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一怔:“發生何事了?”
“陛下、我們陛下,陛下他...”
最煩這種人,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偏偏他們就驚慌之下,就是說不出來,讓你急的抓耳撓腮進而暴怒。
要麽,更有甚者臨死之人會說:“殺我的那個人就是、就是、就是...”還不等說完,兩腿一蹬就挂掉了。
就問你氣不氣,有什麽臨死的話趕緊說出來不行麽。
言簡意赅,壞人死于廢話多。
好人死于誤會大。
換成石小凡或者他身邊的狗腿子,早就大嘴巴子扇過去了。
磨磨唧唧的,有話就說有屁就放。
你想幹什麽,結結巴巴的讓人悶煞,欠揍是不是。
和韓琦畢竟是文化人,是讀書人,人家有涵養的。
況且,大理對自己還不錯,自己怎麽能對人家發火。
“不着急,慢慢說,慢慢說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韓琦溫言安慰着。
這小太監總算是恢複了些平靜,但還是忍不住的的驚恐:“陛下,我們陛下出家了。”
“什麽!”
韓琦也驚恐的睜大了眼睛,出家?
沒錯,大理國王出家的例子比比皆是。
大理國二十二位國王,有九個出家的。
大理國崇尚佛法,即便是皇帝,對佛法也一向尊崇。
這也造成了,許多皇帝晚年都想出家的奇怪現象。
崇聖寺位于雲南大理縣城西北蒼山腳下,是一座建于六诏時的古刹。
崇聖寺曾經貴爲皇家寺院,一度爲東南亞的“佛都”。
這裏地理位置絕佳,左顧蒼山,右眺洱海,處于山海之間,喚做崇聖寺。
大理國九個君王在此出家,史書有“遜位爲僧”、“避位爲僧”的說法。
出家爲僧的段思廉,這讓韓琦大爲震驚。
要知道,但凡大理皇帝出家,總是有他的原因的,而且出家前都會留下诏書,比如說任命繼位之君。
可這次,段思廉直接跑去崇聖寺,把頭一剃袈裟一披,然後就不問正事起來。
偌大個大理國,群龍無首。
國不可一日無君,段思廉的避位爲僧使得朝野大嘩。
在位之時,段思廉就已經說服群臣,要歸順大宋。
一來大宋強大,他們有了庇佑。
二來,自己德微年邁,實在不想當這個皇帝了。
開始群臣還苦勸,到最後發現段思廉去意已決,加上歸順大宋确實好處多多,群臣也就都默認了。
本來,大理國皇權旁落,落在了高智昇手中。
他這個皇帝當的着實憋屈,似個傀儡一般。
後來,朱大昌陪同呂夷簡出使大理,協助段思廉奪回了皇權。
段思廉本就對大宋暗暗感激,如今他看到大遼與西夏歸順了,而且大遼和西夏百姓過得日子還不錯。
尤其是最先歸降的遼國,簡直就是遼北的魚米之鄉。
大宋有富庶的糧食,喝不完的美酒,吃不完的魚肉。
再看看大理,他們依舊還過着之前一樣的生活。
百姓們種植的,依舊是粟米雜糧之類的農作物。
隻有在水田之中,才能種植水稻。
可段思廉突然間好端端的就去做了和尚,其實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大理歸順了大宋。
曆史上,居然還有主動交出皇權,從而歸降的例子。
放在任何一個朝代,也是沒誰了。
韓琦驚駭莫名:“快,快帶我去!”
崇聖寺,韓琦等人被擋在了大雄寶殿之外。
此時,一個身穿回袍的老僧取代了原本高高在上的皇帝。
之前那個意氣風發,氣宇軒昂的大理皇帝,此時不過是一個幹巴老僧。
身份的轉換,使得韓琦極不适應。
都怪自己,若不是自己的這次到訪,說不定人家就不會出家爲僧了。
“大理皇帝陛下。”
韓琦叫了一聲。
既然出家,人家就已經四大皆空了。
段思廉頭也不回:“這裏沒有皇帝也沒有陛下,既入佛門四大皆空。
施主,你找錯人了,貧僧法号虛空。”
完犢子了,人家法号都有了,虛空,虛無空洞。
韓琦也不太明白這法号的具體意思,但總之人家是撂挑子不幹了。
這皇帝我不當了,俺去四大皆空了。
大理國,你們大宋不收,那就等着他亂吧。
段思廉還真是不遺餘力啊,韓琦頗感爲難起來。
這麽大的事,他一個使節是做不了主的。
即便是趙祯他也做不了主,要知道大理歸降可不是簡單的一件小事,而是一個國家。
如今的大宋,無論是文化經濟科技,都領先了這個時代數百年。
大宋有發達的醫療,尤其是太醫局和翰林醫官院,對于各種神藥頗有研究。
經濟更是不用提,據說一個大宋普通百姓的日薪,足以頂上大理窮苦百姓勞作一年的。
差距,就是如此之大。
文化更是繁榮,珠算、科學、生物、物理化學等簡單的理論,據說他們都有涉獵。
更别提,軍事上的大宋更是所向無敵。
單單是他們的大炮和燧發槍,整個世界上誰是對手。
還有遠洋航海的艦隊,更是爲大宋打開了航海之路。
源源不斷的财富,都湧入了大宋。
這樣一個國家,怎能不讓人向往。
并入大宋,是每個大理子民的願望。
據說并入大宋之後,百姓可以得到種子糧食,可以免除三年賦稅。
官員的俸祿翻倍,待遇空前。
皇親國戚更是待遇優惠,皇帝更是自由。
不再爲了政務操心,每日都是混吃等死逍遙快活,不然,哪有那麽容易他們肯輕易歸降。
大遼不是傻子,西夏也不是。
他們放着好好的大國不要,爲什麽要歸降大宋,看中的就是大宋的厲害。
現如今的大宋,已經在一個他們仰望的高度上去了。
“上使,您就答應我們陛下吧!”
大理國一個老臣,痛哭流涕。
“上使,我們陛下都出家做和尚了,您就答應了吧。
您難道就眼睜睜的看着,讓大理國内亂麽。”
“上使,我求您啦!”
面對這些群臣的哀求,韓琦心中千難萬難。
他不幫大理,大理很可能會亂。
幫,可是同意大理歸順這麽大的事,豈能如此草率。
“這個,容我想想,先容我想想。”
韓琦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