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戈看着眼前三本有些虛幻的書籍,有些頭疼,選哪個比較好呢?
好像,那個都不錯哎!
“師父,你覺得我選那個好?”陳戈問道,三本書,見識淺薄的他分不出優劣,陷入了選擇困難症當中。
“修行,是你自己的事,爲師不想替你做主。”孟子義開口道,拒絕替陳戈抉擇。
“其實修行,就是一場漫長的旅途,到達終點的路有很多,選哪條并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一直走下去,不要半途而廢。”見陳戈确實爲難,再看陳戈還年幼,孟子義又多說了兩句,不過依舊沒有給陳戈提出實質性建議。
“其實你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當初爲師想要修煉這門《清靜本源經》,你們師祖說什麽性格不合,偏讓爲師另選一門。爲師據理力争,廢了好大力氣,才說服你們師祖。”
說着,孟子義有些感歎。當年的情形,何止是“據理力争”四個字能形容?隻不過俱往矣,孟子義不想多談自己的光輝歲月。
他,孟子義,可不是王婆賣瓜般的人物。
“師父,我選這門。”陳戈指着中間的一本道,正是《清靜本源經》。
“哦?爲何?”孟子義饒有興趣的問道。
“弟子覺得,與其在原地猶豫,還不如盡快選一條,好盡早開始遠行。更何況我看這條路還挺順眼的。”陳戈順着孟子義的話道。
“好。”見陳戈已經決定,孟子義不再多說。一揮衣袖左右兩本消失不見,中間的《清靜本源經》直奔陳戈額頭,在碰到陳戈的一霎那化爲流光鑽入陳戈腦内。
陳戈隻感覺有無數文字鑽入自己腦海,最終形成《清靜本源經》這卷奇功,同時還有孟子義的話語傳入他耳内:
“此乃《清靜本源經》的前兩卷,有不懂的以後可以來問爲師。記住,未經允許不可外洩,否則爲師必定親自清理門戶!”
大量文字進入腦海,陳戈感覺腦袋發漲,過了好大會兒,才緩過神來。知曉現在不是參悟《清靜本源經》的時候,掙開眼睛,孟子義依舊風輕雲淡:
“你現在勉強算是踏上修行之路,當有個道号。雖然你現在修爲淺薄,用不上,但先定下來也無妨。你說,你叫什麽好來着?”
……
飄渺峰。
陳舒不顧兩人的勸阻,非要選殺伐最重的《周天浮屠錄》。
“乖徒兒,既然小霁雲說這本叫浮屠什麽的要天天打打殺殺才能修行,咱不選了好不?”
“打打殺殺有什麽不好?誰惹我了我正好一巴掌拍死他。”陳舒抱着周天浮屠錄不撒手。
“都是你!”飄渺不善的瞥了眼霁雲真人,看的霁雲如坐針氈,心中還有些委屈:是師叔您讓晚輩将三仙門各脈,有名有姓的功法全都找來,好讓您的寶貝徒弟挑選,現在找來了又怪罪晚輩。
兩人威逼利誘,想要陳舒放棄《周天浮屠錄》,可在陳舒可憐汪汪的眼神攻勢下,反而被說服了。
“打打殺殺就打打殺殺吧,也沒什麽不好的。”最後,飄渺如此安慰自己。
“至于道号?”飄渺思索下一個問題。
“就叫斬仙好了!陳斬仙!”關于這個問題,陳舒一錘定音!
……
“你就叫問道吧,陳問道。”與此同時,青竹峰的孟子義給出陳戈的道号。
陳戈自沒有意見。
……
回到房間,陳戈閉目參悟《清靜本源經》。
這是什麽玩意?
看了前兩段,陳戈發現字他都認識,但連一塊他就不懂了。
怎麽辦?
掙開眼睛,陳戈無奈,師兄師父說修行好似爬一座高山,可他現在發現,修行好像比爬山還難。
“此乃《清靜本源經》的前兩卷,有不懂的以後可以來問爲師。”
陳戈想起孟子義之前的話。
也就是說,師父早就會料到,他會不懂。
要不,去問師父?
陳戈心想,不是有句老話說‘不會就要問’?更何況這還是師父有言在先。
不過陳戈走到門口,忽然停住腳步,他覺得就這樣去,很不好。
自己隻是看了一眼,就能判斷自己一定不會了?
師父要問他哪裏不會,他怎麽答?難道說都不懂嗎?
陳戈覺得他說不出這句話。
心有決定,陳戈退了回去。重新閉目再看。
第二遍,依舊不懂,看的雲裏霧裏的。不過陳戈早有所料,沒有停頓一直往下看。
将所有内容粗覽一遍,陳戈覺得他頭痛的很,掙開眼睛,看外面天色已經快暗了。
感覺腹中饑餓,陳戈先吃了點兒東西,喝口水。然後攤開紙,拿支筆開始亂劃。
先是畫了一個大方框。
“假如将這個大框框,看做我腦海中的《清靜本源經》。那麽……《清靜本源經》可以分爲四部分。”
陳戈在大方框中央,接連畫了一橫一豎,将框框分爲四部分,分别标注一二三四。
“一二部分我還偶有幾句看的懂,三四部分完全是霧裏看花。不過可以辨出,一二部分和通脈有些關系,三四應該算是另外一座高山了。所以……”
陳戈将三四部分畫個×,決定暫且不理會。
“那麽首要的,就是将一二部分弄懂。”陳戈有所決定。
做完這些,陳戈看天色不早,就忍不住疲憊,很快沉沉睡去。
第二天起,陳戈就開始一遍又一遍的參悟《清靜本源經》,同時對于不明其意的特殊詞彙,記下來去藏經閣查詢。
實在是沒辦法,陳戈才去找許多多或者孟子義請教。
這些舉動,孟子義都盡收眼底,心中頗爲滿意,傳授時也認真三分。
陳戈不知道的是,要是他不認真去想,十段話九段都來請教,恐怕迎來的就是訓罵。
訓罵其實還算是好的了,要是三番兩次都如此,還不悔改,被無視或者被送下山都有可能,那代表着孟子義已經放棄這個弟子,畢竟那樣的弟子,不适合在山上修行。
偌大的青竹峰,就算孟子義在收弟子方面不積極,難道真的就隻有許多多嘴裏的幾個弟子?
曾有不少,隻不過都被送下去了,山上修行變成南柯一夢,而他們的名字過往,沒有在青竹峰留下任何痕迹,怕給後來者警惕,未得顯露本性。
還是那句話,山上修行,一直都隻是個人的事。自己都不努力,難道還指望别人上心?
當然,要是陳戈一根筋,決定全靠自己,一直不去問,孟子義也不會說什麽,就當陳戈都會了。
如不然,難道還讓孟子義親自去問:你有什麽不會的?來我給你講講?
孟子義可不想被打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