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下去就是蠢了,宋軍的意圖很明顯,狄青攻打西城門不過是佯攻,目的更像是在炫耀武力。
就是要告訴耶律宗真你,打下去你絕對沒有翻盤的機會。
識相的話,趕緊投降。
此時投降大宋至少對你還是友好的。
若是你敬酒不吃吃罰酒,等真的宋軍攻破了都城再讓你投降,那時候的你就隻能是階下囚。
殺雞儆猴,若是反抗大宋成爲階下囚,他們對你絕不會客氣。
别看宋軍對如今的遼人很寬容,那是因爲你沒有反抗。
若是反抗試試,他們依舊不會容情。
耶律重元非常明白這個道理,于是他決定這次是徹底的放棄抵抗,投降。
大開城門,耶律重元親率留守京城的文武百官開門投降。
這次,他們是無條件服從。
當然在這之前,他必須再次派出使者,也就是耶律齊賓去和石小凡談判,帶去自己的誠意。
于是耶律齊賓去了,他見到了石小凡,誠懇的表達了自己的意願:“南院大王,皇太弟表示願意接受你們大宋的任何條件,我們投降。”
這似乎都在石小凡的意料之中,此時的狄青也在營帳内,二人相視一笑。
“好啊好啊,齊賓兄弟,既然你們還願意做朋友,我們大宋自然對你們都是以禮待之。
告訴耶律重元,接受我們的招降,我們大宋對他依舊會許以官職。
隻不過,任何人成爲我大宋子民,必當遵守我大宋律法。”
耶律齊賓大喜:“這個自然,大王不計前嫌,我等自當感激。
下官這便回禀皇太弟,即刻出城投降。”
這次和談很順利,對方既然知道怕了,肯接受大宋的一切安排,石小凡也不至于繼續爲難他們。
耶律重元繼續保留其家産不動,他的私有财産受到宋廷保護。
但是至于會被大宋授與何種官職,這個石小凡就說了不算。
需要上報朝廷,由朝廷決斷。
很快,大遼國都中京城,耶律重元帶領文武百官舉城投降。
爲表示誠意,整個京城四個城門大開,駐守京城的遼軍獻出武器,在城外列隊接受招降。
宋軍也給了他們最高的禮遇,繼續保留遼軍建制。
不過是在遼軍中派出大宋的監軍,宣傳大宋的政策。
這些遼軍普通士兵是沒有軍饷的,他們參軍靠的就是一個字,搶。
搶的多分的多,當兵是爲國家服兵役的一種。
在宋朝以前,采用府兵制,成年男人有義務到軍隊參軍,因此是沒有軍饷的。
即便是有,也不過是很少。
到了宋朝開始推行募兵制,在軍隊包吃包住包衣服,還能領到一部分軍饷,很顯然,士兵領到的軍饷是花不完的。
對那些在外打仗的士兵,朝廷會交給士兵一半軍饷,另一半幫助士兵寄回家中。
不得不說,大宋的募兵制确實是一大進步。
但像是大遼這樣的國家,士兵是發不起軍饷的。
好處全靠搶,雖然某些方面能提高将士戰鬥力,可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而投降之後,他們不但保留軍隊建制,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有饷銀。
這對于這些普通的遼軍将士來說,太過不可思議了些。
居然有軍饷,而且不是簡單的隻夠生活費,這些軍饷好很多。
這些遼軍将士徹底被驚呆了,他們怎麽能想得到,投降了宋廷居然還有這等好處。
要命的是,大宋禁衛軍進駐中京城之後,可以說是秋毫無犯。
這些對于遼人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降幸事。
要知道敵國破城,尤其還是異族的情況下,殺戮和毀滅是家常便飯。
像是大宋這樣的仁義之師,世間少有。
就連遼都皇宮,也是被宋軍把手,皇宮内的東西都保持原樣。
秋毫無犯,隻有這樣才能赢得民心。
而民心所向,才能長治久安。
這種親民政策,使得這些百姓是真心擁護。
大軍入城,防止有人作亂,各街道皆有宋兵把守。
一個遲暮老人,他的臉上布滿滄桑。
生活的磨難使得老人的一張臉像是粗樹皮,一道道皺紋留下的都是歲月的痕迹。
“軍爺,勞煩你問你們件事。”
老人大着膽子,走到一名站哨的宋軍士兵面前。
這是禁衛軍中,隸屬于天武軍的部隊。
他們奉命進京,鎮守于此。
軍令嚴苛,每日都由上而下的傳達。
騷擾百姓者,殺無赦。
這是一條禁衛軍中極嚴的軍令, 宋軍上上下下必須嚴苛遵守。
任何人違抗,都是必死無疑的下場。
必須保持高度的自律性,才能安定此地的民心。
“老人家您有什麽事情。”
看這名宋軍沒有什麽惡意,老者膽子大了些:“聽說你們宋軍過來,都是不需要繳稅的,可有此事麽。
是不是真的往後就不用繳稅了,老漢我心中不明,還請軍爺賜教。”
老者這麽一問,旁邊那個宋軍熱情的回道:“老人家放心,我們大宋的軍隊所到之處,皆免三年賦稅。
也就是說,你們盡可以放心,往後三年内,你們都不需要再納稅。”
三年,老者驚恐的睜大了眼睛:“軍爺,您可别框我,耕田的不用交稅,那飼養牛羊呢?”
“牛羊也不用納稅,你們盡管放心。
不但三年免賦稅,朝廷還會給你們發放糧食種子。
草原的地方你們可以牧馬放羊,耕地的地方你們種地。”
聽起來,很是令人向往。
沒有賦稅,耕者有其田,牧者有牛羊。
這對于百姓們來說,似乎是天堂。
重要的,他們能吃飽。
爲什麽耶律宗真逼着要和大宋開戰,就是國内矛盾尖銳,餓的。
難怪大宋一路凱歌,難怪并未遇到過像樣的抵抗。
沒有了打仗的理由,誰還會拼命。
泰州,耶律宗真聽到中京城的消息,他-沒有任何表示。
甚至,臉上都沒有什麽表情。
當一個人習慣了失望,等失望再次來臨的時候,他已經習慣了。
龍椅上的耶律宗真苦笑了一下,然後……“陛下!”
文武百官大驚,他們眼睜睜的看着,耶律宗真從龍椅上一頭載到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