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神火罩和李雲的真法靈韻交相輝映,竟映照着這一片天空都是赤紅色的。赤紅蒼穹,看的明心是又驚又呆。
他明心雖供奉道門仙神,但内心從未有過修自身道路的想法的。
可看着這染紅天空的赤火,滾滾湧動的靈韻,他突然有一種男子漢大丈夫當是如此的情感來。
熾火與火罩相互交鳴,道道文字憑空浮現。
明心和葉山盯着憑空出現的文字,不由自主的就被吸引在内,特别是尚未接觸過仙修之法的明心,這些文字就好像在時刻沖擊着他們的大腦一般,似有一種明悟之感。
“上仙,這些文字在我腦海裏遊蕩。”明心猶豫片刻後将情況托出。
“無妨,這仙門修法是你兒子葉麟和葉山共同感悟所作出,我想他們的靈妙法門應該是不會吝啬于你的吧。”李雲頓了頓說道:“好生感悟,貧道将這文字具現也是想讓你更好理解,不要辜負了你孩子的好意.”
明心愣了愣,面露感激之色,然後便繼續放開心思去參悟上書文字。
一旁的金蓮搖曳,似乎是對李雲有着感激之色。
如今葉麟的意識已經幾乎蘇醒了,自然是知道自己父親這些年的等待,心中又有感動又有愧疚,很多年便想着身爲人子能做些什麽。
這九龍神火罩本就蘊含着天地至理,火氣奔騰,對于葉麟而言相當于和天地道理同伴。
由于和九龍神火罩的勾連再加上和葉山的溝通,由尋常的吞吐法門做起,久而久之吞吐天地靈氣也參悟出了一些靈道之法來。
他用這參悟出來的靈法已經修煉了有一段時日了,即使還未有脫胎而出,但他已經是一個小修士了。
不過葉麟也知父親等待多年,是肉體凡胎之身,最悲觀的結果便是葉麟成功借助金蓮塑身蘇醒,但那時的明心已經是垂垂老矣,行将就木.
這些年父親替他做的,他也想替父親做些什麽,奈何他本就野路子出身,無法将自身靈幻感悟交托給父親。
如今由李雲完善轉達,葉麟内心隻有感激涕零之意
“這本就是你所著靈法,我傳你父親自然是應有之意。”
李雲回應葉麟的感激,有一些卻之不恭之意。
其實李雲也是沒有想到,這葉麟居然還真的在金蓮内部鼓搗出了一套仙門靈法來,将來可以修得自在超脫的那種玄妙靈法。
此番幫助除了助明心一臂之力以外,未必是沒有一點點私心在裏面的,這葉麟化金蓮,又和九龍神火罩結緣,心術正道,耿直良善。
他身上看起來是有不少緣法在裏面的,至少李雲覺得,如果日後真的有什麽人道盛極而衰,有天魔引天地之變的事情,多葉麟一個心術正道且緣法不淺的修真者也不是什麽壞事兒。
随後李雲便也在這山上住一段時間,明心初涉吐納修真之道,有些東西混沌不明,李雲也在山中同他互相印證修煉。
同時葉山這狐狸也在旁邊沾沾光,學習靈通妙法,道妙無窮。
蓮花池下,白袍道人講學誦經,言天地妙法,旁側有一人一狐,中有金蓮錦鯉,甚至連飛鳥都駐足在旁側,聽誦經講道。
飛鳥錦鯉靈智不開,雖然聽不太明李雲說的是何,卻也能從中得到一些道妙感悟。
此番不僅僅是穩固他法,也有一些穩固己法,印證己身之道在裏面。也算是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事。
“這妙法就叫《金蓮妙法》吧。”李雲笑着說道。
金蓮化生,算是将這名兒的主導權給了金蓮内的葉麟。
金色的蓮花搖曳,表現出欣喜之意來。
這金蓮妙法有九龍真火之相,但本質還是李雲教與葉山的道門吐納之法爲基。
嚴格意義上來說應當叫做‘九龍真武道妙真法’來說會更合适一些。
以道門靈法爲基骨,九龍神火之力爲肉皮外相。
李雲隐隐能感覺到,自己可以一邊修自己本身就具備的《修仙法》還能輔修這《金蓮妙法》。
此時,李雲總算是知道爲什麽《修仙法》是絕強的修道法門了。
和這《金蓮妙法》相互印證,交融起來居然沒有半點生澀之處,仿佛這《金蓮妙法》是脫胎于《修仙法》的一般。
這火相妙處也能融入到自己的修仙法之中,使得自己的修仙法更有神異,與火相之氣濃郁時修煉事半功倍。
‘道生一,一生萬,萬物歸一,元生萬物。’
李雲有些感慨,原本以爲是和葉麟結了個因果善緣,卻沒想到的是,那個得了因果好處的人居然是自己,确實是沒想到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虎子無犬父的緣故,這明心在吐納靈息這方面也不遜色于兒子。
幾日過去竟也有幾分領悟到修真玄妙,天賦當真算是不錯,居然這就修出了靈息來。
第一次掌握靈通妙法的明心還有些手足無措,看着手中生出的一絲絲火氣有些好奇,又有些敬畏。
獲得力量後的第一反應是敬畏,這确實是好事兒.
“貧道問你,你修仙求道,所爲是何?”
此時,李雲突然用上靈韻,詢明心修道之想。
并非李雲是因爲牽扯什麽因果才問的,畢竟這是葉麟所篆之法。
而且李雲對明心的人品也有一些認識了解,自然是不會有問題的,之所以發問是因爲修者問心,從一開始對修煉有一個概念上的認知。
知曉自身爲何而修,爲何而戰。
“我爲何而修。”
明心看了一眼池塘中的金蓮,說道:“爲了兒子吧,我想活的更久一些,能陪我兒子更久一些。”
沒有波瀾壯闊的願望,甚至單純的有些過分。
若是去随便問一個人,怕是回答應當是‘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之類的答案雲雲。
明心的‘道心’簡單而真誠。
此時,明心有些不好意思道。
“上仙,我這願望很小吧。”
“不,很偉大。”
李雲笑着望向明心,心滿意足。
道心通明已成,前路可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