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惜雪除了給漁船招人,另外她還打算成立一家子公司,專門負責漁業食品加工,同時銷售部門也要進行擴張。
因爲她清楚,不趁早做好準備,等遠洋捕撈船隊出海作業之後,漁業公司這點人根本消化不了那龐大的産出。
如此過了兩天時間,陸堯苦等的加工母船終于抵達東海市最大的東海灣碼頭。
巨無霸一抵達碼頭就引起了碼頭的人群的轟動,因爲這還是東海市第一艘三萬噸級别的綜合加工母船,光購買的資金就花了九點五億。
晨曦海洋漁業公司在上報省漁業主管廳時,引起漁業主管廳廳長的強烈興趣,要知道就算在漁業極爲發達的東海省,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強大的加工母船。
更何況晨曦海洋漁業公司這次上報審批辦理的遠洋漁船證書和漁業捕撈許可證書遠不止這一艘船,大大小小一共六七艘漁船,組成一支規模不小的船隊。
如此大筆投入的漁業公司,晨曦海洋漁業公司雖然是新成立,但是在東海省的規模也是排名前十。
這樣漁業公司是最受政府部門扶持,一般情況下,近海捕撈許可證漁業主管廳審批會越來越嚴格,這樣做是防止近海漁業資源的破壞。
可是遠洋捕撈,漁業廳的審批條件會放寬許多,甚至還會有不同程度上的扶持政策,會廣開綠燈。
隻是華夏許多漁業公司的規模不大,許多漁船還是以家庭爲單位,想進行遠洋捕撈,基本上都是不可能。
但是華夏人又愛好吃魚,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魚,都非常受歡迎,這就導緻捕撈行業利潤空間很大,吸引很多漁業捕撈公司投入其中。
東海省漁業主管廳的廳長到來參觀時,還帶了記者過來采訪報道,算是振奮漁業公司的人心,讓大夥都舍得投入,不要總在近海轉悠。
加工母船在漁業主管廳報備之後,陸堯請他們将船隻停靠到東海船廠,準備給船隻噴漆命名。
陸堯直接将這艘加工母船命名爲晨曦一号,奠定了它在公司的頭把交椅,然後依次給其它漁船命名爲晨曦二号,三号,四号等等。
晨曦一号加工母船停靠在東海船廠的碼頭上,等待其它幾艘漁船裝修完畢好一起開走。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李堂海和他找來的船員,以及公司新招收的兩百多名船員登上了加工母船,接受來自卡恩重工技術人員的培訓。
主要是訓練如何使用漁船上的各種設備,同時李堂海也在學着怎麽駕駛這艘巨無霸,陸堯也跟在一旁學習了一天。
對他來說,基本上隻要看卡恩重工的技術人員操作一遍,他就能徹底記住。
因爲加工母船和其它幾艘漁船不同,上面好幾條生産線,同時涉及到方方面面問題很多,許多都需要專業人士來操作,完全依靠在網上和人才市場招聘根本不可取。
沈惜雪在陸堯的授意下,讓獵頭公司重金開始挖人,盡量先将加工母船上的管理人員和懂技術人員挖到手,至于普通操作員工,可以後面慢慢再招。
正好東海省漁業主管廳的廳長參觀被記者采訪報道出去,在東海市引起轟動,使得晨曦海洋漁業公司的名氣一下子打響,挖人也變得順利很多。
不管怎麽樣,就算晨曦海洋漁業公司是新成立沒多久的新公司,僅憑它舍得花上近十億購買大型加工母船,就證明這家公司實力不凡。
再加上公司挖人時舍得開高工資,倒也順利招夠一百多名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這些人經過培訓之後,勉強能将加工母船運轉起來。
根據陸堯當初和卡恩财團的泰勒之間的約定,卡恩重工的技術人員需要給陸堯漁業公司培訓半個月時間。
那麽久的時間,陸堯自然是不會一直留在加工母船上學習,他已經出來很久,非常想念家裏的兩個小家夥,打算回去一趟。
省城公司的事情,陸堯交給沈惜雪,讓她開始給漁船招滿員工,他自己一個人則開着奔馳越野車回下沙村。
除了省城這邊,家裏那邊也在開始招收漁民和船員,這是陸堯早就答應過陸明海他們的事情,說等新船建造好會給他們一些名額。
隻是眼下看來,計劃也以前有少許出入,這次主要招聘的是能遠洋出海的船員,不知道到時候有多少人退縮?
按照陸堯的計劃,遠洋捕撈船隊一趟至少要出海一年時間才會返航,如此一來,想必很多人都不願意在海上漂那麽久時間。
不過陸堯不擔心招不到人,因爲他開的工資足夠高,普通船員每個月都有八千的工資,再加上獎金什麽的,一個月輕輕松松突破一萬,這樣一年下來也有十幾萬的年薪,至少在漁民這個行業算高收入了。
陸堯高工資招工的消息傳回下沙村,立刻引起村裏人的轟動,許多别的村的村民或親友都到陸明海和陸明山他們的家裏,求着幫忙介紹上船工作。
哪怕陸明海明着告訴他們要常年出海不能回來,他們也不在乎。按他們的話說,隻要兩夫妻辛苦上船幹個幾年,家裏就能修起一棟三層樓高的小别墅。
再說了,去船上打工和去外地打工有什麽區别?還不是一年到頭也難得回家一趟嗎?
聽到那麽高的工資,下沙村都有好幾家人動了心,打算去陸堯的漁船上班。
陸堯和陸明海以及陸明山其他十幾名員工說過,如果他們願意常年出海,陸堯會給他們工資在其他人的基礎上漲一成,并且優先安排到管理層。
畢竟聯合船隊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一年,沒有陸堯信得過的人幫忙監督着,陸堯自己也不放心。
如果他們有人不願意常年出海,陸堯也不介意,到時候給他們重新安排一份工作即可。
反正陸堯名下産業多,到處都缺人的很。尤其是放雞島那邊的漁場,也是需要有人照顧的。
結果出乎陸堯意料的是,包括陸明海在内的所有人都選擇願意去遠洋捕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