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王項劇輕車簡從,帶着一群大臣和數十名手下的将領們,從小路倉皇逃離大營,往臨淄而去。
在他們身後,整個烏江大營已經熊熊燃燒,在烈火之中淪陷。
臨淄王項劇回頭一望,看見大營淪陷,心悸膽寒,不由悲從心中來。
“本王和衆諸侯們聯手起兵,50萬大軍屯兵烏江,卻落個如此凄涼的下場!”
項劇失聲痛嚎。
更讓他擔憂的是,回去之後...該如何是好?
臨淄國力弱小,如何是朝廷的對手。
他們一群數十人在小路上路況不熟,如無頭蠅般盲頭亂竄,尚未逃出十餘裏,卻見身後大群馬蹄聲急。
“快,不要讓臨淄王項劇逃了!”
“朝廷有令,誅殺一名叛王,封侯爵!”
“殺叛王投誠朝廷,可饒不死!”
數百名火槍騎兵看到他們的馬車,不由欣喜狂叫。
君臣們沒想到朝廷火槍騎兵追殺太急,頓時感覺大難臨頭,走投無路。
臨淄王項劇看到遠處人影瞳瞳,朝他們奔來,吓得魂飛天外。
衆臣們面面相觑,感到頭皮發麻,渾身冒冷氣。
“我們投江吧!”
“這水...太涼!”
“不如....”
文臣們心有靈犀,望向項劇。
“不如....”
衆武将們也頗爲默契,望向項劇。
臨淄王項劇驚恐的看向衆文武大臣們。
“噗嗤!”
項劇人頭落地。
大臣和大将們轉身跪在小道上,獻上叛王項劇的首級,恭迎朝廷軍隊前來。
...
傍晚時分。
楚天秀、李虞,還有朝廷一群将領步入烏江大營内。
叛王必死!
衆諸侯王們知道自己死期将至,死的死,逃的逃,沒有一個留在這烏江大營内。
但是,投降的文臣、武将們,還是有一條活路的,人數多如麻,紛紛在大營跪迎小昏侯等一群朝廷将領。
雖然戰敗之後,他們的下場也會悲慘。
但隻要能逃得一條性命,歸鄉務農,也是可以接受的。
“諸位,本侯向朝廷上書,除首惡誅主謀,其餘協從之人在戰場投降者可饒不死。諸位可留下參加夜宴,今晚之後,回鄉去吧。”
楚天秀看着衆降将們道。
“謝小昏侯!”
“謝朝廷開恩!”
衆叛軍大臣、大将們狂喜,紛紛叩拜。
大營,很快白起了流水夜宴,慶賀這次大捷。
烏江大營淪陷,50萬諸侯聯軍灰飛煙滅。
這意味着江北的諸侯王叛軍再也不成氣候,哪怕剩下幾隻三腳貓,也不過是垂死掙紮而已。
根本不用楚天秀親自去動手,派去了朝廷将領去收拾他們便可以了。
....
“捷報!”
“捷報——!”
“小昏侯率領火槍火炮新軍,擊破烏江大營,五十萬諸侯聯軍大舉兵敗。十路諸侯王,自刎烏江,兵敗而亡。歸降者,不計其數!”
“朝廷頒布《削藩令》!凡是參與叛亂的十路諸侯國,立刻撤銷封國,設置郡縣,歸我大楚朝廷直接管轄!”
“未參與叛亂的諸侯國,原樣不動。”
消息傳到金陵帝都,整個金陵城沸騰了。
《大楚邸報》反應最快,急忙趕刷了最新的戰報,在全城拼命售賣。
門閥士子們、勳貴們,無不争搶着買邸報,一睹爲快。
“一代戰神,新一代戰神啊!~前有太尉李榮,鎮守邊疆,威懾匈奴。後由小昏侯楚天秀,平叛諸侯之亂,立下不世之功!”
城裏的老朽們,一個個激動的顫抖。
茶樓,酒肆,百姓們無不在激動的傳揚此事。
烏江大營的這一場曠世大捷,一舉奠定了江北中原地帶的和平。所有諸侯們都被打懵了,那些并未參與叛亂的,絕不敢再造次。
...
皇宮。
氣氛肅穆。
禦林軍在皇宮各門嚴加戒備,無關人等,非奉诏不得入宮。
“宮裏什麽情況?”
孔寒友手持烏江大營的捷報,想要入宮和皇帝商量處理諸侯國叛王的事情。卻被擋在宮門之外,無法入皇宮内報喜,不由怒目瞪着宮門外太監。
“孔大人,宮裏出了大事,非皇命、太後命,不得進出。”
蔡和太監低聲拱手道。
“究竟出了何事?”
孔寒友問道。
蔡和大太監搖頭,被逼急了,隻能透露一點口風,“丞相,兩月前,皇上在秦淮河受了炸傷,本來調理一下也恢複了些,不是什麽大病。
隻是皇上不以爲意,這兩月日日撐着上朝,也不在宮裏歇息。一個月前,又強行親自出征丹陽城,操勞奔波,回宮之後便感到身子不适,這幾日越發嚴重了,時常昏厥不醒,偶爾蘇醒也犯迷糊。恐怕....恐怕...”
說着,蔡和大太監眼角淚花,頗爲悲恸。他自幼陪伴聖駕數十載之久,和皇帝感情自是無比深厚。
“宮裏,何人在皇帝左右?”
孔寒友目光凜然,低聲道。
“沈太後,崔皇後,太子皆在,太醫令宋邑大人,一直陪在皇上左右,親自照料。
隻是,太後說了,皇上醒來之前,文武大臣皆不得入宮内。老奴隻是傳達太後旨意,您暫時還不入宮見皇上。”
蔡和大太監抹去眼淚,連忙道。
孔寒友聞言,不由更加擔心起來。
太後、皇後、太子皆在,可見皇帝的病,頗有些重了。
不過,沈太後老練,曆經大楚數朝的政壇變幻,見識過無數大風大浪。有沈太後在,倒也無需擔心出現朝政傾覆的大變故。
“皇上病重,臣身爲丞相,更應該在帝駕旁親自守着。請蔡大人去見沈太後,務必準許三公九卿大臣,一起入宮陪聖駕。”
孔寒友沉聲道。
“沈太後不準,也是擔心你們外臣有人對太子不滿,幹涉帝位傳承.....這終究是天子家事。太後要保太子繼位,不想有外臣趁着内外之亂,幹涉此事,阻止太子繼位。”
“哼,家事?太後糊塗了!帝王傳承,此乃天下事。況且,萬一聖駕崩,太子項天歌年少,經驗不足,更需要輔佐大臣!三公九卿,豈能不在聖駕左右!
皇上若是能醒來,更要及時指定顧命大臣,托之國事,輔佐太子!
蔡大人,你立刻去跟沈太後說,我等三公九卿,要入宮陪聖駕!确保太子登基,此乃國事,非項氏、太後一人之事!”
孔寒友轉身便走,回去召集衆三公九卿大臣們一起入宮。
“這....好吧,老奴這便去告知太後。”
蔡和見孔寒友離去,憂心忡忡的歎了口氣。
顧命大臣,托孤重臣,這可是掌握着極大的權力。孔寒友,顯然不想讓沈太後掌握這一切...朝堂内定然又要一波争奪權力的大風浪了。
他急急回宮内禀報沈太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