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母點co)!
“我還想問你,畢昇,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石小凡憤怒的看着他。
這可是皇家專用的材料啊,竟然有人敢偷工減料到皇家去了,難道他們就不怕掉腦袋麽。
“這,你們到底怎麽回事,誰幹的!”畢昇轉而憤怒的看着那些工匠,工匠們紛紛低下了頭,無人敢吱聲。
官大一級壓死人,趙祯找石小凡,石小凡找畢昇,畢昇找這些倒黴的工匠。其實,最終問題,還是出現在這些工匠身上。有人在偷工減料,糊弄了事。
“能不能知道這些瓷磚是那個人做出來的?”石小凡問。
畢昇搖了搖頭:“大家都是做出來放在一起,模闆都是統一規格,每批窯出來的批次不同,無法查出是誰做出來的。”
石小凡點點頭:“我明白了。”
石小凡想起一件事,他曾去南京旅遊在玄武湖玩時,看到明城牆。如果盯着一塊磚仔細去看的話,就會發現每塊磚上都有字,可能因爲時間久遠,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仔細辨認,會發現磚上寫着工匠的名子和籍貫,比如寫着:袁州府提調官通判隋贇、司吏任俊,萍鄉縣提調官縣丞唐季靜,司吏何立之等等。
原來大明開國皇帝朱元障在修建南京城牆時,爲了子孫江山的長治久安,他想把南京城牆修的堅不可摧。當時的城牆都是泥沙混合修建而成,可朱元璋并不願意,他想要全部用磚頭,這就意味着需要數億塊磚頭。
這麽多磚頭,需要全國各府、州、縣的工匠一塊建造。這就難免造成有的官員和商人偷工減料。因此,在城磚建造上實行了嚴格的責任制。要求各地在城磚上燒制出府、州、縣、總甲、甲首、小甲和制磚人夫、窯匠等至少5至6級責任人,最多達9級責任人的名字,以便驗收時對不合格的城磚可追究制磚人的責任,重者甚至可殺頭。正是這種嚴酷的監察制度,才保證了南京明城牆在建造過程中的高質量,經曆了幾百年的風雨至今屹立不倒。
蓋州古城、荊州古城城牆,同樣磚頭上也都刻着工匠的名字。其實中國春秋時期就有這種制度了,至于何人所創,已不可考。
不僅僅是城牆牆磚,兵器制造、宮廷用品制作等等都會用到。這種制度稱之爲“物勒工名”。所謂“物勒工名”是一種春秋時期開始出現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檢驗産品質量·勒,我們可以理解成刻的意思,物就是所有的器物,在器物上面要刻上制造者的名字。
自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出土的兵馬俑、兵器上均有工匠名字,一旦質量差錯,依名追究責任。
其實在宋代磚頭上,也是刻着監造官員以及工匠的名字。
而南窯這些瓷磚的背面隻是一些花紋,别的什麽都沒有。
石小凡拿起一塊瓷磚:“把這些瓷磚都砸了!”
衆人一聽大驚,畢昇也吓了一跳:“驸馬爺,這、這都做出來這麽多,全砸了豈不是可惜了?”
“砸了!”石小凡怒道:“你們想濫竽充數,以爲法不責衆麽。告訴你們,這事驚動了官家,别以爲你們人多就不會被治罪。做不好瓷磚,一樣發配流放!”
衆人大爲驚懼,沒想到闖下這麽大禍,皇帝龍顔大怒了。
“畢昇,以後每一塊瓷磚背面,都必須刻上每個工匠的名字。還有負責工匠的監工,以後要是誰做的瓷磚有問題,一查到底!”
畢昇一聽大喜:“此計甚妙,你們都聽好了,以後每塊瓷磚都需刻上每個人的名字。把這些做好的瓷磚全部砸了,砸了!”
叮咣二五,一通亂砸之下,原先第一批出廠的瓷磚全部被砸了個稀巴爛。
自此以後,南窯瓷磚廠出産的瓷磚,沒有一塊質量是不合格的。
瓷磚鋪設頗爲講究,需要用沙子和水泥幹拌在一起。一定要幹,用手一捏成團,松開成散爲佳。然後把它們均勻的鋪在地上,在把攪拌好的沙漿抹在瓷磚背面,犁出溝壑,這樣鋪設的時候能和地面接觸不會空鼓。
再上面放上水平尺,用橡皮錘敲打,直至平整。
水平尺玻璃管,裏面灌上水。利用液面水平的原理,以水準泡直接顯示角位移,測量被測表面相對水平位置、鉛垂位置、傾斜位置偏離程度的一種計量器具。
這種水平尺既能用于短距離測量,又能用于遠距離的測量,也解決現有水平儀隻能在開闊地測量,狹窄地方測量難的缺點,且測量精确,造價低,攜帶方便,經濟适用。
看起來很簡單,但在這個時代做出一把水平尺工藝非常複雜。
有了水平尺,地磚鋪設就簡單多了。然後就是抹牆,殿内的裝飾風格都是古典現代結合。
暖氣管道,每一個螺絲都是純手工打造。這很耗費時力,每個房間都安裝了暖氣片。電燈線、甚至還出現了自來水管。
乍一看,天宮建造的和現代樓房已經相差無幾了。石小凡甚至預留了入電梯井,隻是暫時沒有安裝罷了。
電梯暫時是安裝不上了,石小凡沒有這方面的技術。隻有先把電梯井預留出來,待日後科技發展了,再安裝不遲。
天宮内金碧輝煌,窗明幾淨。甚至在趙祯辦公的文德殿和紫宸殿,都有兩個硝石池。這兩個池子,是夏天的時候作爲制冷用的,就像是空調。
兩個池子夏天時候注滿水,然後往裏面導入硝石。硝石與水反應吸熱,可以制冰。
要命的是這硝石可以重複利用,隻需曬幹以後可以循環使用。隻是如此奢靡的東西,也隻有皇家能用得起。
到時候這天宮冬暖夏涼,那就是人間天堂了。作爲回報,趙祯同意将來在石府建一個三層的小型混凝土樓房。
畢竟天宮屬于皇家所有,不是民間百姓能享受得起的。
天宮的建造日趨完善,而東京城又出了一件大事,八王爺趙元俨不行了。
八賢王,一生爲大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此時的趙元俨已經年逾六十,長年纏綿病榻。翰林醫官院傳來消息,說他怕是挨不了幾天了。
求月票
喜歡宋朝敗家子請大家收藏:()宋朝敗家子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