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順四年四月。
此時的山西一省,在山西總督府商部和民部的帶動下,已經是商貿大興,各地的商賈都是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紛紛投下銀子開設工坊、商鋪,山西各地的商貨更是流通到了周邊各省,甚至是南方各省。
而且,此時的山西和山東也是連成了一片,兩省的商貨和商賈互通有無、相互幫襯,如今已經是共進退、共富貴了。
在山西總督府和山東鎮總兵府的扶持下,兩省的商賈可以說是大踏步的發展着,山西和山東已經成爲了整個大明經商環境最好的省份。
随着這樣的環境,劉君韬麾下的收成也是飛一般的增長着。
如今,劉君韬麾下的進賬分爲了兩部分,一部分是山東鎮總兵府那邊,一部分就是山西總督府下屬的産業。
光是去年,也就是天順三年一年的光景,山西總督府和山東鎮總兵府便進賬白銀八百九十餘萬兩,這還不算玉山票号等“金融産業”吸納的銀子!
可以說,此時的劉君韬已經是富可敵國,甚至可以說是當今的大明沈萬三了!
這還隻是銀子一方面,民部的形勢也是非常喜人。
去年一年,民部收獲的糧草共有六十七萬石,日後如果天策軍遇到戰事,就算得不到朝廷的供給,天策軍将士也可以打上一年半載,而且還可以繼續無期限的打下去,畢竟此時民部已經開墾出了數量非常可觀的農莊,每年的糧食産量可以說是在大明前列的。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内,劉君韬也是對山西一省的兵馬進行了整頓,雖然山西各地駐軍的戰力有所提高,但還是達不到天策軍那樣的的水平。
不過,此時山西一省各地駐軍的戰力,也遠比之前強上不少,可以說是大爲改觀了。
與此同時,劉君韬接連在大同鎮城、太原府城新建立了兩處兵仗局,如今也都是開始産出。
而且因爲此時劉君韬手中的錢糧豐厚,投入的資金和人力也遠勝于之前,所以大同兵仗局、太原兵仗局的産量比原先玉山兵仗局高出了兩倍不止。
眼見各項事務已經走上了正規,劉君韬便準備開始擴軍了。
此時不管是駐守山西的天策軍将士,還是留守山東的天策軍将士,在兵力上都是不足的,所以擴軍還是很有必要的。
隻不過現在劉君韬還是沒有考慮清楚,此番擴軍是直接新建幾個軍,還是在原有軍的建制上,擴充兵力,所以此番擴軍還是處于謀劃階段。
軍事上需要謹慎,但是經濟上還是要勇往直前的。
劉君韬在計劃擴軍的同時,已經開始準備在大同鎮北面的漠南地區實行大農場計劃。
劉君韬準備聯合山西、山東等地的商賈,在漠南地區大面積屯田,或是開設畜牧業的農場,這樣不但可以爲天策軍将士和山西等九邊将士積累糧草,而且還可以讓各地商賈獲利、安置大量的人口,徹底占據漠南地區,壓制鞑靼部的活動範圍。
當然,這樣的計劃還是需要天策軍這樣強大的武力作爲保障,才能最終實現。
不說此時軍部的軍屯、民部的民屯,便是未來各地商賈進行商屯,移民屯,所需各類器械都是海量,特别耧車、水車、筒車等屯田良器械,可謂供不應求。
當然,使用這些器械需要雄厚的财力,一架民部研發出來的大水車雖然日灌溉能力達到三百畝,但一架水車造價高達到百餘兩之多,等閑人等根本用不起。
甚至民間很多使用的龍骨水車,日提水量雖可灌溉十畝至二十畝,但一架水車造價也需十餘兩,很多普通人家一樣造不起。一般是幾戶人家合用一部水車。鄉間地主士紳。經常有靠出租水車獲利。
此外還有耦犁、耧車等先進的農具,特别是耧車,可同時完成開溝、播種、覆土等項事務,還保證行距、株距始終如一,效率上,也至少可日種一頃,這還是用牛的情況下。
這麽先進的播種機,其實早在漢武帝時便由粟都尉趙過發明,但一直在中原各朝使用稀少,爲何?太貴了!造價太高了。
這也是古代科技很難推廣的原因之一。
而且先進器械帶來的,往往是一部分人的失業。
劉君韬還記得,後世在工業革命的時候,英國就經常有發生工人搗毀機器的事情,是要生産效率還是要糊口飯碗?這是個難題。
不過,對于現在的山西總督府來說,劉君韬還是選擇生産效率爲上。
此時,山西和山東各地的各類水車廠訂單猛增,各個廠主拼命招募匠工,雖然目前下訂單的多是山西總督府、山東鎮總兵府的軍方和官方,但也有一些準備搞商屯的商人眼光超前,準備訂購大水車、耧車等物。
甚至一些有财力的,準備移民到塞外的百姓士紳,一樣準備購買這些器械。
這是一片院落,臨近大同鎮城西南郊山坳不遠,堂内滿滿都是書籍,中級研究員吳世勳戴着眼鏡,用一支鉛筆在硬紙上寫寫畫畫着。
紙上圖案是一種機械,有點象耧車,但又不是,原來的木匠吳世勳,現在已進入軍部研發司擔任要職,他們這些人還擁有一個響亮的稱号研究員。
聽說這名字還是甯北伯劉君韬親自定下的。
他們各人有各人的研究任務,吳世勳原來是木匠泥水工,當然主要研究的便是制械、城建方向。
按吳老頭說的,這真是光宗耀祖的事,自己臨近入土了,沒想到還有成爲官人,擁有類似文人稱号的一天。
不知不覺,吳世勳進入軍部已經一年多了,他的須發更是完全花白,不過仍然精神抖擻,擁有使不完的精力。
此時吳世勳也算是生活富裕,當初劉君韬讓利于民,一些不重要的廠坊分包給民衆,當時吳世勳便與家中子弟開了一家水車廠,現在水車廠生意興隆,已經成爲山西大同鎮有名的大廠之一。
衣食無憂,又身居要職,拿着豐厚薪俸,吳世勳别的沒什麽心思,就想着自己能否青史留名的一天,便若粟都尉趙過一樣,發明耧車,名揚千古。
此時,這片院落爲軍部研發司一些研究員合用,各自在搗鼓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鄰近吳世勳這片大院的,便是一個叫龍琨的中年胖子,一樣是個中級研究員,整日神神道道就在搞一些蚯蚓。
“不對,不對,如此麥子雖可收割,但散落滿地,更增人工……”
吳世勳在圖案上改來改去,總覺不滿意。
他想研究的,其實是一種收割機,由于漠南要進行大開發,又暫時地廣人稀,沒有機器跟人工搶飯碗的問題,短時間内要多産糧食,這就對高效率的機械需求極旺。
按吳世勳的想法,世上有快速播種物什,自然也有快速收割的機械,近期他在研究的,便是這個東西。
這樣的器械自然算是民生方面的,吳世勳雖然在軍部研發司的編制内,但是也會研發一些民部需要的東西,算是部門之間的合作事宜。
當然,這些器械的研發費用全都由民部來承擔,不會占用軍部的研發費用。
吳世勳放下眼鏡,踱出自己的辦公室,來到前方大院中,一些助手與工匠,正對着幾架木制機器忙活着,看着這些機器,吳世勳眉頭皺起,眼下有幾個難題。
一是麥子割下後,如何整理整齊,裝筐妥當,否則散滿一地,還不如手工操作呢。
二是效率問題,依吳世勳的估計,此物成後,不過收割速度比人工快兩倍罷了。
此物若隻比人工快兩倍,肯定難以推廣出去,耧車能日種一頃,但因爲價格高昂,民衆都不願意使用,這物更不用說了,這收割速度,必須要提高上去。
隻是怎麽改進呢?
帶着煩惱,吳世勳在院中踱步,更不知不覺踱到鄰近的龍琨那方院落去,二人沒事,也會串個門,或在一起閑聊喝茶。
到了這邊,就見龍琨指揮着助手們,正往一陰濕安靜所在,不斷堆積着牛、豬、馬、雞等糞便,還有大量的果皮、樹葉等堆上去,一邊喃喃自語,在筆記上記着什麽。
“……地龍習性喜靜,偏好潮濕,冬日更需鋪上厚葉,糞便,以免無食而死……”
他在忙活着,根本沒注意到吳世勳的進來。
這個胖肥的中年男子向劉君韬貢獻了草場養雞法,還有土缸孵蛋法,使得山西各地的畜牧業大大發展,現在他現也成爲了軍部研發司的主力人員,他身家一樣豐厚,因爲各用草場養雞鴨的畜場,都要向他交納一定的專利費用。
他現在在研究用蚯蚓喂養雞鴨,因爲他發現,養蚯蚓耗費少,喂養出來的雞鴨,更又大又肥,下蛋率都提高不少。
而且蚯蚓糞便可以增肥土地,醫藥又稱地龍,可以入藥,具有清熱、鎮驚,利尿,止喘等功效。
所以這一年多的時間裏,他都在研究這個蚯蚓的事。
他喃喃自語着,吳世勳雖然進來,其實還是挂念着自己的事情,他看着龍琨在動作,又似乎沒看到,隻是忽然喃喃說了一句“麥子割時散落一地怎麽辦?”
龍琨無意間的回了句“用筐筐着呗。”
吳世勳眼前猛然一亮“對啊!”
他匆匆忙忙出去了,龍琨仍然繼續往自己筆記上記着什麽,根本沒意識到吳世宦的進來,出去。
此時的山西正是因爲有吳世勳等這樣的人,才在短時間内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在海量的銀子的作用下,山西和山東各地的商貨大興,冠絕大明!
tianced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