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甯首先主持組建了内閣。
其實,大明在明成祖時便有了内閣産生,但大權還是掌握在皇帝手中,沒有虛君也沒有立憲,所以與現代君主立憲制、虛君内閣制有着本質的區别。
如果大明不亡,一直撐到了清末,那樣改革起來,恐怕就要容易多了,不會像清朝那般隻有等其滅亡了才能推翻封建專制。
由于内閣在大明已經運行了幾百年,所以唐甯要組織内閣沒有受到什麽阻礙,不少人甚至一度認爲所謂的君主立憲制不過是換湯不換藥,隻是讓内閣幫助皇帝處理一些政務。
但他們想錯了,唐甯組織内閣隻是第一步。
爲了限制内閣的權利,接下來他将要設立兩院,參議院和衆議院。
參議院的議員來自各省,包括北直隸、南直錄和十三省,一共十五個省級行政區。
不管各省人數多少,每地推舉出四人,一共組成六十人。
由于長江以北爲清廷占領,四川爲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占領,算上半個南直隸,一共也隻有九個省。
所以爲了能夠達到法定人數讓參議院能夠有效運作,暫定九省各推舉五人。
衆議院則根據各省人口進行名額分配,人口越多的省份,衆議員數量也相應會多一點,但每省至少擁有三人,衆議員的總人數暫定爲五百人。
不管是參議員還是衆議員,各省推舉的議員,其身份必須涵蓋三個階級。
這三個階級包括上層階級的貴族仕大夫,中層的資産階級,也就是所謂的地主鄉紳。
下層階級,自然就是平民階級了。
特别是平民階級,參議員和衆議員中,每省皆至少有一人。
之所以如此,就是爲了保證兩院提交的議案,推出的政令更加公平,如果沒有人數占絕大多數的平民階級參與,何來公平?
兩院設立并運行之後,現行所有的政策法規,或者有需要補充的,都要重新由衆議院起草,然後再提交參議院審核。
參議院隻能表決通過或者不通過,不能對提案進行修改和幹涉。
如此權利分工的目的是,任何提案都是爲了全國百姓的利益,不能因人口多的省而損害到人口少的省的利益。
衆議院爲了提案能夠順利通過,自然就要考慮各省的利益。
提案一旦被參議院通過,就要交由内閣首輔批準執行,内閣首輔代表着整個國家的利益。
當然,内閣首輔有權否定提案。
内閣首輔與外國締結的條約及任命官員,必須經過參議院,參議院有權在特定條件下複選副首輔。
而衆議院則有權提出财政案和彈劾案,有權在特定條件下複選首輔,但彈劾案必須經過參議院審核。
從這裏可以看出,衆議院和參議院互相制約,互相促進,不會讓其中一院的權利過于大過另一院。
副首輔自動成爲參議院的議長,而衆議院的議長,則由衆議院的全員大會上選舉産生。
這些是唐甯對兩院的構想,從兩院的組成來看,大家都能看出唐甯似乎沒有多大私心。
雖然有些有身份地位的人擔心過多的人參與到權利中心,會分化他們手中的權利,但也不敢站出來反對。
這個時候站出來反對,很容易被扣上一個什麽帽子,然後被拉出去槍斃就得不償失了。
參議院和衆議院的人員構成衆多,也比較複雜,想要将議員推舉出來,自然需要不少時間和精力。
這段時間爲了國家的正常運行,就隻能由内閣先直接進行各種政策的實施和政令的傳達。
内閣一共由十位大臣組成:财政大臣、内政大臣、國防大臣、外交大臣、司法大臣、農業與發展大臣、教育大臣、商務大臣、就業與養老大臣、交通與環境衛生大臣。
内閣首輔是由唐監國朱聿鍵兼任,可見唐甯并沒有直接将朱聿鍵的權利一撸到底,讓他直接成爲一個沒有任何權利的虛君。
但是,内閣首輔是有任期的,五年爲一個屆,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最高兩屆。
如果兩屆期滿,他卸下首輔之位,權利就要縮水很多了。
朱聿鍵本來坐在監國的位置的機率相對就要小很多,現在能得到這樣的權利,他也沒辦法提出更多的要求。
好在監國之位沒有任期之說,以後皇位也隻能由朱家子孫繼任,雖然是被限制了權利的皇帝,總好過沒有。
十位大臣是由唐甯和朱聿鍵各自選出來的,唐甯推舉了五人。
他讓于成龍擔任司法大臣,方以智擔任教育大臣,宋應星擔任農業與發展大臣,潮州商會的會長程功擔任商務大臣,而他自己則毫無争議的擔任國防大臣。
其他五人由朱聿鍵推任,他讓何楷擔任财政大臣,黃道周擔任内政大臣,楊廷麟爲外交大臣,蔣德璟爲就業與養老大臣,蘇觀生爲交通與環境衛生大臣。
看起來似乎就業與養老大臣和交通與環境衛生大臣很雞肋,沒什麽用。
其實不然,大明一直以來都很重視養老,從開朝之初就開始了。
至于就業,也慢慢的變得尤爲重要,資産主義在廣東、福建已經從萌芽狀态開始了快速發展,大量的工廠已經建立,貿易紅紅火火。
接下來,自然是以廣東和福建爲基礎,推動全國進行資本發展,到時候難免會有大量的就業問題需要考慮。
至于交通與環境衛生,這其中就涉及到了交通、醫學,衛生習慣,甚至是廁所改造等等。
光是一個廁所改造,就是一項大工程,唐甯還計劃将将抽水馬桶推行下去。
馬桶的技術不是很難,宋應星的研究團隊已經做了出來。
有了抽水馬桶,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建立自來水管道和排污系統,任務艱巨得很。
另外還有地下排水系統,個人衛生的規範,防止傳染病的傳播等等。
被唐甯一說,原本在弘光朝擔任過戶部主事的蘇觀生,心裏稍微舒服了些,也對唐甯所說的茅廁改造和地下排水等問題很感興趣。
因爲他清楚,每年水災都不知道要讓多少人受災,如果有了唐甯所說的地下排水工程,再配合大壩改造工程,肯定會減少很多災情。
就這樣,内閣的人員就暫時定了下來。
但是,這些人都不是固定的,還要看其政績,内閣可不需要屍位素餐之人,如果其能力不行,是會受到衆議院彈劾的。
正因爲如此,唐甯雖然對朱聿鍵推舉的人不甚滿意,但也沒有多說什麽,不然就顯得自己太過霸道了。
但以後這些人的能力不行被趕下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内閣組成之後,就開始運行,盡快穩固現在掌握的各省局勢,以便唐甯能夠騰出手來做他想要的事情。
朱聿鍵主持内閣簽署的第一條命令,就是封唐甯爲光明王,意爲光複大明,再兼任内閣副首輔。
此令得到所有内閣大臣的認可,昭告天下之後,百姓無不認爲是實至名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