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都沒想到自己已經低三下氣到這個地步,這個李翔居然還是這般得理不饒人。
若不是看上他在民間的威望,他以爲他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會和一個過氣的舉子費這口舌?
最後皇帝派了燕王出馬也沒能将李翔請入京,不過對比其他人,燕王好賴入了李家的大門。
吃着從地裏剛掰出來的早玉米,啃着從大棚裏拿出來的西瓜,燕王覺得自己好像踏入了另一個世界。
這個世界裏有無數他見都沒見過的新型果蔬,吃都沒吃過的絕頂美食,還有真正的親情和生活。
這樣的日子讓他流連忘返,以至于自此以後,每年的酷暑,他都會來李翔的山莊避暑。
從進門到離開,甚至在今後的每一年,燕王從未提過任何關于朝廷的事。
這讓兩口子松了一口氣,怡然自得的過起自己的小日子。
唯有燕王自己知道,李翔不屬于朝堂,他的才幹屬于這片土地,這片山林。
隻有在這樣自由自在的環境下,他才能更好的發揮他的價值。
雖然他沒入京,沒入朝堂,但是因爲他在災荒時期的貢獻,還有玉米和紅薯這兩項農作物所帶來的深遠影響,皇帝在燕王的規勸下,放棄招攬他,封其爲異姓王良(糧字諧音)王,将整個東陽府劃給他做封地。
至此,李翔真的算是天照國曆史上唯一一位被皇帝三顧茅廬卻還沒被砍頭,甚至關起門來做土王爺的異姓王。
而李翔的這一生,也對得起皇帝給他的這個封号,創造無數高産農作物不說,還教會老百姓們利用大棚種植反季蔬菜,這樣的成就,就是封他做土皇帝也不爲過。
他們夫妻倆在生完兩女三男之後,再沒有生育,畢生将心血都花費在了農業的研究上,學子的讀書上,已經對孩子們的教導上。
而因着父母創造出來的得天獨厚的條件,這些孩子在長大成人後,在農業、畜牧、經濟、文學、醫學等方向,都有了不小的成就。
李翔和沐顔這一生,幫人無數,救人無數,不管是财富的積累,還是學識的積累,甚至于最後農業的經驗,都讓他們有了一個全新的改變和成長。
在夫妻關系方面,一直保持着相敬如賓,互敬互愛的态度,隻不過懼内的傳聞,一直到他們老去,都沒有散去,當然,這個時候已經沒有貶義了,因爲他們用時間證明了他們的感情。
夫妻倆在生命的盡頭,互相握着手,依偎着彼此,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雙雙含淚帶笑,緩緩的閉上了眼睛,結束了他們這一生偉大而艱巨的挑戰。
在他們死後,皇帝(小皇帝)冊封良王爲世襲王爵,還專門爲其修建祠堂和雕塑,以此讓後人緬懷和朝拜。
良王妃更是晉封爲超一品诰命夫人。
此項殊榮,在二人身故之後的幾十年間,都無人得到。
足以可見良王夫婦在當時的絕對影響力。
而李氏的子孫後代,也因爲出了一個良王,晉升爲天照國新的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