這個圈子裏,因爲這是幹國家任務的,大家戲稱是“吃皇糧”的,将來保險。
所以,車間内的自我整合,從人員到設備,好的都留給了計劃内,計劃外的都是最差的,完全本末倒置。
過了年,美美基本成熟起來,張代表就以廠部的名義,成立一個生産資源辦公室,調美美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審查和調整先期各生産單位的自行整合狀态。
有張代表支持,在姜美美嚴令之下,計劃外産品集團,才有了一些必須的好設備。
生資辦公室,同樣集中了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對将來需要面對的外部市場進行全面歸類,确定主要目标,然後針對這個主要生産目标,再次重新組合各車間劃撥出來的,生産計劃産品之後,多餘出來的生産資源,成立模具、鑄造、小型機加和鉚焊組裝幾個車間。
同時,美美準備将來成立一個專門的業務機構,調劉健過來負責。
當然,現在這些,還隻是生資辦公室躺在紙面上的計劃,需要上報廠部研究,幾經修改,才能形成實施方案,這恐怕就得是明年的事情了。
而轉過年來,礦機根據生資辦公室定型的計劃,開始動大手術,各車間開始重新組合,成立新的生産車間,幹部進行重大調整,又是一片混亂。
這時候,張代表隻要求各單位在搬家重組的過程中,不得影響計劃内任務的生産,督促廠部生産部門下去巡視,現場問題現場解決,其餘就交給美美了。
對這麽大的調整過程,大家都沒有經驗,出現混亂自然難免,效率也不會高了。
可正是這個時候,是最适合做這樣的調整的。
因爲這時候礦機還有計劃任務,工人工資和生産資料還有保障,無論再怎樣拖沓時間,對整個工廠的影響,還上升不到危及生存的那一步。
如果把這個過程拖到以後,或者再拖後兩年,即便你調整過來,在市場經濟全面到來的時候,也沒有充足的時間掙夠足夠的資金,去研發自己的産品了。
如果當初的礦機,能提前走這麽一步,在混亂中首先建立一個對外的系統,打好這個将來有條件對外競争的基礎,相信以後的路會好走許多。
也不至于到了姚遠這一代,嘔心瀝血都無法扭轉混亂的,各自爲政的局面,隻能順着原有的生産結構考慮生存之路,那就有了許多的限制,你就是再有本事,都無法發揮了。
到一九八一年夏天的時候,經過近一年的調整,礦機終于理順了生産關系,各部門和幹部也調整到位,結束了混亂。
計劃内集團成立生産一部,由原來主管生産的第一副廠長負責,領導班子基本沿襲過去的體制,負責上級下達的計劃任務生産。
同時,成立生産二部,姜美美任二部部長,處級待遇,行使副廠長權力,主要負責對外承接各種工業産品制造加工和二部的生産調度安排。
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
美美隻是一個二十六歲的大姑娘,不但升到了中層幹部,還代行副廠長的職責,張代表面臨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這壓力不僅來自内部論資排輩慣了的幹部們,更來自上級的懷疑。
爲什麽要把這麽年輕一個姑娘,提拔到這麽高的崗位上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