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小半年時間,姐妹倆每天都要幫着馬氏把推車推出門,因爲她們的學校距離四合院并不遠,而馬歆的意思是讓他們賺個小錢顧着家裏的開支就夠了,所以就沒讓馬氏往别的地方擴展。
每天上午出去,下午在家忙碌拾掇原材料,晚上休息。
一家人合理分工,倒也找到了生活最爲快樂向上的生存方式。
等學校放了寒假,她們就将戰場轉移到辦公樓多的地方,母女三人每天一起出去,一起回來。
看着她們對生活越來越有盼頭,馬歆想着自己即便出了國,她們應該也能活的很好。
馬記的小吃車經過一年半的發展,竟攢下了一萬塊錢的存款,爲了能夠更好的發展下去,在八四年的九月份,馬歆用自己攢下的兩萬塊和馬氏母女幾個的一萬塊,買下了王府井附近的一座二層門面房。
有了門面房,她們的小吃也就不局限于肉餅菜餅之類,而是開始融入各種面食,夏天是涼面、涼皮、米皮,冬天是麻辣燙、米線、擔擔面、炸醬面、熱幹面等天南海北的,但凡是馬歆曾經做過的,基本上都加入了進去。
有了門面隻靠她們母女幾個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她們開始招工,馬歆親自面試,一輪又一輪折騰下來,門店裏招來了五個廚師和十個服務人員,還有幾個雜工清潔工,統共二十個人。
裝修期間,馬歆就開始教母女幾個各種醬料的制作方法,用她的話來說,這些面食的制作方法大同小異,學廚的看上幾次就會了,可是這醬料就未必了,所以她們隻需要将醬料秘方、調料秘方掌控在自己手裏,這個店就能掌控在手。
這些醬料都是跟着馬歆闖蕩過一世的成熟配方,有麻辣醬、香菇醬、豆豉醬、芝麻醬、海鮮醬,還有各種鹵肉飯、咖喱醬、湯汁醬料等等等等,賣的都是大衆口味兒平價飯,走的就是平民路線,貼近老百姓生活,賺的也不多,完全靠走量。
因爲有一年半的沿街叫賣經驗,馬家母女幾個很快就上手了,坐等十一國慶節正式營業。
幾個月下來,馬歆瘦了一圈,就連馬岚也累的夠嗆,尤其她馬上要升高三,更加的緊張,所以忙完這個暑假,她就要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當中了。
八月,馬歆收到了來自法國知名彩妝院校的錄取通知書,是的,她将彩妝定爲日後最主要的發展方向,至于服裝設計正好巴黎也有比較好的學校,回頭到了當地她再斟酌或者考試學習選修即可。
拿到通知書後,她就将馬家人召集在一起開了一個會,雖然親人們早就知道她要出國留學,可如今真的到這一天了,母親和姊妹幾個都哭哭啼啼的舍不得她。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況且她此次去也不是不回來,每年的寒暑假會回到京。
有林老太太的人脈在,她也相信母女幾個會過的很好,就這樣,十八歲的馬歆帶着全家人的祝福踏上了前往巴黎的航班。