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六年,九月。
山東鎮總兵官劉君韬等十九鎮總兵,連同各地鎮守參将、副将等幾十人紛紛上奏朝廷,無一例外全部開始抵制内閣首輔陳循提出的派出鎮守官、加強各地巡撫權柄的兩項主張,一時間聲勢浩大,就連兵部尚書于謙也不能制止。
但是由于景泰帝已經病入膏肓,目前已經沒有辦法處理政務,朝中的政務實際上已經由内閣首輔陳循等文官勢力把持住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劉君韬等一衆武将的反對并沒有起到任何效果,直接被内閣首輔陳循等人無視了,并且還以朝廷的名義,對上書的衆多将領進行駁斥、訓斥。
沒過多久,朝廷便頂着壓力派出了第一批鎮守官,其中就有此時任兵部侍郎王骥。
當劉君韬聽到王骥這個名字的時候,也是感受到了内閣首輔陳循的“用心良苦”。
這個王骥雖然隻是兵部侍郎而已,但之前可是做過兵部尚書的,隻是因爲被人彈劾,才被降職任用。
劉君韬穿越之前熟悉明史,對于這個王骥也很是熟悉,知道此人可不是一個文文弱弱的書生,也不是一個迂腐之人,而是真真正正知兵的能臣!
看着情報部送來的消息,劉君韬的腦海裏也翻湧出了王骥的信息。
王骥,字尚德,保定府束鹿縣今河北辛集人。
據稱,這個王骥剛毅有膽、曉暢戎略,永樂四年登進士第,授兵科給事中。明宣宗時累遷至兵部尚書。
在正統三年的時候,王骥還率兵與陝西鎮參将蔣貴一起,分道夾擊轉戰千餘裏,擊破擾邊的瓦剌軍,迫使朵兒隻伯遠逃,立下了大功。
正統六年至正統十三年間,王骥總督軍務,三次征讨麓川,并且因功封靖遠伯,與威甯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成爲明代因軍功封爵的三位文官。
不過後來王骥被朝中禦史言官彈劾以勞師費财,賴權宦王振庇護才得免罪,這也是王骥仕途中的一個巨大污點,特别是在土木堡之變後,更是讓王骥從兵部尚書直接被降爲兵部侍郎留用。
後王骥還曾率軍平定湖廣等地的苗人叛亂,獲賜世券。
劉君韬還記得,王骥因參與奪門之變有功,獲授兵部尚書而取代了于謙,并加号奉天翊衛推誠宣力守正文臣、光祿大夫。數月後,王骥請老告退。
天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