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顯眼的,當屬河山之變。
林诏開辟神道,神道規則降臨,山嶽升高、河流拓寬。其行使天地權柄,布下山河大陣,更是将山河易位。
如此。
松溪縣大不同。
本縣百姓從一開始的惶恐、驚奇,漸漸接受、熟悉。
外來者卻要啧啧稱奇,道一聲城隍神威無量。
山河變化,乃是表象。
于松溪縣百姓、武者而言,最驚喜的當屬靈氣變化。
神道開辟,靈氣噴薄。
松溪縣靈氣濃郁,呼吸之間就能感受到,遠超大明諸般靈地。此外,又有陣勢牽引日月精華、星辰之力,盈滿山野之間一縣之地。
潛移默化。
松溪縣内,百姓身強體健,無災無病。江湖武者,修行神速,如有天助。
然而。
神道大昌,在武道之外,又有一通天大道誕生。
曰:仙道!
……
“渾成空教立,靈寶正圖開。
赤玉靈文下,朱陵真氣來。
中天九龍館,倒景八風台。
雲度弦歌響,星移空殿回。
青衣上少室,童子向金鳌。
逍遙聞四會,倐忽度三災。”
诰屏山中,鄭兆坤默誦《步虛洞章》,心中道韻流轉。
忽而,黃鍾大呂入心間,靈台清明光芒放!
一點靈機閃現,天心忽亮。
鄭兆坤不悲不喜,循天心靈光去,意識升華。
正值日月交替之時。
東來紫氣吞入腹,涼涼月華洗煉身。
隻見鄭兆坤渾身一震,有一層腥臭污垢脫落,肉身隐約可見毫光綻放,有香氣彌漫。
诰屏山外,一道神光自天際降下,墜入鄭兆坤眉心,沒入不見。
“天心,成了!”
鄭兆坤睜眼,隻覺身輕體盈,靈魂清明。這一睜眼,靈光忽逝,天心明滅,卻是從玄妙狀态中跌出。
跌出天心狀态,鄭兆坤臉上笑意不減。
“轉修神靈仙道三載餘,終于踏入道家第一層次——受篆!”
受篆道士,明心見性,點亮天心。能溝通神明、繪符制篆、請神鎮魇,施展神通術法。
可稱道士!
此爲道家第一層次。
初入受篆,心神不足,道行缺缺,天心毫光隻是零星,波瀾可滅。隻有不斷精進道行,定住心神,使得天心常亮,照耀靈台方寸,方爲第二層次——靈台境。
屆時,可稱法師!
“靈台法師。”
鄭兆坤目露憧憬,旋即搖頭。
才證得受篆,靈台不知幾何!
且勿好高骛遠。
三年前。
他與李三全從鐵拳門挑選入清溪山步虛道,攻讀《城隍大洞真經》、《神明本願經》、《山神大威經》。
一年後。
經文爛熟于心。
得授《步虛洞章》,同時修習請神攝鬼、繪符制篆之法。
苦修不綴兩年之久。
今日終于踏入仙道門檻,成就受篆道士。
天心點燃,明心見性,得見神靈。
憑着這等道行,足以去城隍神廟,得受法篆。屆時名登城隍天曹,據道位神職。
“篆牒中拔付受篆者有護身将帥,協助受篆者在主持齋醮時,斬妖除邪、拔度生靈、救濟困厄。未受篆受職,就無權請神役鬼。”
鄭兆坤心中期待。
李三全與他同時入道,半年前就已經成就受篆道士。行走四方,斬妖除魔,攝鬼拿魂,好不威風。
今日。
他終入受篆!
眼見天色微亮。
鄭兆坤疾步奔行,往松溪縣城趕去。
點亮天心,還要城隍受篆,才算正式入道!
……
松溪縣中,神靈鎮壓,無妖魔作祟。
松溪縣外,妖魔不絕。
李三全身穿道袍,頭戴純陽巾,背懸斬邪威神劍,腰系道士篆牒。
他腿上貼着‘诰屏神行符篆’,疾行如風;手持‘城隍驅邪鎮鬼符’!
口中高喝——
“疾!”
隻見李三全手上一抖,‘城隍驅邪鎮鬼符’瞬間破空,向前方砸去。
不遠處。
一頭厲鬼正在狂奔。
“松溪縣這些臭道士,真是難纏!”
“讓你鬼爺爺逃出去,定要帶上十七八個兄弟,把你吸的幹淨!”
厲鬼一邊逃竄,一邊咒罵。
卻見身後一道符篆驟然炸開,如烈陽炙熱,正中後心。
“啊啊啊!”
厲鬼嚎叫,渾身如火焰燃燒,跌倒在地掙紮不停。
“哈哈!”
“哪裏跑!”
李三全三兩步上前,手持斬邪威神劍挽了個劍花,手中出現一瓶,口中默念——
“诰屏山尊神在上,弟子叩首,請除鬼祟!”
一語落地,法劍綻放神光,那厲鬼當即化作一團烏光落入玉淨瓶中。
“搞定!”
李三全将玉淨瓶瓶口一塞,收入懷中。
他看向松溪縣方向,自語道,“出來兩個多月,不知道鄭師兄受篆沒有。”
“不如。”
“回去看看。”
李三全念定不易,提着斬邪威神劍回轉松溪縣!
在他身後幾裏外,卻是一座血腥村落——
厲鬼過境,禍害一村!
……
松溪縣。
城隍法域。
林诏神座高懸,法眼觀人間。
“又一道士受篆!”
他一眼掃過,心神動間,正巧看到鄭兆坤于城隍神廟中,向城隍神像行弟子禮。
神廟之中,往來信徒香客不可見。
林诏卻看到,一道篆碟從城隍神像中飄出,顯化鄭兆坤身前。
鄭兆坤恭敬接過。
自此禮成。
天地間,又添一位能溝通神靈的受篆道士。
鄭兆坤歡喜,自不去提。
林诏法眼掠過,又向别處看去。識海深處,靈光不斷迸射,推衍無上玄妙法。
……
受篆道士。
靈台法師。
陰神真人。
陽神天師。
此爲林诏根據洪荒正一道、全真道等道派之法推衍而來,賜名‘仙道’,實爲神道附庸。
以神道,禦仙道。
仙道修士,稱‘道士’、‘法師’、‘真人’、‘天師’。
所修之法,均以神道爲基礎。
有神,則萬法通。
無神,則萬法晦!
如李三全此前所用的‘城隍驅邪鎮鬼符’、‘诰屏神行符篆’,均是以自身法力,溝通松溪縣神靈繪制而成。
有大威能!
若無神靈準允,李三全萬萬煉不出如此符篆。
林诏立此‘仙道’,宣揚神道信仰,神靈神威。
道士繪符制篆、捉鬼拿妖除魔,行的是神道權柄,借的是諸神神力。百姓感恩戴德,神道信仰自然也就深入人心。
這種方式,在洪荒中早就得到印證。
正一道、全真道等道門,門中道士行走天下,香火不絕。祖師前輩于天庭之中,地位也是頗高。
二十多年前,林诏就曾研究過一些法門。
如請神之法。
隻是那時,神域狹小,神道規則孱弱,無以爲繼。
此時占據松溪一縣,總算有用武之地。
林诏借鑒前世道門,于清溪山建立‘步虛道’,意指追求神仙之道。
步虛道第一批弟子,則以‘地府’成員中挑選出的廟祝爲主。
李三全、鄭兆坤等,都是其中之一。
統共一百三十二人。
修行三年。
有二十八人點亮天心,成就受篆。可神域之外行走,斬妖除魔。
這二十八人。
自稱——
道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