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骁軍、嚴虎、陳子平三人率軍抵達海州衛城數日之後,得知建州三衛發生内亂,建州右衛都督同知愛新覺羅董山發動突襲,殺死了建州衛指揮使李滿柱,盡數收編了其部下人馬以及部衆。
此時的建州三衛已經全部收攏到愛新覺羅董山麾下,并且正在積極備戰。
三人得知消息後吃了一驚,沒想到那個愛新覺羅董山竟然有這等膽識,在十萬精銳明軍大兵壓境的時候,還有膽子發起突襲奪取建州三衛的控制權,頗有枭雄的風範。
張骁軍一面下令大軍即刻進擊,兩天之後三路大軍同時開拔,一面将建州三衛發生的内亂急報朝廷。
劉君韬接到消息之後頓時眉頭緊鎖,這個愛新覺羅董山與後世的野豬皮努爾哈赤很是想象,都有一股破釜沉舟的大膽識,并且善于在逆境中發現機會。
不過劉君韬不是後世明末的糊塗督師,麾下的精銳大軍也不是後世明末時候的烏合之衆,劉君韬更不可能給此時的建州三衛任何翻盤的機會!
于是,劉君韬當即給張骁軍、嚴虎、陳子平三人下達了嚴令,命令出擊大軍要嚴格執行朝廷的命令和陛下的旨意,殲敵務盡,絕不給建州三衛任何喘息、偷生的機會!
當劉君韬的命令送達大軍前線的時候,張骁軍、嚴虎、陳子平三人已經分兵出擊。
在大軍出征的當天,愛新覺羅董山還派人送來了請罪表,并且在親筆書信中表示,建州三衛将會每年加倍向朝廷進貢,并且交出李滿柱的一系列親信作爲罪魁回首,給朝廷一個說法,今後建州三衛将會繼續爲朝廷鎮守遼東、永爲藩屏。
在出征大典上,張骁軍當着十萬明軍将士、數萬圍觀百姓的面,将愛新覺羅董山送來的請罪表和親筆信當場撕毀,并且将使者斬首祭旗,讓副使将其人頭帶回去。
“告訴董山,大兵殺到之時,就是建州滿族覆滅之日,讓他洗淨脖子等着!”
副使早已經被吓破了膽子,驚慌失措的帶着使者的首級逃了回去。
此時張骁軍已經率領陷陣軍和禁衛第四軍、禁衛第五軍由中路出發,抵達了清河堡駐紮。
就在此時,張骁軍接到了一系列的壞消息。
“據報遼東總兵鄭宏爲大軍前鋒掃蕩建奴村寨,其部驕狂不自知,在老爺嶺一帶遭遇建奴主力伏擊,激戰之後全軍覆沒,遼東總兵鄭宏以下七千兵馬無一生還!”
“據報建奴大軍突襲三道關,旋即破之,都指揮使鄧佐率部馳援三道關,于雙嶺遭遇伏擊全軍覆沒,都指揮使鄧佐陣亡!”
“據報建奴大軍分兵出擊,兵鋒不斷襲擾連山關,開原、撫順,鐵嶺、甯遠、廣甯等地,殺掠邊民多達十萬!”
這些消息讓張骁軍怒不可遏,十萬精銳大軍兵分三路出擊,而且遼東本地的三萬多兵馬或是分兵據守各地,或是主動出擊爲主力大軍掃清前方障礙,但如此大好形勢還要讓建奴打出了這麽多的戰果,甚至讓眼下的形勢頗爲受挫,這不能不讓人惱火。
同時,張骁軍也确實爲此時遼東本地兵馬的戰力而堪憂,竟然在如此優勢的情況下,還讓建奴連番設伏得手,甚至還折了一鎮總兵官,這樣的戰報送到朝廷中,朝中的那些大臣還不知道要如何聒噪!
此時,張骁軍急需要一場大勝利!
張骁軍看着眼下的戰報,思索一陣之後,便決定臨時修改一下之前的計劃,張骁軍命令陳子平率領右路大軍駐守連山關一帶,就地對襲擾的建州兵馬發動進攻。
同時,張骁軍命令嚴虎率領左路大軍在鐵嶺一帶駐防,同樣對襲擾的建州兵馬發動進攻。
“如果敵軍乃是小股襲擾,則就地殲滅之!如果敵軍乃是主力兵馬,則暫時拖住,或是将其重創,其餘兩路兵馬将急速馳援!”
這道命令分别送往了左、右兩路大軍中,而後張骁軍便率領中路大軍繼續前進,兵鋒直逼撫順關。
聽聞十萬明軍并沒有因爲遼東本地兵馬失利而停止前進,更是直接将自己派出去的使者祭旗,愛新覺羅董山頓時驚懼交加。
愛新覺羅董山原本想憑借自己不斷襲擾,以及此時打出來的戰果來讓明軍遲疑不前,卻萬萬沒想到,十萬精銳明軍根本沒有任何的猶豫,甚至對此時建州衛的勝利視而不見,好像是絲毫不将建州衛放在眼裏一般。
三支明軍猶如三支利箭一般,朝着建州三衛直愣愣的插了過去,讓愛新覺羅董山憂心不已。
僅僅數日之後,愛新覺羅董山得知明軍中路大軍已經抵達了撫順關,并且将在撫順關一帶襲擾的數百建州衛兵馬盡數殲滅。
而在鐵嶺和連山關的上千兵馬也不知所蹤,愛新覺羅董山明白那兩支兵馬肯定是被明軍給吃掉了。
雖然這将近兩千人馬全都是之前李滿柱的部下,愛新覺羅董山所部并沒有遭到什麽損失,但這樣的消息對于建州三衛的士氣來說,可謂是緻命的!
“十萬明軍已經繼續向建州衛城進發,目前最近的中路明軍距離建州衛城還有三天路程,其餘兩路明軍最多五天便到!”
這個消息就像是炸雷一般,讓整個建州三衛人心惶惶,明軍那不可戰勝的印象深深的印刻在建州三衛所有人的心頭,如果不是顧及着朝廷的“仁義”,估計建州三衛之前是沒有膽子犯下如此不臣行爲的。
可是此時說什麽都晚了!
面對眼下的形勢,愛新覺羅董山隻能死戰到底,按照眼下的局勢,愛新覺羅董山明白死守建州三衛是沒有絲毫勝算的,自己隻能集中兵力,利用遼東的有利地形,在野外尋找機會重創明軍,而且隻能斷其一指!
如果讓劉君韬得知此事愛新覺羅董山的想法,一定會大吃一驚,甚至還會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這完全就是後世野豬皮努爾哈赤“憑他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翻版!于是,愛新覺羅董山集中了自己所有的兵力兩萬重甲步兵、八千鳥铳手、一萬重甲鐵騎,以及五十門各式火炮、四萬奴隸軍,全部拉了出來,大軍從建州衛城出發,朝着南面殺去,建州衛城中隻有族中一些壯婦和老人防守,沒有一兵一卒。
愛新覺羅董山準備先尋機擊敗中路的明軍,這樣一來左路和右路明軍就失去了聯系,愛新覺羅董山也可以繼續各個擊破,如此一來說不定自己就可以創造一場奇迹,可以打破天策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僅僅兩天時間,愛新覺羅董山便率軍挺進了八十裏,這樣的行軍速度非常迅速,甚至比天策軍将士也不逞多讓。
此時,愛新覺羅董山率軍抵達了建州衛城以南不足百裏的塔山一帶。
在塔山上有一座古城遺址,便是塔山城,可以居高臨下俯視四周,隻要占據這裏就可以切斷周邊通向北面的道路。
塔山城高據山頂,南臨北沙河,形勢相當險要。山城四周城牆用土沿山脊築成,周長約一千五百餘米,東低西高,呈簸箕形,城東、南設有城門,
《新唐書》卷四十三載:"自都護府(令遼陽)東北經古蓋牟、新城……至渤海王都。"塔山山城正置于遼陽與撫順高爾山新城之間。當年唐太宗征遼東,四月李世績攻破蓋牟城。"六月已亥,以蓋牟城爲蓋州"。後唐滅高句麗後,列遼東地爲州縣,才再置蓋牟州。
這邊是塔山城的由來。
此時,愛新覺羅董山準備将主力大軍駐守于此,利用塔山城的有利地形吸引中路明軍來攻,在這裏打一場防守反擊大戰。
其實愛新覺羅董山原本是準備利用野外地形打一仗,但一路走來,明軍的推進速度太快,愛新覺羅董山還沒率軍趕到合适的交戰地點,明軍就已經推進過來了。
所以愛新覺羅董山隻能率部在更适合防守的塔山城駐防,這裏至少比建州衛城更加堅固,地形也更加有利。
此番,愛新覺羅董山将麾下兩萬重甲步兵、八千鳥铳手部署在塔山城内,并且準備了大量的守城器械,作爲防守城池的主要力量。
五十門各式火炮也全部部署在城内,可以居高臨下轟擊周邊各處,對明軍發起火力覆蓋。
而一萬重甲鐵騎則是部署在塔山城左翼,那裏地勢較高适合發起沖鋒;至于四萬奴隸軍則是在山下安營紮寨,在塔山城右翼的平原上抓緊時間修築防禦工事,這四萬奴隸軍就是用來消耗的,愛新覺羅董山準備用這四萬奴隸軍最大程度的消耗明軍的兵力。
這樣的部署,愛新覺羅董山自認爲已經是萬無一失了,已經将自己麾下的兵馬戰力發揮到最大。
而且,經過之前與遼東本地兵馬的交手,愛新覺羅董山也認爲那十萬精銳明軍即便戰力再高,也不會超出遼東本地明軍太多,畢竟建州衛兵馬沒有與天策軍和大明新軍交過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