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七年十二月,京師。
此時朝中已經通過了修改大明律的議案,将建立君主立憲制的條款寫進了大明律之中,開始在大明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
眼下已經入冬,京城内外已經是寒風肆虐、大雪紛飛,劉君韬策馬走在大街上,身旁圍繞着數十名重甲鐵騎将士護衛。
來來往往的行人卻是絲毫不畏懼嚴寒,依舊在做着生意、采買年貨,一派繁榮的景象。
看到民間如此平穩,劉君韬便放下心來,雖然朝中經過了一番生死動蕩,但這場宮門政變并沒有影響到民間,僅限于朝中争鬥而已,這才是劉君韬想要的效果,那就是鬥而不破,即便朝中再怎麽争鬥,也不會影響大明的正常運轉,也不會讓民間百姓因此遭受動蕩。
在街面上逛了一會兒,劉君韬便率部來到了宮門外,而後劉君韬便進宮面聖。
此時,西廠提督汪直已經等候在此,眼見劉君韬前來,微微歎了一口氣。
“閣老來了?”
劉君韬點了點頭,與汪直一同向宮内走着,說道“陛下還好嗎?”
“氣消了一些,不過一會兒見面之後,肯定會對閣老發脾氣的,閣老可要注意一些。”
“嗯,這是自然的。”
接着,劉君韬便問道“那兩封議案如何?陛下可看過?”
汪直說道“陛下倒是看了,不過看樣子不會同意的,就連雜家也對閣老此議很是不解啊。”
劉君韬沒有說話,汪直自顧自的說道“閣老的那兩份奏折,一封是準備出兵攻打日本國,這沒什麽,既然陛下已經默認了眼下的局面,打不打日本國也就無所謂了,昨日就已經批準了這封奏議;但是第二封,閣老提出的準備在大明成立什麽政黨,這可是萬萬不可的!”
“哦?爲何?”
汪直看了劉君韬一眼,皺着眉頭說道“爲何?閣老難道不明白嗎?”
正說話間,二人便來到了成化帝的寝宮。
寝宮内,成化帝一臉陰郁的坐在龍椅上,看着劉君韬和汪直,冷聲說道“你們這是商議好了?”
劉君韬沒有說話,汪直則是笑着說道“陛下這是哪裏話,雜家可是陛下的貼己人啊。”
說着,汪直便站到了成化帝的身旁,不再說話了。
“哼!”
成化帝又瞪向劉君韬,說道“閣老今日前來,就是爲了建立政黨之事嗎?此事不必在意,朕,不會同意的!”
劉君韬說道“陛下,臣也是一片公心,不知陛下爲何要否決此議?”
“自古以來,曆代帝王都嚴禁朝臣結黨營私,此番閣老竟然堂而皇之的要建立什麽政黨,這是什麽意思!”
“《論語》曰:"君子群而不黨";以黨爲不良之名詞,故世多以黨爲戒,後漢始有黨禁,宋以前之黨,所争者官位,所報者私怨,亦無政策可言,皆非政黨。宋仁宗時,始有朋黨之議;歐陽修著《朋黨論》,謂惟君子有朋;蓋已明于君子執政,必多集同志以行其政策,不必以朋黨爲諱矣。我華夏之有政黨政治,殆自宋神宗時之新舊兩黨始。其後兩黨反複互争政權;新舊兩黨各有政見,皆主于救國,而行其道特以方法不同,主張各異,遂緻各走極端。縱其末流,不免于傾軋報複,不可純以政争目之;而其黨派分立之始,則固純潔爲國,初無私憾及利祿之見雜其間。宋之敗亡,便是壞在了黨争之上!”
成化帝所說的這些,劉君韬自然是知道的,顯然成化帝是将黨争與政黨執政相混淆了。
劉君韬微微皺眉,說道“陛下,此政黨非彼黨!臣提議成立的政黨,乃是公黨,建立政黨是爲了約束朝臣。今後,凡是五品以上官吏,必須加入政黨之中,并且接受政黨規章的約束,違反規章者,便要嚴加處置。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肅清吏治、選拔人才,還可以杜絕一些隻會誇誇其談的無用之人。”
“政黨首要在于政!臣所提之政黨,便是要專心于朝政,所做之事、所謀之策,皆是利國利民之舉,隻有這樣的政黨,配合上眼下我大明的君主立憲制,才能确保大明永盛不衰!”
關于建立政黨的好處,劉君韬在奏議中已經寫得太多了,成化帝并不是一個愚昧、迂腐的帝王,雖然奏議中的内容有些超前,但成化帝也能夠看的明白,隻不過是心中執拗而已。
同時,成化帝也擔心政黨之議,會逐漸演變爲宋代的黨争之禍,甚至是會讓大明朝政徹底失控!
不過,在劉君韬的努力下,成化帝還是松了口,同意在朝中推行政黨制度,但是作爲交換條件,目前大明政黨隻能作爲約束官吏、選拔人才之用,不能在朝政方針上施加影響。
也就是說,此時大明政黨并不具備“黨政一把抓”的屬性,對于一些政令,加入政黨的官吏并沒有一票否決權!
對此劉君韬也是當即便是同意,畢竟此時政黨對于這個時代來說的确是一個超前的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直接來個兩黨制,或者是全民大會制度,隻能慢慢演變。
劉君韬心中也很是好奇,在眼下大明帝國的政體中,讓政黨制度自行發展,最後會演變成什麽樣子?
在建立政黨的問題上,劉君韬最終與成化帝達成了妥協,而後便開始向成化帝彙報出兵日本國的事務。
“陛下,此番出征日本國,臣準備調集北洋艦隊中的黃海艦隊,負責奪取制海權,并封鎖日本國沿海各地;同時,征調虎贲軍、陷陣軍、鷹揚軍三部,以及五萬新軍一同出征。此番開戰,臣準備畢其功于一役,徹底打斷日本國的脊梁,占據日本一部分領土,作爲國朝的海外領土,迫使日本國簽訂城下之盟,作爲國朝傾銷貨物、進口原料之地,并且對國朝行事臣子之責!”
對于出兵之事,成化帝聽得很是認真,畢竟這是軍國大事。
而且劉君韬所說的内容,成化帝也很是贊同,與其徹底吞并日本國,花費大量的兵力、物力去消化一個國度,甚至還可能向之前的越南一般,空費國力最終還要放棄,不如就将日本國作爲大明的一個洩洪口,不斷爲大明輸送錢财、消化内部矛盾。
“嗯!很好!”
成化帝說道“此事,就由閣老全權辦理吧。”
從宮内出來之後,劉君韬便馬不停蹄的返回了内閣總理衙門,将已經準備好的《大明政黨籌建議案》下發出去,并且責令吏部副尚書藍思齊全權負責此事。
劉君韬還特意叮囑藍思齊,在大明軍隊之中重點推行政黨制度,并且要以軍中的武棹社爲藍版進行籌建,讓大明軍隊徹底掌控在國家手中,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各地武将擁兵自重的可能性!
其次,劉君韬還規定大明各地總督、巡撫、總兵官必須無條件參加朝廷吏部組織的培訓,隻有通過了測評才能畢業。總督、總兵官還要經過武棹社的培訓,以堅定其報國之心和意志力。
對于無法通過測評的各地總督、巡撫、總兵官,劉君韬規定有一次補考的機會,如果還無法通過,便要進行裁撤、調換。
藍思齊當即領命,興匆匆的召集手下去準備推行了。
沒過多久,朝廷便頒布了成立政黨的命令,大明各地的文官武将頓時爲之一震。
之前大明實行君主立憲制度,滿朝文武還能認同一些,畢竟大明實行内閣制度已經這麽多年,基本上算是有所傳承的,大明上下官吏的心中還能接受一些。
但是面對成立政黨的命令,大明上下的文官武将都是想不明白,也看不明白。
不過面對朝廷下了大力氣推行的政黨制度,各地官吏也隻能盡力配合,一時之間培訓班在大明各地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建立起來,大明各地的文官武将無一例外的輪番進去進修。
與此同時,劉君韬下令調集北洋艦隊下轄的黃海艦隊先一步出擊日本國,先行繳清日本國的海上力量。
“要讓日本人片帆不得下海!”
這便是劉君韬給兵部海軍司下達的死命令。
而調集的虎贲軍、陷陣軍、鷹揚軍三部,以及五萬新軍也已經集結完畢,此時全部開赴到山東布政使司登州府沿海駐紮,隻待海軍完成了既定目标之後,陸軍便開始渡海進攻日本國本土。
爲了盡快完成陸軍的轉運和投放,劉君韬下令調集了三千多艘海船備用,這些海船已經聚集在登州府一帶,随時可以投入使用。
而财政部更是已經備足了錢糧,足夠海陸大軍奮戰兩年所需,現在大明可是國富兵強,根本不必爲錢糧發愁。
大明帝國即将出兵的消息也傳到了日本國,頓時讓日本舉國驚駭,從上到下一片恐慌之色。
面對大明帝國強大的威勢,日本各番隻能硬着頭皮調集兵馬準備迎戰,将全國所有海船集中在鹿兒島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