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别試圖去真正了解一個人,比如說現在的石小凡。
他的眼神裏滿是壞意,原來他是在拿趙祯尋開心。
這讓趙祯怒火萬丈:“你個混蛋王八蛋,說,你想出什麽馊主意了。”
營救赤霄軍,一支人數并不多的軍隊。
若是大宋動用武力,比如說讓前線的将士分散占據城池的兵員去支援雲縣,這無疑給了契丹機會。
雖然說是一個小小的雲縣,但卻可以成爲宋遼雙方開戰的轉折點。
石小凡當然不想冒這個險,但他又不能眼看着雲縣的赤霄軍見死不救。
畢竟他們都是大宋的将士,可爲了這幾千赤霄軍,擾亂整個戰局使得大宋處于被動局面,石小凡加倍的不願意。
求和,成了唯一迷惑契丹的障眼法。
雖然,這會給石小凡戴上一頂漢奸的高帽子。
畢竟,現在的石小凡,頭頂上還頂着契丹南院大王的名号。
當初石小凡和包拯出使契丹,協助耶律宗真奪得帝位。
耶律宗真高興之下,不但免除了大宋的歲币,還把自己的随身佩刀給了石小凡。
這還不算,又給了石小凡封了個南院大王的官職。
雖說這南院大王在契丹有名無實,并沒有什麽實權,可地位極高依舊受人尊崇。
這個時候若是石小凡提出求和,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有多少,可想而知。
“求和啊陛下,隻有求和,才能使得契丹放了赤霄軍。
既然放了赤霄軍,咱們就可以繼續打啊。”
石小凡笑嘻嘻的說道。
趙祯皺了皺眉頭:“你以爲他們很蠢麽,憑什麽聽咱們的話就這麽輕易的求和?”
石小凡笑了笑:“他們不蠢啊,大遼可是聰明得很,誰把遼人當蠢蛋,那他自己才是天大的蠢蛋。
就因爲他們很聰明,都是些人精。
可别忘了陛下,聰明反被聰明誤啊。”
“說人話!”
對付這個敗家子,趙祯還真是有些捉襟見肘。
因爲石小凡總是能給人一些出其不意,他和你談話,總是七拐八繞,兜了幾個圈子後才讓你拍着腦袋恍然大悟。
石小凡對着南方撇了撇嘴:“陛下,京城那些朝官們聰明吧。”
趙祯又是那種很容易被繞進去的人,這句話又讓趙祯大起知己之感:“聰明的緊,那些朝臣們七竅玲珑。
渾身上下都長滿了詭計,個個都是老狐狸,你問這個作甚。”
沒錯,能爬到垂拱殿的朝臣,哪一個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都是在宦海沉浮中走出來的佼佼者,他們明面上揣摩聖意,私下裏明争暗鬥都爲了爬的更高。
身爲一個皇帝的趙祯,有時候也會被群臣耍的團團轉。
若說這些臣子,趙祯當然深有體會。
“咱們京城的朝官都如此的精明,契丹那邊也是一樣。
明着求和,契丹中京大定府内的那些朝官肯定也會懷疑。
這一懷疑,有人贊成就有人反對,拖來拖去,咱們就可以把赤霄軍弄回來了。”
石小凡這麽一說,趙祯果真拍着腦袋恍然大悟了。
就大宋官僚制度的那些弊端,趙祯是最清楚不過了,每當朝廷出了某個政令,下面的文武百官總是有人贊成有人反對。
這一反對,就會有吵架。
一吵架,雙方就争執不休。
官員的辦事效率那叫一個瞎扯淡,比如範仲淹他們當初提出慶曆新政的時候。
朝臣們就吵翻了天,有贊成的就有反對的。
反對者引用祖法,處處阻撓新政的實施。
支持者,據理力争,雙方唇槍舌劍的争論不休。
最後,還是趙祯以皇權之力,貶黜了幾個反對派領袖,終于朝中無人反對了。
這個時候新政總算可以順利實施了吧,呵呵,沒那麽簡單。
新政實施确實是沒有人反對了,可是那些對于新政抱有抵觸的官員,就開始或明或暗的阻撓。
比如該一天批下來的文件給你拖半個月,該半個月下達的政令給你拖半年。
就這樣,範仲淹他們的新政足足用了三四年時間才在京城順利實施下去。
推廣到全國,那更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做到的事了。
一項改革,尤其是傷筋動骨的改革,必然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利益。
他們提出反對,或者阻撓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若是大宋把求和的信息送到契丹,那些希望打仗發财的人自然會大加反對。
而那些不想打仗又怕死的人,自然雙手贊成。
到時候契丹内部會鬧成一鍋粥,有的支持求和,有的反對求和。
這個時候,遼帝耶律宗真肯定也會頭大。
是繼續打呢還是不打呢,畢竟宋遼雙方都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參戰,彼此都還互相忌憚的時候,耶律宗真肯定會仔細想想的。
趁着對方猶豫不決的時候,營救雲縣的赤霄軍就簡單的多了。
他們是答應呢,還是拒絕呢。
答應雙方就繼續坐下來好好談談已和事宜,拒絕就魚死網破的互相開打。
石小凡相信,契丹絕不會一口回絕的,因爲他們自始至終都還在畏懼大宋的軍事實力。
就算是耶律宗真想拒絕議和,他不相信遼國朝中的人都拒絕。
隻要有人提出異議,這事就好辦的多。
但目前還有一個問題擺在趙祯面前,趙祯皺着眉頭思考道:“求和,是需要條件的。
咱們拿什麽條件去求和,給不了契丹想要的,他們絕不會答應的。”
“報!啓奏陛下,檀州急報!檀州、檀州來了幾個将士,他們有緊急軍情需要上報。”
一名宮人急匆匆的來到大殿,事出緊急,宮人竟然不經通報直接闖了進來。
這也是趙祯禦駕親征下的诏令之一,一旦遇到緊急軍情,無需通報便可直達禦前。
爲的就是怕贻誤戰機,曆史上曾有怕耽誤皇帝休息第二日上報急奏而耽誤公事的先例。
“宣!”
柯達他們一行人終于到達了雄州,天可憐見。
一百零八名死士的浴血奮戰,豁出性命獲得的情報終于送來了,檀州看起來終于也有救了。
吳大郎的另一波死士還未抵達,柯達帶着的一十八人最先到了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